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三国三十六计之假痴不癫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三国三十六计之假痴不癫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6-03-12 23:40
           <<三十六计>>的第27计名曰"假痴不癫",是"并战计"系列中的第3计.说白了,就是装糊涂的意思.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虽然自己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但故意不露锋芒,显得软弱可欺,用以麻痹敌人,骄纵敌人,然后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语出<<三十六计.假痴不癫>>).当然,假痴不癫之计同样也适用于政治及外交方面,并不仅局限于在军事这一个领域.  在三国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些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相当地著名!  


         一,曹操的假痴不癫:第30回,官渡大战,袁绍谋士许攸夜投曹营,曹操闻知,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辎重粮草,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寨中.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被冠以"奸雄"之名,意思是他既是一个大英雄,也是一个狡猾的恶人.是一个拥有多重化身的人物.不过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里,曹孟德给世人的感觉向以奸诈为主,英雄方面的豪气几乎绝迹。就拿此节来说,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现了曹操的奸诈个性。你看,当他得知许攸前来投诚的消息后,表现出来的是一副极其坦诚无私,平易近人的模样。鞋都没穿,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了。宛似“周公吐哺”一般。甚至在许子远面前,不愿以大丞相的身份凌驾其上,非得以老朋友的身份来行接见之礼而且是先跪拜于地,多么地令人感动啊!但一碰到关键问题,立刻就恢复其本来的真面目了,一句实话也没有。曹阿瞒这么费劲周折故作姿态的意图还是很容易让人猜到的,他是既想要从许攸那里得到自己急需的情报和计谋,但又对许子远心存戒心,可在表面上还要做给外人看自己是如何的礼贤下士,此时“假痴不癫”之计成了曹公能采取的最好的应对办法。曹操希望通过自己的“假痴不癫”,以表面功夫从许谋士嘴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过马上就被许攸识破了:算啦,别再演戏了,你的老底我早就知道了,咱们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见自己的底牌已被人家掌握了,曹孟德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了。好在许子远是真心来降,否则曹大丞相这次官渡之战有可能被提前演成了“赤壁大战”。其实老曹的假痴不癫之计在三国里不止这一次,如第72回,曹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曹阿瞒的这回的“假痴不癫”之计是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几乎让所有人都相信了自己有在睡梦中会杀人的习惯的鬼话。要不是被爱出风头的杨修一语道破,恐怕人人都如小杨所言的那样:“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总的说来曹孟德的“假痴不癫”之计在军事上虽然是失败了,但在政治上完全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也算是成功的吧。曹操的假痴不癫之计可谓是三国里同类计中最为狡诈的。


       二,刘备的假痴不癫:第21回,刘备归在曹操处,与国舅董承等共谋诛曹操一事.为防谋害,就下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院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言曹操有事请刘备入府.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院,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未有知."操曰:"既不识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据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皆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遂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里一段十分脍炙人口的故事,可以说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当事人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二个奸雄,曹操和刘备。说起做人的虚伪,刘皇叔一点也不输于曹阿瞒。论耍手段,装糊涂,刘备与曹操可称得上是棋逢对手了。“煮酒论英雄”就充分表现了二人以奸对奸的嘴脸。面对着老曹的步步紧逼,刘玄德先是企图装痴来避开“谁是天下真英雄”这个足以要了他命的敏感话题。但曹孟德没有放过他,非得要他说出来不可。刘备见实在是躲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假痴下去,就东拉西扯地拿一帮不是英雄的英雄来滥竽充数,希望不要把自己牵连进曹操的猜忌漩涡中去。可万没料到曹公竟会开门见山地一语道破他的心思:“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这一惊可非同小可,被曹大丞相视作对手的人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刘皇叔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由此感到了真心的恐惧,连手里的筷子都不觉掉到了地上。好在老天帮了他一个大忙,一声惊雷,让刘大耳从极度恐慌中清醒了过来,他意识到可能这只是对方在试探自己,并没有掌握自己对对方不利的证据。于是,恢复清醒的刘备继续假痴下去,以更从容的举止消除了曹操对自己的怀疑。人说世上最难喝的酒是“鸿门宴”上的酒,与它相比,刘玄德与曹孟德的这顿青梅小酒更不好喝。刘邦在鸿门宴上至少还有张良在旁给出主意,樊哙在场护驾,更有项伯在暗中相助。尽管险象环生,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刘大耳这次去曹阿瞒那里喝的这口青梅小酒,则凶险得多了。孤身一人,直入虎穴。身边别说是没有樊哙式的保镖,连能出主意的张良式的军师也没有,更不要说那项伯式的卧底来给予暗助了。一切都得靠他个人的随机应变来保护自己。稍有差池,自己这条小命就得当场交待了。事实明摆着,曹大丞相已经开始对他有所怀疑和警觉了,否则不会单挑关羽,张飞二人不在的时候来专门请他去做“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政治报告的。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好在刘皇叔把“假痴不癫”之计的技巧运用的十分娴熟,再加上老天帮忙,终于使得自己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事后,当刘大哥把自己“学圃”的真实意图,和“假痴不癫”的全过程向关,张二位小弟和盘托出后,也得到了他们由衷的赞叹:“兄真高见!”二个武夫这才明白他们的老大为何会突然失去了雄心壮志,变成了一个迷恋菜农生活方式的“痴人”的缘故。


