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6-04-29 06:15 |
运动能改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维持正常体重,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骨折的危险,适当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疲劳、改善情绪、增强信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现代人面临竞争及职场压力,时间被无休止的工作所充斥,工作时更是久坐不动,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没有,随之而来的是身形臃肿、体能下降、慢性病的困扰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缺乏运动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肯尼斯·库伯博士指出,只要参加运动就一定会受益,这一规则对脑力劳动者尤其适合。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运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措施之一。因此也带来这样一个结论:如果运动有益,那么越多越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我们都需要达到运动员的锻炼强度?答案是否定的。 一些研究发现专业运动员比普通人群更易出现心律失常,其中以房颤最为常见。长期大量的耐力运动,如马拉松长跑、越野滑雪和自行车运动会使心房压力缓慢增加,逐渐出现心房扩张,而且运动后一些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导致心房纤维化。除了心房结构的变化,长期的耐力训练会使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发生改变,容易诱发房颤发作。还有研究证实,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带来的心血管益处相似,甚至更少,长期的高强度运动会增加房颤、冠状动脉疾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 运动对房颤发生和进展有着复杂多变的影响,依赖于年龄、合并疾病、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基因的多态性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运动和房颤的关系中,可能存在一个U型曲线,过少或过多的运动都会使房颤风险增加,但二者机制不同:久坐不动或运动过少的超重者,更易出现高血压、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心脏周围脂肪增加、心肌病、交感神经活性升高、睡眠呼吸暂停;而运动过多者易出现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心房扩张、心房重构、纤维化和炎症,结果均能导致房颤发作。因此,从运动中获得好处存在一个限度,超过这个范围,运动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诱发房颤的运动类型、持续时间、运动强度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但总的来说,与运动过度相比,运动过少为心血管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 我们应该如何运动呢?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建议:有氧运动一三五七,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至少一次,连续运动三十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保证五天,运动时心率大概是170减年龄,推荐每天快步走6000--10000步,每分钟走100步,如果身体能耐受,还可以走得更快。适合进行的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慢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运动等。如果没有固定时间进行运动,那就利用工作间隙或其他碎片时间,尽量站立、步行,减少久坐、使用电梯及以车代步的机会,让运动时刻融入工作和生活。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切忌盲从。房颤患者也可以进行体力活动,但应注意运动时症状的变化,如出现心悸、头晕、胸痛、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应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珍惜生命,重视健康,让我们从运动开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