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1543861]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后妃回家省亲的记载,在《红楼梦》时代更没有嫔妃省亲的制度,元妃省亲只是曹雪芹的艺术手笔而已。 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元春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 是全书中的一场重戏,写得精彩纷呈,其中场景的恢弘、人物精神风貌的传神,自不待言,即于细微处,往往不着任何色彩,于平铺直叙中,把要表达的内容尽表达出来。如贾政向贾元春行参见之礼一节,就用白描的手法,准确、生动地将贾元春的情感变化(先流露真情,后又加以抑制,回复到皇家规范的状态),以及贾政的矛盾心情(对作为女儿的皇妃,惶恐、悚惧、不安、谦卑;对作为皇妃的女儿,尽管有真情实感,但又必须尽力压制,不使其表现),都生动地表现出来。 [attachment=1543862] 然而通过书中的相关情节却能让我们看到决策的特点。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决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这源于我们划分的标准不同。有长期决策、短期决策、战略决策、战术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决策等等。然而无论怎么划分决策的类型,其决策职能的特点是不会变的。决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目标性。这是任何决策都不会少的要素,目标主要表现在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上。需要注意的是,决策的目标不一定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事件或效果,还可能是一种理念的传播。贾元春能回家省亲这是皇帝做出的决策,因为皇帝认为世上至大莫过于一个“孝”字,孝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天下所有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皇帝看见自己的后宫佳丽们离家多年,且有不思念的,于是就有了省亲的制度。但是这个决策不是针对元妃一个人,而是整个后宫的嫔妃。话句话说,省亲制度的出台它的目标是推行“以德治国”的理念,而不是单个的嫔妃回娘家这件事。
[attachment=1543863] 第二、可行性。决策的出台要考虑的第一点就是它的可行性,再好的决策如果不能落到实处,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领导在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方案的必要性,还要注意它的条件有限性。《红楼梦》中的后妃能不能归家省亲,皇帝给出了两个条件,一是“有重宇别院”,二是“可以驻跸关防”。“重宇别院”是指相对独立的院落,“驻跸关防”是指防卫严密,满足了这两点的家庭就可以申请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就是申请之家一定是有女儿被封为了嫔妃的,否则请谁回娘家呢!要满足皇帝给出的两个条件,对于椒房贵戚们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重宇别院”对于这些家族来说都是现成的,不外乎新旧而已。就算没有也可以立即修建,例如周贵人的父亲已经在家里动工了,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已经在城外去看地方了。[attachment=1543864] 这说明大家都要大兴土木,然而大兴土木建造“重宇别院”有两种情况,一是旧址整改,周贵人家就属于这一类。另外一种就是重新选址修建,吴贵妃家就属于这一类。贾府属于这两种的综合,旧址整改是将宁荣二府连接起来,选址新建是又重新扩了地修建大观园,但是并没有和原来的府邸相离。对于“驻跸关防”那就更容易了,因为后妃出行仪仗卫士已经非常多了,在加之皇亲国戚们原本就有护院家丁,保证贵妃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 这样看来,省亲是有可行性的,但是这种省亲制度的可行性并不高,为什么呢?可能皇帝在做出决策之时忽略了相关条件的有限性。这里的有限性主要指的是娘家在外省的后妃。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周贵人、吴贵妃,还是贾元春她们的家都在京城内。所谓省亲,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从皇宫出来回到京城的家里,然后再回宫。路程很近也很方便,然而如果是外省入选的后妃呢?在交通不便利的时代,回个娘家来去就要十天半个月,如此兴师动众,就算皇帝恩准,恐怕贵妃们自己都不愿意长途跋涉了。[attachment=1543865] 第三、选择性。决策在很大意义上就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选择的前提就是要有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在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目标,活动的方式总是多种多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有选择性。选择性的好处,不仅能增加活动的多样性,还可以规避单一策略带来的风险。 《红楼梦》中的省亲制度是兼顾了选择性的,其实省亲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后妃归家省亲,另外一种就是每月逢二六日期,椒房眷属可以入宫探望。皇帝最先提出的是第二种方案,后来太上皇、皇太后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之间不能惬怀,所以在皇帝的方案上又增加了归家省亲一项。这样一来就可以化解策略实施当中的局限性了,选择归家省亲可以不拘国礼,选择入宫探视可以规避护卫风险,还可以俭省修建重宇别院的开支,可见选择性的好处。当然如果有条件,两者都可以选,从后面的情节得知,贾府就二者都选了。
[attachment=1543866] 第四、满意性。决策就是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没有“最优”只有“满意”,所以“满意”就成了决策的原则。就如同省亲制度的两种方案,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最优,因为优劣是要根据不同的人所处的立足点来看的。任何一种方案都有它的风险性和局限性,选择时只要能“满意”就是对的。对于贾府而言,能请回元春就是满意,因为他们有钱修庭院,有人作保卫。可能对于其他妃子家,能入宫探视就是满意,因为他们觉得为一次省亲就花光所有积蓄不太理智。所以决策的原则就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第五、过程性。对于一个组织或者企业而言,决策并不是一个单项,而是一个系列的综合。当满意的决策方案选出来以后,领导者还需要对其他决策作出安排和定夺,以保证该决策的顺利实施。元妃省亲就是一个过程,当皇帝作出决策之后,就涉及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元妃省亲的情节来看,其中就包括了一个系列的综合过程,《红楼梦》第十八回这样写道:
[attachment=1543867] 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 其中的繁琐礼节可见一斑,然而这毕竟是贵妃回娘家,皇家的威仪和气派是要拿足的。虽然决策就只是“归家省亲”四个字,但是这一些列的过程综合,才能促成省亲的成功。 第六、动态性。决策是一个过程,这代表着决策是以动态形式存在的,而且它还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一但运作起来就没有实际的起点和终点。
[attachment=1543868] 在这种情况之下管理者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修正,其目的就是保证组织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从第十八回元妃回家省亲之后,虽然没有在如此兴师动众地回过家,但是省亲的制度并没有终止,省亲还在不断的延续,每月逢二六,王夫人等都要去宫里探视。(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