        作为三国第一大奸雄曹操的老对手,刘备也非常善于以“假痴不癫”之术来迷惑对方,借此保护自己或笼络部下。在这一点上,他比起曹操来,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26回,当袁绍听谋士沮授说是关羽斩杀了自己的大将颜良后,怒不可遏,欲斩玄德。玄德从容进言曰:“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备自徐州失散,二弟云长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闻玄德言,责沮授曰:“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随后不久,袁军另一大将文丑也被关公斩杀。这回袁军上下人等看得是真真切切,斩杀文丑的将军大旗上面,清清楚楚写有关云长的名字。袁绍的谋士郭图,审配联名向主子告状,要求砍了刘备的脑袋。袁绍大怒,骂曰:“大耳贼焉敢如此!”令将玄德推出斩之。玄德曰:“容伸一言而死: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袁绍曰:“玄德之言是也。汝等几使我受害贤之名。”喝退左右,请玄德上帐而坐。玄德谢曰:“荷明公宽大之恩,无可补报,欲令一心腹人持密书去见云长,使知刘备消息,彼必星夜来到,辅佐明公,共诛曹操,以报颜良,文丑之仇,若何?”袁绍大喜曰:“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玄德修下书札,未有人送去。刘备这第二次使用“假痴不癫”之计的时刻,比第一次更加危险。刀都二回架到他脖子上了,但都被他的一副伶牙俐齿给化解掉了。关公斩颜良,刘大耳用“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来为自己开脱也说的过去,毕竟兄弟失散很多时候了,彼此音讯不通,究竟对面的人是不是自己的二弟关羽,谁也不能打保票。袁绍因这个理由放了刘玄德一马也无可厚非。但刘皇叔心里是不是也和嘴上说的这么想的,我看未必!能斩杀袁军第一大将的人,这世上能有几个?更不要说有着赤面长须这一显著特征的人。符合这二点的武艺高强的勇将是谁,刘备就算没有亲眼看见,估计心里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不过为了保命,他以“假痴不癫”的手段蒙混过关,暂时救了自己一命。当消息被证实后,刘玄德再一次面临袁绍的屠刀时,依旧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先拼命借曹操是在“借刀杀人”,企图败坏袁本初爱贤的名声,为袁公戴上一顶高帽子,成功地使爱面子又没有主见的袁绍放下了对自己已起的杀机。然后他仍用“假痴不癫”之计,利用老袁急需有人能填补颜良,文丑被杀后遗留下的空缺,一本正经地主动提出由自己去招降关羽,来援助袁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刘备为了活命而使的缓兵之计。但可惜的是,刘大耳固然没有发癫,但袁本初却被他这番推心置腹的鬼话真给弄痴了。袁绍不仅又一次放过了刘备,而且对他的“假痴不癫”的建议是信以为真,甚至已经在刘皇叔为他描绘的那尚无踪影的空中楼阁下,开始作起了画饼充饥的美梦:“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当然,袁公的梦想注定是无法实现的。刘大耳再一次通过“假痴不癫”之计,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刘备的“假痴不癫”尚不仅于此,第42回,赵云在长坂坡,于曹军的团团包围之中,救出刘备独子刘阿斗,来到玄德面前,喘息着解开胸前衣甲,把尚在熟睡中的小阿斗双手捧着递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民间歇后语有,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即指此也。之所以这么说,请大家注意,刘备此人身材长得与他人不同,其中最大一个特点是手长过膝。两只手特别的长,书中又明确说到,赵云纵马过了长坂桥,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既然是在休息,肯定至少是坐在地上的,加之手比别人长一半,他这一掷,等于是轻放,不会对小孩子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伤,比如脑震荡或颅骨骨折之类。其实,老百姓早看出其中的奥妙来了。刘大耳并不是真心要摔自己的儿子,只是做个样子罢了。俗语有“虎毒不食子”一说,刘玄德看似违反常理的癫狂举动,却为他获取了政治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人心!通过“假痴”的摔子之举,刘备迅速聚拢了一场大败仗后极易失去的人心,从而为自己的政治生命赢得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好口碑!刘玄德把“假痴不癫”之计拿捏得是烂熟于心,使用起来是收放自如。有意思的是,他的三条“假痴不癫”都被用在政治方面。刘备的“假痴不癫”之计堪称是三国里同类计中最是政治化的。


