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之外,谁还有个性?
C罗没有进球,葡萄牙没能打败冰岛。对方不到30%的控球,最终扳平比分,终场哨响,举队狂庆。
整个冰岛33万国民,对首度参加世界大赛,首战还能进一球、得一分,都在举国狂庆。C罗很不爽。
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他接受采访时,认为冰岛“器局狭隘”。他说冰岛人仿佛夺冠一样的高兴,“他们什么都没干,只知道防守反击。”
这样的话语,加上C罗不爽到都不愿意和对方握手,媒体自然会放大。他犯了一系列错误:没有风度、不尊重对手、不了解冰岛足球的上升奇迹、自己发挥并不出色……
C罗表达的观点,我也难以认同,我们都知道要在世界大赛上“进一球、得一分”有多么难。但欧洲杯上,终于有人敢说人话,敢说出自己真实想法。
如果没有C罗的直率,没有贝尔在英格兰威尔士战前,肆无忌惮地宣扬威尔士团结和强大、对英格兰的蔑视,欧洲杯小组赛首轮打完,我们只能对着场均1.83粒进球打哈欠。
现在还不是说这届欧洲杯多么无趣的时候,因为强队往往会是慢热的,首战往往会是谨慎的,适应大赛的氛围和节奏,哪怕是经年强队,同样需要时间和各种试探。
只是欧洲杯首轮,新意和意外缺乏,功利与算计过盛,开放性场面罕见,大家都还在约定俗成的秩序中慵懒向前。这本是九零后占据舞台中心,开始呼风唤雨的时刻,但从竞技表现上,我们看到的还是八零后的帕耶特、伊涅斯塔、贝尔、佩莱、莫德里奇们的表演。赛场之外,值得记住的有什么?C罗的抱怨,贝尔的挑衅?还有呢?
个性不见了,但愿这只是首轮特殊环境约束下,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欧洲杯要想更精彩,需要不同层面的爆发。
战术创新,已经很难在欧洲主流足球环境实现,因为豪门和巨星的利益结合,导致战术创新成本太高。2004年欧洲杯之前,4231就是欧洲足球主体阵型,十多年来,4231和433,是所有球队的选择。孔蒂从尤文图斯到意大利国家队,坚持使用三中卫,让意大利首战比利时,得出良好结果,这恐怕是首轮12场比赛里仅有的战术差异性体现。
孔蒂很幸运,在尤文图斯就拥有了基耶利尼、博努奇和巴尔扎利三个顶级中卫的超强配置,他们身后站立的,还是经历无数风雨不倒的布冯。由俱乐部照搬到国家队,并不算多大的创新。欧洲杯24强,只有意大利敢用三中卫体系。四后卫成为绝对主流,因为俱乐部全都这么踢,因为四后卫体系,比较而言,防守更均衡,三中卫则要求两个边翼卫(wingback)进能成边锋,退能成边后卫,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欧洲俱乐部极少愿意这样冒险的,联赛成绩一旦出现起伏,牵涉到的利益太大,就像英冠本赛季升级附加赛,最终赫尔城和谢周三的争夺,被视为“价值1.5亿英镑的较量”。巨大的利益约束,让战术创新变得很难。
球员个性的展现,也变得更少。因为他们从青少年梯队开始,就会接受各种媒体和公关关系培训,多少知道如何应对媒体,至少不得罪媒体。安全的做法,就是一切政治正确,不说出格的话、不做出格的事。越来越多球员的职业合同里,都会规定清楚,不得引发多少负面或对俱乐部形象不利的新闻。英国狗仔抓拍到鲁尼在训练场附近小便的画面、以及米尔纳如勒夫的掏档动作,倘若发生在俱乐部,只怕早就有危机公关的处理手段了。
于是球员更乖,或者更乖巧。直抒胸臆的越来越少,千人一面越来越多。利益如此之大,何必去犯禁冒险?整个足球环境,因为发达而停滞,听上去是悖论,却是真实的存在。
老球迷总会感慨当年崇拜的马拉多纳、坎通纳、巴乔、卡恩、齐达内、小罗……这或许是怀旧,或许是在寻找自己所喜好球星偶像时,进行的性格归类。如今的欧洲杯,我们说的是颜值……
C罗吐槽冰岛,有点气急败坏,可气急败坏是会得罪人的,是会让你商业价值下降的。算经济账,气急败坏,意味着利益受损。但这是真性情的体现。抛开观点对错,说几句真性情的话,显露点难得的个性,欧洲杯会不会更有趣?C罗之外,伊布更是个性十足,期待他在场上能有所发挥。
贝尔现在就像个不断打气的轮胎,霍奇森们当然想把这轮胎扎破,这样的故事伏笔,会不会让足球更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