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雨天行车安全事项 --]

武当休闲山庄 -> 汽车讨论区 -> 雨天行车安全事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zjhyagri 2016-06-14 13:10

近一个月以来,天气状况持续恶劣,阴雨绵绵,空气潮湿,大有“倒黄梅”的趋势,一直到了这几天才逐渐回归到了正常的秋爽状态。但前一阶段不停歇的雨季也让我想到了是否要针对雨天行车,再和各位聊些什么。就让我再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或之前说过,或又未曾提及的雨天行车小知识。
●  灯光的使用:近光灯常开/双跳灯选开/远光灯勿开
  如何使用车灯真的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此前我们在常规状态下聊过,在雾天状态下聊过,放到今天,我们还是要再三的提及。还有太多的驾驶员不懂得如何使用灯光,尤其是在雨天的道路环境下,不信在大雨降临时开车上路瞅瞅,不开灯的、开近光的、开雾灯的、开远光的,什么样的朋友都有。
到底雨天应该开什么灯呢?我们给出的答案是近光灯。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和消费者都已经对日间行车的安全有了充分的认识,知道应该给车辆安装日间行车灯,而在欧洲部分国家,保持车灯常亮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法律层面的要求。既然非雨天都需要开灯,更何况是雨天呢?并且在阴雨天里,光有日间行车灯还不够,我们强烈推荐大家把近光灯也打开,以提升车辆在前车那被雨点打湿的后视镜里的识别度,若是有需求,还可以同时把雾灯打开。
有的朋友问,那我开远光灯行不行?回答依旧是那句话:这就是谋杀!除了夜间行驶在高速公路等没有路灯的路况下,并且前方长距离无车时,可以使用远光灯,其他任何时候都不要使用远光灯。尤其是在雨夜行驶,远光灯不仅一点儿也不能帮助您提升能见度,反而会导致前车和对向来车瞬间致盲,加之大雨瓢泼,使得事故发生的概率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害人害己。
如果您正行驶在城市快速路或者高速公路上的时候,当前方积水或雨势很大的时候,请一定记得减速并打开双跳灯以提示后方车辆,但是在使用双跳灯的时候有一个细节需要各位注意,那就是在开启双跳灯的时候尽可能避免变道,即便要变道,也请先关闭双跳灯,再打转向灯来告知后方车辆。我就曾见过不少车主开着双跳灯直接变道,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打了转向灯拨杆的,但配备转向灯优先显示功能的车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其他车辆并不能及时的了解到车主想要变道的意图。
● 很容易模糊的三角窗:通过升降窗和雨敌可以解决问题
  很多老司机朋友都知道,雨天行车时,A三角窗清晰与否,可能比后视镜是否清晰更加重要。转弯或是变道时,我们都需要透过三角窗才能看到后视镜,或者是车侧前方的路况。那么三角窗部分的水珠如何去清理呢?
这里我们和大家分享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种是我们最常用的,但绝非一劳永逸的,那就是简单的升降玻璃窗,利用车窗密封条来刮除玻璃上的水珠。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雨势较大时就无法使用了,并且频繁的升降窗还会让窗外的雨滴进入到车内,而一次清理后效果也维持不了多久。
另一种则是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在使用的,将原本用来涂抹在挡风玻璃上的雨敌(又叫“拨雨剂”)用在三角窗上,使小三角窗的部位形成类似斥水玻璃的效果,雨水落在这个区域的时候就会凝聚成水珠滑落,若是车速提升之后,雨滴更是会加速的向后滑落,三角窗区域的视线几乎不会被大雨所影响。这样处理之后,只要您不经常洗车,效果保持1-2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朋友可能会开启空调压缩机来保持车内环境凉爽和干燥,但是又不想把空调出风口直接对着人吹,于是就把两侧的空调出风口都向外拨,如此一来,空调的冷风不经意间就直接对着三角窗吹了,这样的话,三角窗也会像眼镜的镜片一样感受到明显温差而起雾,从而影响视线。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把空调出风口转向内侧,并向上吹风就好了,而在开启压缩机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调高空调温度,以保证乘坐舒适性。
● 不要跟在大车后面,不要被大车跟在后面:
  若是身边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那么你一定会从他那里听到这句话。而在雨天行驶的时候,这句话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不要跟在大车后面,通过下图我们就不难发现,在雨势较大的时候,大车的车轮甩起的水雾往往要比小车的大的多,若是紧跟着大车行驶,视线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身处车内几乎很难看清眼前的路况,即便雨刮器开得很大,也仅仅是缓解一下而已,很容易发生追尾的危险。要知道,任何一台家用轿车,追尾这样一个大车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而若要说到不被大车跟,这就很好理解了。不下雨的时候,这些超载严重的大家伙都未必刹得住,更何况下雨呢?