        三,司马懿的假痴不癫:第106回,魏主曹睿死后,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幼主曹芳.曹爽采纳心腹何晏之计,加司马懿为太傅,名升暗降,尽夺其权.司马懿推病不出,二子亦皆退职闲居.魏主除曹爽亲信李胜为荆州刺史,曹爽一向专权,不知仲达虚实.即令李胜往辞仲达,就探消息.胜径到太傅府中,早有门吏报入.司马懿谓二子曰:"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请李胜入府.胜至床前拜曰:"一向不见太傅,谁想如此病重.今天子命某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懿佯答曰:"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胜曰:"除荆州刺史,非并州也."懿笑曰:"你从并州来?"胜曰:"汉上荆州耳."懿大笑曰:"你从荆州来也."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曰:"太傅耳聋."胜曰:"乞纸笔一用."左右取纸笔与胜.胜写毕,呈上.懿看之,笑曰:"吾病的耳聋了.此去保重."言讫,以手指口.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拜辞仲达,回见曹爽,细言其事.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司马懿见李胜去了,遂起身谓二子曰:"李胜此去,回报消息,曹爽必不忌我矣.只待他出城畋猎之时,方可图之."


        假痴不癫发挥到极致,就是装疯卖傻了.司马懿对此可算得上是个中里手。而且他有一个最大的特长,就是演技特别的好,作风极其稳健,老练,善打持久战。尤其以“假痴不癫”最为出色。看老司马的演技多好,装啥像啥。装耳背,把荆州硬说成是并州,还逼着来打探的李胜不得不用纸笔与他进行交流才行;为了演得更逼真一些,司马仲达还做出了一般风瘫老人都会有的情况,喝口汤竟然都会洒到身上。最后,不由政敌不信自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垂死老人了,从而彻底放松了对自己的戒心,为重新成功地夺回权利奠定了基础。要说装傻充愣,三国里没有谁比司马仲达更能沉得住气的。其实司马懿的“假痴不癫”之举是他的惯用手法,早在第103回,孔明见司马懿只守不出,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内多讥讽。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回见孔明,以司马懿之言告之。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宁。这也是书中一处有名的描写司马懿“假痴不癫”的地方,看来老司马装痴扮傻的习惯是由来已久的。司马仲达的第一次“假痴不癫”之计才牛刀初试,便已首战告捷。他通过装傻,沉着冷静地应对敌人的挑衅,不仅使得敌方希图激怒他,出来应战的目的破产,反而把老对手诸葛亮自己整得精神失常,生了毛病,最后是撒手人寰而去,为魏国,魏军,也为自己除掉了一个最大的敌人。司马懿的第二次“假痴不癫”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演技一流,要是他活在现代,足可以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了。老司马的二次“假痴不癫”之计,一条用在军事上,另一条是用在政治上,都大获成功,看见其使用“假痴不癫”的技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司马懿的“假痴不癫”之计可称得上是三国同类计中最具忍耐性的。


