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6-05-24 06:07 |
在临床上总能遇到患者问这样的问题,大夫体检报告说我是窦性心律,您看这是什么病啊?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什么叫做窦性心律。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仪器”,依靠血液的供应来维持生命的活动,心脏是这个复杂仪器的重要部分,依靠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心脏这种规律的收缩,需要一个总指挥,那就是窦房结。 窦房结是人体右心房上的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 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那么,正常的心脏必须有正常的窦房结,正常的窦房结具有强大的自律性。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 当心脏的总指挥出现病变时就会发生心律失常,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跟窦房结有关的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称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大部分与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有关。此外可能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如果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会出现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导致窦性心律不齐。另外当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也会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 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3、窦性心动过速:在成年人当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其频率超过每分钟100次时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动过速,其发生常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它不是一种原发性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生理状态下可因运动、焦虑、情绪激动引起,也可发生在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在发热、血容量不足、贫血、甲亢、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低钾血症、心衰等其他心脏疾患时极易发生。 4、病态窦房结综合: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时,除窦房结的病理改变外,还可合并心房及心脏全传导系统的病理改变。常见病因为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亦见于结缔组织病、代谢或浸润性疾病,不少病例病因不明。病窦综合征中大多数的病程发展缓慢,从出现症状到症状严重可长达5~10年或更长。少数急性发作,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呈间歇发作。多以心率缓慢所致的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尤其是脑血供不足引起的症状为主,如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常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特别是老年人还易被误诊为脑卒中或衰老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蒙、先兆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患者合并短阵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又称慢-快综合征。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除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除此,心排出量过低时还严重影响肾脏等的灌注而致尿少、消化不良。慢-快综合征还可能导致血管栓塞症状。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药物治疗常较困难。其中,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诱发过缓性心律失常,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及β-受体阻滞剂等;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常可诱发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异丙肾上腺素或麻黄素等,且常缺乏长期治疗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明显和不能耐受的副作用。根据病情可选用植入心脏起搏器,在此基础上可加用抗心律失常药以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希望能让大家对心脏的总指挥-窦房结有个简单的了解,明白窦性心律是正常人的心律,如果心脏的总指挥发生了病变或工作异常,需要到专科医院及时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评价后决定治疗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