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狐 |
2016-08-23 11:32 |
谁都知道,曹操因为官渡之战中,以约2万军队大败袁绍约11万大军,成为他称雄北方的转折点,最终在北方称王,成为三国鼎立中最强大的一方。然而,透过官渡之战,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其势力可以说没有谁敢与之称雄,他手下不但众多的杰出谋士,如田丰、沮授、许攸、宁配、逢纪、郭图等,都是才华横溢之人,而且拥有许多杰出的将军,如颜良、文丑、高览、张郃等,特别是拥有当时各大军阀都不相比的强大军队。但是,袁绍何以最终会败给并不是特别强大的曹操呢?阅读三国志关于袁绍方面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袁绍之所以败给曹操,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一是袁绍失去了道义上的最高点,没有拥立天子。东汉末年,群雄纷起,虽然都是为了争天下,但口号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可是,袁绍在关键的时候,尤其在首席谋士沮授献计迎天子的情况下,作为统帅袁绍竟然没有意识到在当时情况下拥立天子的重要性,没有采纳这一建议,最终失去了当时最大的道义制高点,被相对弱小的曹操抢得先机,曹操借天子自重,任何英雄反对曹操就是反对天子,反对汉朝,袁绍就这样成为反道义之人,自然在道义上失去了最大号召力,许多有杰出才能的人,对袁绍自然就不抱希望,纷纷转而投靠曹操,袁绍吸纳杰出人才的机率就大大降低,一个失去最大政治口号的英雄也就开始孤立,虽然后悔莫及,但已无用,只能付出失败的代价。 二是不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其实,袁绍与曹操相比,从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对比,袁绍并不逊色于曹操,但是,袁绍成名天下之后,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不善于发现人才,更不善于使用人才,虽然手下人才济济,但没有得到用尽人才。其实,袁绍手下成名的伟大谋士至少有五到六位之多,他们分别是田丰、沮授、许攸、宁配、逢纪、郭图,这些谋士雄才伟略都十分了得,但是,所有谋士都有自己的缺点,如田丰性格刚强,不知迎合,许攸贪财,审配专权,逢纪喜欢废话,郭图喜欢耍小聪明,只是苦了首席谋士沮授。其实,这些伟大谋士有缺点是很正常的人,但如何正确用好这些谋士,这就需要统帅的智慧了,可惜的是,袁绍在革命未成功的时候,不是用其所长,而是用其所短,让其内斗,那焉能不败?更何况,在这些伟大谋士之外,不善于发现人才,如郭嘉,最先就在袁绍手下,但不被其用,愤而投靠曹操,最终因为知己知彼,在官渡之战中用“十胜十败”的谋略打败了袁绍,成为曹操胜袁绍的关键棋子之一。而后来投靠曹操的许攸和张郃,在曹操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都说明袁绍不善于发现并使用人才。 三是袁绍不善于调解内部矛盾。一个集团,内部有矛盾那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手下拥有这么多雄才伟略之人,对事务的看法不同那是很正常的,如果内部没有矛盾,没有纷争,那说明这个团队没有活力,没有前途。但是,当出现矛盾和纷争时,如何利用矛盾,调解和平息矛盾,那是统帅应该具有的才能,可惜的是,袁绍不具有这样的才能,把内部矛盾演绎成为内部斗争,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一点在官渡之战表现得相当突出,如出兵曹操,如何攻打曹操时,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没有形成统一的决策,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沮授、张郃、田丰都有不同的意见,但袁绍却听不进去,一意孤行,仓促决战,而且在战争刚开始时就自己消灭自己手下的重要能人,如田丰的自杀,这等于是战争未开始,就自断手臂,那岂能有胜利的可能。 四是袁绍不善于解决儿子之间的矛盾。袁绍有三个特别有出息的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论个人能力,都比曹操的儿子要强不少,在冷兵器年代,拥有能力超强的儿子那就是胜利的保障,然而,袁绍的儿子虽然个个本领了得,但是,三个儿子谁也不服谁,个个都各怀鬼胎,都想成为袁绍的接班人,现在,天下未定,三个儿子就纷争,导致手下各谋臣武将纷纷战队,形成你死我活的版块,虽然在表面上属于统一方阵,但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这个责任只能由袁绍来承担,本来应该是上阵父子兵才更有战斗力,现在是上阵四条心,革命尚未成功,内部就闹分裂,那岂能不败? 五是袁绍太轻敌,导致军事指挥失当。当时的袁绍作为北方最大军阀,根本就没有把曹操放在眼中,没有看到对方的长处,如曹操拥天子自重,挟天子以令诸侯,气势旺盛,而且关于招揽、发现、使用人才,而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拥有对方无法相比的军队数量,导致了官渡之战一开始就失利,损兵折将,先后推动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还不知变阵,改变策略,导致军事指挥一塌糊涂,最终失去人心,众谋士和将军纷纷叛逃,十一万大军最终败在曹操两万军队手中,而且几乎是全军覆没,以至无力东山再起,最终是羞愧交加见了阎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