后视镜上挂水珠:开启电加热功能
后视镜上挂水珠往往也容易导致我们无法看清后方及两侧的道路情况,现如今不少车辆都已经配备了后视镜加热功能,可以在雨天开启这项功能来缓解镜片挂水的问题。我们之前也曾经撰写过一篇《自己动手升级电加热后视镜》的用车文章,参考该文章的内容,大家可以有选择性的更换电加热性能更好的后视镜片。
● 停车时最好避开大树和广告牌:
 大型广告牌、大树和电线杆是夏日雷击的主要对象,如果把车停在他们的旁边,那么很有可能回来时你的爱车就会和图片上的一样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雨天还是建议大家尽量把车停靠在正规的大型停车场里。
● 天雨路滑,这几种路况要小心:
1/刚下雨时的路面:
 众所周知,路面最滑的时候并不是雨下大之后,而是刚下雨,雨水刚浸润地面的时候,这个时候地面的积尘、油污、泥土等都开始松动,继而会在路面表层形成湿滑的油泥混合物。所以,在刚开始下雨的时候,切勿加速行驶,匆忙赶往目的地,而是要更加的小心谨慎,减速慢行。而在经过一些路面较脏的地方,更是要与前车保持比心理预估更长的安全距离,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轮胎打滑现象发生。
2/压线行驶危险大:
  城市道路上的白色车道线、各种转向指引路标以及路口的横道线等,都有可能在雨天造成交通事故,这绝非危险耸听,大家完全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亲身体验一番。
目前很多道路标志线都会采用一种略微凸起于路面的油漆来涂刷,即使是不下雨的时候,车辆驶过也会有明显的路面凸起感,而在下雨之后,这些光滑的标志线就成为了潜在危险的制造者。车轮一旦驶上,摩擦力会瞬间减小,方向盘也会突然的偏向一侧,对新手而言这是比较恐怖的驾驶感受。
此外,在行驶至路口的时候,也要比以往留出更多的减速余地,因为路口通常是道路标志线最密集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刹车,车轮就会像溜冰一样的往前滑,驾驶者身处车内往往会觉得还没怎么踩刹车,ABS防抱死系统就启动了,车速也不怎么减,而是笔笔直的向前冲,若是刚好在斑马线上踩刹车,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了。
3/下地库时要格外小心:
  和道路标志线类似的道路,如今不少地下车库的地面都喷涂了绿色的油漆或是其他材质的涂层,被之前的车辆轮胎打湿之后,地面就和溜冰场一样危险了。
 在我们进入地下车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车速,因为你很有可能会刹不住,从而使车辆发生危险。要知道,在地下车库里发生事故,这是很麻烦的事,责任认定麻烦,拖车也未必进的来。
4/高架道路过弯注意接缝:
  城市道路排堵保畅的建设中,高架道路是最高效的手段之一,而我们这里要提醒大家的则是在经过高架道路或是快速道路的弯道时,要特别注意道路的接缝。为什么呢?
 如果经常在各大城市开车的朋友都会知道,高架道路的接缝处通常都是光滑的金属面,在直线路段上,除了会产生噪音之外,这些接缝并不会对我们的行车安全造型什么影响,但是在弯道上,金属面和沥青路面迥然不同的摩擦力差异就可能会成为安全隐患了。当雨天车辆经过弯道上的接缝时,车辆会不自觉的往外甩,这时就要求驾驶者放慢车速,并双手紧握方向盘来安全通过了。
5/经过地道时避免涉水:
  大概是在前年的时候,当时流行“去北京看海”,几场大雨将北京的排水系统闹了个底朝天,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行车涉水的危险性开始被广大车主所关注。目前有不少地道前都已经画上了涉水警示线,在途径这些地道的时候,建议大家要先观察地道内的水位是否已经到了警示线,再根据车辆的状况和自身的驾驶技术来判断是否要驶入。
此外,如果地道内已有一定存量的积水,并且前方拥堵比较严重,那么即便积水还没有到达警示线,我也不建议大家驶入地道。如果可以绕路而行的话,还是绕路更为合适。
6/不盲目进入积水区/不快速通过积水区:
  遇到大雨的时候,路面上由于坑洼不平,难免会产生一些积水区,而当我们驾驶车辆通过这些积水区的时候,建议大家先跟着前车走,观察积水下方是否有较大的暗坑或复杂路况。其次,在遇到有积水区的时候也不要左躲右闪的,雨天行驶本来轮胎的摩擦力就小,车速较快的情况下左躲右闪很容易发生危险,若是多车道的话,还容易与两侧的同方向车辆相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在遇到积水时也要注意控制车速,因为车速过快会导致车轮“浮”在水面上,失去抓地力而导致危险发生,其次低速通过积水区也是驾驶素质的体现,高速通过时车轮溅起的巨大水花不仅会让后来车辆的视线顿时模糊,造成安全隐患,若是在市区内将水花溅到行人身上,这种做法更可以说是缺德至极!

zjhyagri 2016-06-16 10:22
认真仔细地学习,对于安全行车很重要。

lblc929 2016-06-16 15:25
感谢楼主的分享,这对于新老驾驶员都是很好的安全教育和提醒。

tufeiwawa 2016-06-16 18:35
开车出行图的是安全第一,但是雨天路滑、视线不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是必须坚持的,否则事故就与你同行,就不会安全。

hzzwk 2016-07-03 10:18
很周全的,支持!

gscacai 2016-07-18 16:53
读后受益匪浅!

z14555475 2016-07-29 00:09
安全着想是对的,处罚教育也是可以的

z14555475 2016-07-29 00:10
安全着想是对的,处罚教育也是可以的


查看完整版本: [-- 雨天行车安全事项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