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辱骂代替沟通,别用和稀泥代替判罚
规则中红牌的判罚标准有这么一条:“使用有攻击性的、侮辱的或辱骂性的语言和/或动作”。动作大家都看到了,不构成侮辱的或辱骂性的。重点要看葛振当时说的是什么,以及石祯禄的报告怎么写。
这条写长一点。因为很多球迷觉得:大家都骂人,凭为什么就罚葛振一个人?
这和两个事儿有关:一个是球员为什么顶撞裁判,另一个是裁判为什么和稀泥。
分界线:以下内容纯说道理,如有内容和某事件关联,我会特别提出,特此声明! 分界线:如果您不是准备看看别人怎么说,只是想找机会喷人刷存在感的,麻烦关掉此页面!
先说裁判。 由于中超赛场上的语言暴力太密集、也太平常了。球员跑到裁判身边张嘴就骂这件事,已经被许多人接受了。我也看到过身边有朋友,在看到直播中球员骂裁判之后拍手叫好: “就该骂这SB。” 还别劝,劝完他肯定一横眼: “这SB就一黑哨,不骂他骂谁?你还替他说话?官媒做惯了吧?” 你看,招骂不是。
裁判的情况很相似。你响哨了,有队员不服,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1、不服的队员做出了很夸张的冤屈动作,一边儿无奈地笑着一边摇着手指走开了; 2、不服的队员过来和裁判沟通,说:“这怎么能是犯规呢?” 3、不服的队员过来和裁判说:“CNM,SB你会判吗?” 根据规则,以上3中情况分别可以得到: 1、黄牌; 2、裁判的沟通; 3、红牌。 这不是我说了算的,是规则中写明了的。当然第2条,裁判也可能不会跟你说任何话,但总比得牌强。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裁判顾虑很多的。 你冲上来骂我,我可以先劝你,直接给牌不是火上浇油吗?大不了我不理你行吗? 这是很常见的结果,通常都可以成功和掉一次判罚的稀泥。但这其实是双重伤害: 1、队员的投诉没有得到回应,换来的是无视沟通,心里憋屈; 2、裁判被队员骂了,又忍了,心里憋屈。 一言蔽之:沟通能力低下。 当这样的情况在一场比赛中出现多次之后,就该围裁判了。打个比方,你打电话投诉,每次接线员都告诉你:“好的我们了解了。”但永远不主动询问:“您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也不给解释。 心里急不急? 谁都得急。 但对于裁判来讲,小冲突都和稀泥,大规模的围堵他敢做什么? 去年詹炜事件,是在认定“无法忍耐”之后的爆发。如今我们都只记得后来的事儿,还有谁会总结整场比赛当中,裁判组错失了多少沟通的机会,多少次用所谓的“忍耐”解决问题?
如同这次石祯禄给葛振的红牌,各位可以回看之前的90分钟比赛。有多少次石祯禄是用我上述的“忍耐”和“和稀泥”的方式,去面对球员的。 那些不重要?不!那些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不把话题岔开,我不给出如今中超谁好谁不好的判断了,各位自己观察吧。
“国外也有顶撞裁判的,他们为什么没直接给红牌?” 上赛季西甲做出规则调整,明令禁止球员顶撞裁判。撞在枪口上的例子就是赛季初的皮克。 2015年8月17日,巴塞罗那和毕尔巴鄂竞技的西班牙超级杯第二回合。 第55分钟,皮克因对助理裁判使用侮辱性语言,被主裁判卡瓦略直接红牌罚下,马斯切拉诺投诉吃到黄牌。 赛后西甲联盟追加处罚,皮克停赛3场。
“国内那么多骂人的,为什么不给红牌?” 原因我上文中说了。然后,就是“法不责众”的意识。 如今的环境,不容错。一旦主动承认错误,会被众人踩。 所以谁也不认错,谁都用加重语气的方式强调自己是没错的。 小队员也有样学样,球没踢好,样子已经做全了。 慢慢地成为习惯之后,球员就很难把注意力放在比赛上了。都是些小聪明,比如用跟裁判沟通拖延一下时间,用肢体上的小动作刺激对手做更大动作,引导裁判判罚。 劲儿都使偏了。 主裁判秉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能不判就不判,能不写进裁判报告就不写。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熟不熟的也认识那么多年了。 何必呢?
“这不是能力问题,他没有做裁判的资格,他是黑哨。” 拿出证据,否则仅仅是扣帽子。 这和上边提到的围裁判一样,不是人多就占理的。
想了想,以上内容我都是和球迷说的,您不理解,我没辙,您理解,我感谢您。 如果有裁判看到,我想说: 沟通是门学问,一味息事宁人,无论初衷好坏都不解决问题。裁判是引导沟通的人,应该更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实在不行,让中超公司找专家上上课。 如果有球员看到,我想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惹毛了裁判你也没好果子吃,罚下去上不了场还是自己倒霉。改掉以骂代谈的习惯,从今天做起。
也许有人想看热闹,打起来才好。 我只想看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