假正经也 |
2016-11-07 10:55 |
有一个故事《阿拉伯人和骆驼》: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帐篷中,外面是呼啸的寒风,里面则比较暖和。一会儿,门帘轻轻地撩起来了,原来是他的那头骆驼,它在外面朝帐篷里看了看。 阿拉伯人很和蔼地问它:“你有什么事吗?” 骆驼说:“主人啊,外面太冷,我冻得受不了了。我想把头伸到帐篷里暖和暖和,可以吗?” 仁慈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 骆驼就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 过了不久,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 阿拉伯人想想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又答应了它的请求。 骆驼于是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它的身体在外面,头很不舒服地摇来摇去,很快它又说:“这样站着很不舒服,其实我把前腿放到帐篷里来也就是占用一点地方,我也可以舒服一些。” 阿拉伯人说:“说得也对,那你就把前腿也放进来吧。” 阿拉伯人挪动一下身子为骆驼腾出一点空间来,因为帐篷实在是很小。 一会儿,骆驼又摇晃着身体,接着说话了:“其实我这样站在帐篷门口,外面的寒风引进来,你也和我一起受冻,我看倒不如我整个儿站到里面来,我们都可以暖和了!” 可是帐篷实在是小得可怜,要容纳一人一驼是不可能的。 但是,主人非常善良,保护骆驼就好像保护自己一样,说:“虽然地方小了点,不过你可以整个站到里面来试试。” 骆驼进来的时候说:“看样子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那样这个帐篷我就住得下了,而且空间能被充分利用。” 骆驼说着,就把主人挤出了帐篷。 如果我们把“骆驼就应该在帐篷外过夜”看做是一条规矩,帐篷看做是阿拉伯人和骆驼之间的一条界线的话,那么阿拉伯人就没有守住自己的界线,而让骆驼得寸进尺,最后自己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家庭教育中,有时候我们家长正是扮演了阿拉伯人的角色。 本来是定好的规矩,孩子有时会跟我们讲条件。也许孩子会说:“妈妈,我可以不可以先出去玩一会,再回来写作业?” 有些妈妈大概会因为心软,便答应了。 第二次,孩子也许会说:“妈妈,我先玩游戏再写作业。”或许他会再次得到允许。 次数多了,孩子就发现规矩在妈妈那里可以随时改变,从而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踏破妈妈的底线。规矩终归是约束孩子的东西,而且不守规矩他可以一次次得到所要的好处。 当不守规矩尝到的甜头越来越多,家长的话孩子便越来越不愿意听了,有些孩子甚至“为所欲为”,闯出让家长非常无奈的祸端。到那个时候,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 孩子小的时候,会自发本能的行事,那基本上是因为他生存的需要。这在3岁以前甚至更小的时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因为这对孩子建立自我的高自尊很重要。 但是,孩子终究要社会化,走进人际团体以及社会生活。让孩子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希望。 为此,给孩子设定规矩,并温和而坚定地要求孩子在规矩范围内行事,就成了家长最大的使命。家长守住了,孩子便会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家长失守了,孩子也许就会变成不守规矩的人了。 我们通常也会说规矩要有弹性才是人性的,这个弹性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探讨,看看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可以有,还要让孩子明白的是有了这个弹性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家长把握的恐怕一是对孩子有足够的尊重,二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比如,有的家庭要求孩子必须早晨6点起床,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或者头天晚上睡得晚了一点就可以适当的延后一点,这便是有弹性的规矩。富有弹性的规矩让孩子感觉到被关照、被尊重,他便会更愿意遵守,而不至于跟家长对着干。 往往,孩子越小,规矩越容易建立。如果孩子小时候规矩没有很好建立起来,那就需要重新建立规矩。仔细想想,规矩其实是随时随地的,只是规则意识不够强的孩子,更需要这方面的加强。 家庭里的规矩跟孩子一起去制定,效果相对来说会更好。大概可以如此: 1.大家坐下来,最好是所有的家庭成员,一起探讨制定。 2.或者每个人把自己想好的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规条写下来。 3.每个人的规条都集中到一起,看看哪个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又比较人性化的,留下来;看看哪些是可以修订的,那些压根就不人性化,便不再保留。 4.规矩制定好了以后,大家都严格执行。 因为大家共同参与,是民主制定出来的条约,更有利于互相约束和监督,孩子也更愿意遵守对于他的那一部分规矩。 对于家长来说,做好榜样非常重要,也要坚守底线,帮助孩子遵守规矩。 等到习惯养成了,家长便可以放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