      四,诸葛亮的假痴不癫:第87回,诸葛亮南征雍闿,高定.生擒二人兵士无数.孔明将雍,高二人的士兵各自分开,囚在一边.却令蜀军士卒谣说:"但是高定的人免死,雍闿的人尽杀."少时,孔明令取雍闿的人到帐前,问曰:"汝等皆是何人部从?"众伪曰:"高定部下也."孔明教皆免其死,与酒食赏劳,令人送出界首,纵放回寨.孔明又唤高定的人问之.众皆告曰:"吾等实是高定部下军士."孔明亦皆免其死,赐以酒食,却扬言曰:"雍闿今日使人投降,要献汝主并朱褒首级以为功劳,吾甚不忍.汝等既是高定部下军,吾放汝等回去,再不可反.若再擒来,决不轻恕."乃将众人放回本寨.高定见之心中不稳,又令一人来孔明寨中探听虚实,被伏路军捉来见孔明.孔明故意认做雍闿的人,唤入帐中问曰:"汝元帅既约下献高定,朱褒二人首级,因何误了日期?汝这厮不精细,如何做得细作!"军士含糊答应.孔明以酒食赐之,修密书一封,付军士曰:"汝持此书付雍闿,教他早早下手,休得误事."细作拜谢而去,回见高定,呈上孔明之书,说雍闿如此如此.高定看书毕,大怒曰:"吾以真心待之,彼反欲害吾,情理难容!"遂起兵袭杀雍闿与朱褒,向蜀军投降.


          诸葛亮在南征孟获之前,首先做的是讨伐三太守之乱,以斩去可以为蛮王孟获提供外援的一条胳膊。为了尽快结束战斗,以免战事拖得太久,影响了征讨孟获的计划。诸葛大丞相使用了“反间计”来瓦解叛军。具体做法就是用“假痴不癫”之计,来达到以一石击二鸟的目的。孔明通过自己的假痴战术,故意指鹿为马,硬把敌人说成是己方的亲密战友,让敌军俘虏回去向他们的主子传递假情报,造成敌方联盟因相互猜疑而破裂,最终导致叛军们自相残杀,成功地实现了蜀军以最微小的代价赢取最巨大的胜利这一战略目标。与他的老对手司马懿稍有区别的是,诸葛孔明的假痴不癫之计只与军事有关。诸葛亮的“假痴不癫”之计应该是三国同类计里最是军事化的。


