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6-03-23 06:13 |
心脏骤停- 诊断要点 1.神志丧失。 2.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3.叹息样呼吸,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以至消失。 5.心电图表现:①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②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③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心脏骤停- 治疗 人工呼吸处理心脏骤停 初期与二期复苏 1.恢复有效血循环 (1)先拳击前胸2—3次,如无心跳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是:病人仰卧,背置地面或垫硬板,术者双掌重叠,双肘直,用肩部力量以掌根垂直按压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使胸骨下段下陷4cm左右,频率70-80次/min。 (2)心电监测,若是心室颤动,即行直流电非同步除颤(方法见第二十六节)。 (3)肾上腺素(adrenaline):首先静注,如来不及建立静脉通道则可心内注射或气管注入。近年主张用大剂量,可先用lmg,如无效可每3分钟重复并递增至一次3mg~5mg。有人研究:过大剂量(每次0.2rog/ks)可导致血压回升过高,心动过速,心肌氧耗增加,复苏后病死率增加,故提出以每次0.05-0.1mg/kg为宜。 (4)如一时难以电除颤,或电除颤一次不复律,可选用利多卡因(1idocaine)75-100rug、或溴苄胺(bretylium)250mg、或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100—200mg静注,药物除颤与电除颤同时交替使用,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5)如心电监测是心室静止,可加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0.5—lmg静注,3分钟后可重复。 (6)如心室静止用药无效,尽快行胸外心脏起搏,或经静脉心内临时起搏。 (7)l-2_k复苏20分钟仍无效,应开胸心脏按压,并继续用药,直到无望。 2.呼吸停止时立即疏通气道及人工呼吸 (1)将病人头后仰,抬高下颏,清除口腔异物。 (2)紧接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要捏住病人鼻孔,如病人牙关紧闭,可口对鼻吹气,使病人胸部隆起为有效,每分钟吹气12-16次,人工呼吸要与胸外心脏按压以1:5或2:10交替施行。 (3)吸氧。 (4)15分钟仍不恢复自动呼吸,应尽快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而不提倡用呼吸兴奋剂, 以免增加大脑氧耗或引起抽搐惊厥。 3.纠正酸中毒:过去常规早期大量使用碳酸氢钠(sodiumbicarbonate),而现代主张使用原则是:宁迟勿早,宁少勿多,宁欠勿过。因为心脏骤停时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低灌注和C02蓄积,大量静注碳酸氢钠反可使组织C02增加,血液过碱,使Hb氧合曲线左移,氧释放受到抑制,加重组织缺氧,抑制心肌和脑细胞功能,引起高钠、高渗状态,降低复苏成功率。所以当建立稳定血液循环及有效通气之前,最好不用;如果10—凹分钟仍不复苏,而且血气pH<7.20时,可小量用5%碳酸氢钠100ml缓慢静注,15分钟后可重复半量,维持pH≥7.25即可,不必过度。 如果心脏骤停患者发生在院外现场,应先就地进行徒手复苏操作,并尽快设法边急救边护送至附近医疗单位作二期复苏。 复苏后期处理 心脏骤停急救 1.维持血液循环:心脏复苏后常有低血压或休克,应适当补容并用血管活性药,维护血压在正常水平(见第二节治疗)。 2.维持有效通气功能:继续吸氧;如自主呼吸尚未恢复,可继续用人工呼吸机;如自主呼吸恢复但不健全稳定,可酌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nikethamidum)、山梗莱碱(10beline)或回苏灵(dimeflinum)肌注或静滴;还要积极防治呼吸系统感染。 3.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酌情处理。 4.积极进行脑复苏:如心肺复苏时间较长,大脑功能会有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遗留智力与活动能力障碍,甚至形成植物人,因此脑复苏是后期的重点。 (1)如意识障碍伴发热,应头部冰帽降温;如血压稳定还可人工冬眠,常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25mg,静滴或肌注。 (2)防治脑水肿:酌用脱水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白蛋白等。 (3)改善脑细胞代谢药:如ATP、辅酶A、脑活素、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等。 (4)氧自由基清除剂。 (5)高压氧舱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