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妇产科医生的心里话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一个妇产科医生的心里话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16-08-07 07:53
     一个妇产科医生的心里话
   我不是职业作家,也没有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高考时语文只得83分,差点儿毁了爸妈寄托在我身上的大学梦。在断断续续的两年时间里完成这部几十万字的写作,回过头来甚至自己都感到惊讶。
  谈到创作初衷,我想主要源于自己内心那份实在憋不住的“不吐不快”。医生的职业注定每天和不同的病人打交道,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工作相当繁忙,我从实习医生开始一直做到现在的副主任医师,已经无法确切统计经治病人的数量。和大多数同事一样,我每天都是提前到医院,中午不休息,很少按时下班,周末加班查房更是家常便饭,经常是连续几年没有一次休假。出门诊的时候,我整个上午不喝一口水、不去一趟厕所,一刻不离开诊室,最多也就看几十个病人,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在重复工作,说重复的话,重复的病情解释,做重复的手术,我很累,虽然很尽力,但病人仍然那么多,好像永远看不完,类似的伤害如噩梦轮回一般,不断发生在一波又一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身上,医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女性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中承担孕育、养育、教育等诸多角色,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一位母亲对待健康问题的观念都直接影响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人类。从小女孩到青春期,再到成年、中年、跨越更年期最后到达人生的暮年,女性的一生都在发生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从幼稚青涩到懵懂不谙世事,从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慌张到中年的沉稳和沉重,从更年期的焦躁和困惑,到老年面临日益衰退的体能和精力以及生命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完全无法预料的种种变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经受考验。从医21年,在临床摸爬滚打15年,我深切地感到,很多妇科疾病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很多悲剧本来可以不必发生。如果有一本不枯燥、又带有温度,就像说故事一样道出这些积压在心底已久的东西,又能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不是真正实现了“大医治未病”的硬道理吗?
  文字是有味道的,是内心真情的流淌,也是心灵走出自我时候的模样,在每一个夜凉如水的夜晚,那些故事就这样随着指间敲击键盘生发出来,集成此书。谈理想是奢侈的,但我还是希望通过本书的写作,能让整个社会更加真实地接近和了解这个有血有肉的医护群体。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对这个群体多持神秘感,再加上近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大众一提到医生甚至不寒而栗。希望我展现给您的不再是穿白大衣,戴着帽子口罩,手持冰冷听诊器,没有表情没有笑容甚至没有个人情感的大夫,而是真正鲜活的医生形象。
  在了解现实生活中这些医生不再是**上翅膀的天使,而是同为父母所生,也有七情六欲,也吃五谷杂粮,也面临生老病死之后,我相信大众会更加懂得如何跟医生交流,会更加自觉地参与营造一个更加宽容、能够相互理解的医患环境,更深刻地体会到医生和病人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生就像月黑风高之夜渡你过河的人,医学的复杂性和太多的不确定性就像脚下湍急的水流,医生同样手无寸铁,此时,你给医生“撑一把伞”,说一句鼓励、信任、温暖人心的话语,他们一定会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把病魔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写作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梳理,包括情感、记忆和认知。从事写作这两年,我看了很多书,也思考了很多过去和将来,觉得自己比以前宽广豁达不少,不再过分纠结于女人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工作中也多了一份甚至自己都不曾觉察的小温暖和大悲悯。
  本文为《只有医生知道》一书的序言。作者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作为一名母亲级的妇产科医生,她撰写的亲身经验让女性医学指导不再是冷冰冰的教条,而是温情委婉的诉说。


hhshiwo 2016-08-07 20:12
不错的文章,也让局外人看看


查看完整版本: [-- 一个妇产科医生的心里话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