      五, 贾诩的假痴不癫之计:第68回,曹操立卞氏为魏王妃.卞氏所生四子:长曰丕,次曰彰,三曰植,四曰熊.第三子曹植,字子建,极聪明,举笔成章,操欲立之为后嗣.长子曹丕,恐不得立,乃问计于中大夫贾诩.诩教如此如此.自是但凡操出征,诸子送行,曹植乃称述功德,发言成章.惟曹丕辞父,只是流涕而拜,左右皆感伤.于是操疑植乖巧,诚心不及丕也.丕又使人买嘱近侍,皆言丕之德.操欲立为后嗣,踌躇不定,乃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贾诩不答.操问其故.诩曰:"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所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琅琊榜》讲述的就是帝王的子嗣们为了夺取储君的地位,相互之间进行残酷争斗的故事。三国里对储位之争也多有描述,其中不乏腥风血雨。尽管前车有鉴,曹操的儿子们还是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这种斗争中来了。为了获得父亲继承者的地位,曹孟德的长子曹丕与三弟曹植之间展开了明争暗斗。曹植利用自己出口成章的特长,充分发挥笔杆子的优势,用过人的文才来吸引父亲曹操的赏识和青睐,希望由此获取父亲事业接班人的地位。曹丕不甘心自己处于夺嫡的下风,也四处活动,请高人相助。《琅琊榜》中的皇子景琰,本来并不得到父亲的宠爱,但在谋士江左梅郎,麒麟才子梅长苏的帮助下,战胜了其他的对手,成功地赢得了太子的位子。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而三国里的曹丕也通过找对了如梅长苏一样的军师,使得自己后来居上,获取了梦寐以求的王储之位,为自己今后顺利地登上帝位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曹丕的梅郎,就是三国里以老谋深算著称的智囊人物----贾诩。老贾只教给了他极其简单的一招---哭,就使曹丕终身受用不尽。在贾诩的提示下,曹丕是心领神会,每逢曹操领兵出征,面对弟弟对老父亲口若悬河般的歌功颂德,他只一个字---“哭”,一边磕头一边哭。连周围的人都被感动了。久而久之,曹操竟会被大儿子的哭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曹丕对待自己是真心诚意的,而认为曹植是在投机取巧。他根本没想到,真诚的大儿子那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哭,竟然是为了获取他同情的“假痴”;而他百般猜疑的老三,其出口成章的表现倒是最诚心的“真痴”。只是人都满足于自己的智慧,曹操也不例外。他十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的正确,最后已经先入为主的曹阿瞒在贾诩一语“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的巧妙暗示下,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假痴不癫”的大儿子曹丕为自己的接班人,将“不痴不癫”的三儿子曹植一脚踢出了权力争夺战外。在贾诩的教导下,利用做父母的都喜爱子女对自己孝顺的特性,曹丕通过“假痴不癫”之计,不显山不露水地把储君的宝座抢到了自己的手里。贾诩的“假痴不癫”之计应该是三国里同类计中最讲心理学的。


        “假痴不癫”,重在一个“假”字。这里的“假”,意思是伪装。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装傻充愣,都是该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明面上装痴扮癫,实际上在内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清醒明白。此计无论在军事,政治,甚至外交方面,都是能应用得到的高招。它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光养晦之术。主要用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通过在表面上的装痴,给外人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等到合适的时机到来之后,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在军事方面,古代兵家告诉我们,真正善于打仗的,绝对不会炫耀自己的智谋和武力,时机不到,决不轻举妄动。而利用假作癫狂之举,故意泄露机密,让敌方产生怀疑,自乱阵脚,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手段。自己非常清楚,却伪装不知道;现在假装不行动,是因为现在还没到可以行动的时候。必须等待时机再行动。这就是“假痴不癫”之计的精髓所在。三国里的“假痴不癫”之计,几乎全部获得了成功,足见该计在三国里的人气指数是相当的高。此计之所以能大受欢迎,并大获成功,重在一个“装”字!至于如何把“假痴”装得像,装得逼真,三国这本书里已经告诉我们够多的了!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q735182351 2016-03-13 00:19
居然全部看完了,分析的还算可以……

假正经也 2022-08-06 13:16
q735182351:居然全部看完了,分析的还算可以…… (2016-03-13 00:19) 

谢谢道友的鼓励和支持

yyfyyf 2022-08-21 08:59
假正经是寡人有疾?

另一个网站的同名人,是你?

我在另一个网站的个别帖子,就是寡人有疾看到的?

假正经在上海?

假正经也 2022-08-21 12:55
yyfyyf:假正经是寡人有疾?
另一个网站的同名人,是你?
我在另一个网站的个别帖子,就是寡人有疾看到的?
....... (2022-08-21 08:59) 

如君所言,正是!寡与假是一人!!一直在上海,从来没有离开过!!!

yyfyyf 2022-08-21 16:18
假正经也:如君所言,正是!寡与假是一人!!一直在上海,从来没有离开过!!! (2022-08-21 12:55) 

文笔不错啊。

瓜仁油鸡,自述文化不高,可文笔真可以啊。

佩服。

看书真细。

好耐心。


那个网站,是不是后来彻底没了?

假正经也 2022-08-22 10:21
yyfyyf:文笔不错啊。
瓜仁油鸡,自述文化不高,可文笔真可以啊。
....... (2022-08-21 16:18) 

应该是的。当时就有网友告诉我要关闭了。果不其然,忽然之间就没了,再也找不到了!至今仍十分怀念!!!


查看完整版本: [-- 三国三十六计之假痴不癫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