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6-04-16 06:49 |
临床上经常遇到心房颤动合并长间歇的病人,部分病人的治疗以导管消融为主,部分病人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还有一部分病人既行导管消融治疗还需植入永久起搏器。不少患者会问到“同样患有房颤合并长间歇,为什么别人只行导管消融手术就能好,而我还需要植入起搏器呢?”这里涉及到快-慢综合征和慢-快综合征的不同治疗策略。小编将为大家解释这一疑惑。。。 “慢-快综合征”这一概念是由Ferrer在1968年提出的,是由于正常心脏起搏点-窦房结和周围组织发生基础病理改变后导致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当病变进一步累及心房肌、房室交界区时,会在缓慢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或其他室上速),其中阵发性房颤最多见。也就是说,慢-快综合征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被动发生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或过速引起的脏器缺血表现,如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慢-快综合征通常发生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平时心电图可发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传导阻滞的证据。 1973年,Kaplan BM首次提出了“快-慢综合征”的概念,是指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房颤)突然终止后在恢复正常心跳之前出现的一段长间歇(即窦性停搏),这时候病人会出现胸闷、头晕、眼花、眼前一过性发黑、甚至晕厥的症状。快-慢综合征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或房速)是在正常心跳的基础上主动发生的,而发生在快速心律失常之后的窦性停搏主要是由于窦房结的功能被一过性抑制所引起。快-慢综合征通常发生于相对年轻的患者,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平时心电图正常,没有窦性停搏或传导阻滞的证据。 慢-快综合征和快-慢综合征的主要区别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先后顺序,用一句话总结:慢-快综合征是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伴继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而快-慢综合征是原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继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 快-慢综合征(通常消融治疗在先) 慢-快综合征(通常需要植入起搏器) 由于慢-快综合征和快-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不同,两者的治疗策略也不相同,慢-快综合征是由“慢”引发“快”,因此治疗上应先纠正“慢”,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保证心率最关键;对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可在植入起搏器的基础上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快-慢综合征是由“快”引发“慢”,因此治疗上应先纠正“快”,射频消融根治房颤为关键,术后须关注并评估窦房结的功能。一般情况下,窦房结功能障碍是可逆的,长间歇可随着房颤的消除而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患有快-慢综合征的老年人可能合并潜在的窦房结功能障碍,经导管消融手术根除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后仍可能存在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这时就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