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来,是商朝时期纣王手下的大将,素以相貌凶猛、武艺高强闻名于世,成为远古时期最为著名的猛将。后世不少战将也以成为恶来这类的猛将为荣。典韦就是《三国演义》中堪比恶来的猛将。尽管他没有关羽、张飞等人那么多勇冠三军的事迹,但小说中几个简短的情节,已经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这位被曹操誉为“古之恶来”的猛将之不凡之处。 典韦出场是在第十回。当时曹操正在兖州招贤纳士,扩充自己的实力。在夏侯惇的推荐下,典韦参加了曹操的军队。关于典韦的来历,夏侯惇是这样向曹操介绍的:“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典韦的“勇力过人”是有两个实打实的例子的:“手杀数十人”和“逐虎过涧”。曹操见到典韦后,认为典韦“容貌魁梧,必有勇力”,夏侯惇又补充了一句:“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 01 这里对典韦的勇猛又进一步进行介绍。但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典韦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接下来马上又出现了两个事例。先是曹操让典韦表演挥舞双戟的马上功夫。典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这就印证了夏侯惇的“挟之上马,运使如飞”。之后曹军大旗被大风所吹,众军士上前仍然无法稳定,大旗摇摇欲坠。这时,典韦下马,呵退军士,“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这样的表现让曹操满心欢喜,称赞典韦是“古之恶来”,任命为帐前都尉,又脱下自己的锦袄披在典韦身上,并将骏马雕鞍赐之。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到,知道此时典韦尚未说过一句话,单凭行动就足以征服读者。读者们也都在期待他接下来的精彩表现。 典韦有多勇猛,第十一回中就有呈现。曹操与吕布在兖州激战,曹操陷入重围,被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拦住去路,形势危急。曹操惊慌失措,大喊:“谁人救我!”挺身而出的便是典韦。只见典韦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为什么有八十斤重的双戟不用而改用短戟十数枝呢?说明典韦并非乱杀一气,而是战场的形势改变自己的对敌方式。双戟的杀伤力大,但施展起来不但费力,而且容易被人所诱离开曹操,使敌军有机可乘就曹操进行攻击。用短戟一则可继续坚守在曹操身边加以保护,二则也可应付各个不同方向的敌兵。典韦下马使用短戟,杀伤距离比上马用双戟要短很多。因此,典韦又招呼士兵说:“贼来十步乃呼我!”一面保护着曹操,一面冒着箭雨向前冲。这说明了典韦的细心。 02 等到敌军来到十步之内,军士通知典韦之时,典韦又说了一句:“五步乃呼我!”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短戟的杀伤距离很可能不超过五步。直到敌军进入典韦五步范围之内,典韦出手了:“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这就犹如现代战争中的狙击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中。敌军惊慌,“众皆奔走”,曹操的安全有了保证。这时候,典韦才放心大胆地“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敌将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人都不是典韦的对手,各自逃走。敌军溃败之后,典韦再度回到曹操身边,与众将一起掩护曹操返回军寨。这一系列举动,典韦的勇猛一览无余,其细心和周到也得到了展现。毛宗岗就这样点评道:“忽下马,忽上马,忽用小戟,忽用大戟,写典韦如生龙活虎。” 03 第十二回中,曹操中计,被困在濮阳。面对敌将臧霸、郝萌、曹性、高顺、侯成等人的围攻,典韦毫无惧色,“怒目咬牙,冲杀出去”。当发现不见曹操之后,典韦又“翻身复杀入城来……杀入城中,寻觅不见;再杀出城壕边……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视凶悍的吕布军士为无物,在濮阳城中来去自如。找到曹操后,“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方到门道边,城门上崩下一条火梁来,正打着曹操战马后胯,那马扑地倒了。操用手托梁推放地上,手臂须发,尽被烧伤。典韦回马来救,恰好夏侯渊亦到。两个同救起曹操,突火而出。操乘渊马,典韦杀条大路而走”,可谓单凭一己之力救了曹操的性命。“古之恶来”的雅号名副其实。 曹操起兵十五万,亲讨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率众投降,曹操不战而胜。这原本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曹操色心又起,居然偷偷与张绣叔叔张济之妻邹氏偷欢,激起张绣的满腔怒火,打算起兵反叛。摄于典韦的勇猛,张绣、贾诩等人又让手下将领胡车儿以请喝酒为名将典韦灌醉,偷偷将典韦的大戟偷走。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张绣向曹操发动突然袭击,04 叛乱发生后,曹操急忙派人找典韦,此时典韦已是醉卧寨中。但典韦在睡梦中仍然保持一丝清醒,听到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此时,叛军已冲至曹军的辕门。典韦急忙顺手拿起普通士兵常用的腰刀,冲向敌军并砍死二十多人。叛军的攻势越发凶猛,马军刚退,步兵就冲了上来。典韦身无片甲,全身中枪十余处,但仍然拼死抗敌,腰刀的刀刃都砍缺无法再用。典韦扔下腰刀,双手提着两名敌军的尸体上下舞动击打敌军,敌军又有八九人死于非命。叛军被典韦的气势和勇猛吓得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以弓箭射击,一时间箭如雨下,典韦身受重伤,但依然用最后的力气保护曹军寨门,击退敌军进攻。 无奈此时敌军已从寨后冲入,在典韦背后进行攻击。典韦后背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典韦战死后,“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曹操在这是因为典韦已死守住寨门才得以逃出军营,躲过了张绣的袭击。事后,曹操亲自举行仪式拜祭典韦,当场痛哭,对手下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足见对失去典韦这员猛将的悲伤之情。05 三国演义》后来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精彩故事,彰显了诸葛亮的智慧,此处则有“死典韦能拒生敌兵”,体现了典韦的勇猛。自《三国演义》流传后,民间一直就有对书中武将进行武力排名的习惯,尽管典韦的表现仅以上数例,但在各种不同的排名中,典韦始终居于前三的位置,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说明小说中典韦的勇猛深入人心,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共鸣。(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