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16-10-09 10:41 |
称号来历:建安四年,袁绍歼灭公孙瓒后,名声大震。袁术欲持玉玺弃淮南来投奔袁绍,刘备为寻找赵云且急于从曹操处脱身便主动请缨,率领一支人马在徐州附近阻击袁术。袁军大败,袁术既死,刘备趁机占领徐州。建安五年汉献帝被曹操挟制,为了除掉曹操,秘密发出了衣带诏,刘备与董承密谋诛杀曹操,密谋失败后,曹操将董承、王子服等五人全家七百余口及董贵妃处死,随即亲命二十万大军分五路下徐州征伐刘备。刘备修书袁绍求援,袁绍心念幼子疾病,不采纳谋士田丰的“曹操东征刘备,许昌空虚,可发兵乘虚而入”之计,拒不发兵援助刘备。当时刘备、张飞屯兵小沛,简雍、糜竺守徐州、关羽保护刘备妻小于下邳。曹操引军来袭,刘备、张飞率兵接应,混战之中被曹操兵阻断后路,不得入城,只能投奔青州的袁绍,自此,刘备与关羽及妻儿失联。曹操“素爱云长武艺人材,欲得之以为己用”,程昱计诱关羽出城厮杀,围关羽于土山,使张辽劝降,关羽约定三件事,曹操答应后,关羽降曹。与二嫂同回许昌,曹操待关羽甚厚,“五日一小宴,十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刘备劝袁绍袭击许昌,先后派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率兵出战。曹操连折二将后派关羽出战,斩颜良、诛文丑。曹操为嘉奖关羽便奏请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attachment=1579660]
称号误解:建安五年,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被很多人读成“汉·寿亭侯”,也就是拆开来读,其理解之依据为:“汉”是汉朝,“寿亭侯”才是关羽侯爵的名称,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汉朝的寿亭侯”。持有此观点的便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二十六回中原本有一段描写:却道曹操为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使张辽赉去。关公看了,推迟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取名爵。再三推却。辽赉印回见曹公,说云长推辞不受。操曰:曾看印否?辽曰:云长见印来。操曰:吾失计较也。遂教销印匠销去字,别铸印文六字:汉寿亭侯之印,再使张辽送去。公视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同样在《三国志传》黄正甫本·卷五也有一段记载:操奏知云长立功,帝封公为寿亭侯。操铸印,使辽送关公,公看印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此名爵。”再三推辞。辽资印回见操,操曰:“吾失计较。”铸‘汉寿亭侯之印’,再使辽送去。公视印,笑曰:“丞相知我意也。”遂拜受之。罗贯中先生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很讲“政治立场”的。其思想倾向尊刘抑曹。他为了突出关羽的“降刘不降曹”,抓住个“汉”字大做文章,迂回曲折地做了那么多手脚只是为了证明蜀汉的正统。罗贯中大略生活于元末明初。作为生活于两朝之交的时代,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历经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有可能他还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明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从这点看,他应是元明间人。鲁迅也说罗贯中为“元明间人”。(见《中国小说史略》)。对于生活于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他的创作肯定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召,把北方元朝政权比做三国时的曹魏政权,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的。从宋朝起,汉族政权就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掠,退居偏安江南,就早也把北方政权比做曹魏了,罗贯中也是当时百姓之一,对北方政权(元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否定因素。这也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写成的。元朝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他不可能还要对元朝政权大加赞赏,而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士吧!他反对元朝政权,也就是反对曹魏,即曹操,为了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性形象,也是无可厚非的。[attachment=1579648] 称号正解:“汉寿亭侯”应读为“汉寿·亭侯”。华夏自古有裂土封侯、封侯建国之实。具体封爵之名各个朝代略有不同,但大致为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注:汉朝没有“伯子男”三爵。自汉高祖始,汉朝大量分封诸侯。西汉封侯多都是县侯,即封号为县名+侯(简称县侯),如汉初陈平被封“曲逆侯”。后汉初年之“大树将军”吴汉受封“舞阳侯”。其中“曲逆”与“舞阳”都是县名。而翻开《三国志》中,不难发现王侯将相之爵位以“亭侯”为多,而且王侯的封邑多不过千户,少的不足百户。可谓是侯名存而实大打了折扣。据《后汉书》中记载是:功大者封县侯,勋微为乡、亭侯。其中亭侯又大多是以受封的亭来命名亭侯。比如曹操的先祖、宦官曹腾就被封为费亭侯。但是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县侯逐渐变少,与此同时亭侯则大量涌现。其中以都亭侯为多。其中亭侯多冠县名(即是县名+亭侯,此为县名亭侯)。 例如曹操迎汉献帝而被封“武平侯”,邓艾曾被封为“方城亭侯”。其中“武平”与“方城”都是县名。[attachment=1579650] 再说关羽被曹操表为“汉寿亭侯”,很多人都依汉代旧制认为关羽是被封在了“汉寿亭”这个地方,更有人说关羽是被封为“寿亭侯”,“汉”是“汉朝”的意思。以上观点皆是望文生义。首先,汉代没有在封侯名号前加“汉”表示此人是汉朝的亭侯此种先例,关羽受封为“汉寿亭侯”时,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没有形成,并且天下就一个汉 朝,有必要区别吗?清初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先生更认为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那段描述违反了历史常识,他不仅在书中删去了这段文字,还在评语中特别地指出:“今人见关公为汉寿亭侯,遂以为汉为国号,而直称之曰寿亭侯,即博雅家亦时有此,实之误也……汉寿亭侯,犹言汉寿之亭侯耳,岂可去汉字而以寿亭侯为名耶?”现在我们知道了“汉寿亭侯”的正确解读,那么问题来了。[attachment=1579649] 一、“汉寿”在哪?关羽之“汉寿亭侯”,在曹操战袁绍所封,对应的本地地名至今失考,但有两县可参考:即荆州武陵郡的汉寿县,还有刘备收川时“改葭萌为汉寿”,此为广汉郡的汉寿县。这两个汉寿的行政级别都是县。据汉制,县侯、乡侯、亭侯的封地对应的行政级别是不同的,亭侯对应的封地应为“亭”,且据汉制“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而无论是武陵之汉寿还是由葭萌改名而来之汉寿,均为县名,与汉制不符。所以“葭萌说”和“武陵说”都是不正确的。至於该“汉寿”的具体方位,我们认为应其是“亭”这一行政级别较小的单位,而史料又缺乏记载,故已无从稽考。但是“汉寿”是“汉寿亭”,而非“武陵之汉寿县”也非“蜀地之汉寿县”这一点是应该明确的。且因未见有史料记载武陵之汉寿县及蜀地之汉寿下有亭名为汉寿,故不可臆断汉寿亭必在武陵之汉寿县或必在蜀地之汉寿县。
二、“亭侯”是多大爵位?《三国志》没有专讲列侯爵位高低,三国的封爵各不相同,蜀汉出现封爵或可实领其地,与曹魏动辄封爵另明文食邑若干户、东吴封爵不带食邑若干户,迵然不同。这是因为蜀承汉制、魏改汉制,又吴自立新制的结果。单就魏制而言,诸侯高位,其次县公、县侯、乡侯、亭侯及关内侯,因此曹魏爵位大小依次为:诸侯>县公>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在汉朝末期,爵名虽有县侯、乡侯及亭侯,是指各自封地的大小,也指爵位的尊卑,爵序排列亦以县侯>乡候>亭侯,一亭不过十里,因此亭侯不算很大。三种爵位只有食邑收入大小的区别,爵等实则同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