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6-03-06 08:14 |
众所周知,高血压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而且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扩散及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高血压的患病率仍持续升高。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却极低。很多患者对高血压病不够重视,没有系统用药;还有一部分患者擅自调药,结果导致血压波动更大,难以控制,甚至导致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控制差,后果很严重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部分高血压病人可能有头晕、头痛、眼花、失眠等症状,但也有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高血压会在无形中逐渐侵害心、脑、肾等器官,收缩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病等的机会越多,收缩压每增加20 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一倍。 血压控制在多高合适呢?一般来说理想血压为120/80mmHg左右,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是<150/90 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是<140/90 mmHg。若为年轻患者,则推荐更严格地控制血压,以更好更持久地减少对心、脑、肾的侵害。 血压波动大,莫要擅自调 导致血压波动的原因十分复杂,如原发性高血压伴更年期综合征、输尿管结石或胆囊炎时可致血压波动性升高,由甲亢、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病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血压波动性也明显升高。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环境、睡眠、饮食、药物等等均可以影响血压波动。例如最近冷锋过境,寒冷的环境可让人血压升高,秋冬季节和夏季相比,血压会平均上升5mmHg左右。在昼夜变化中,血压也在波动,总体来说白天血压较高,睡眠时稍低,昼夜血压有两个高峰和低谷。第一个血压高峰一般为早上6:00~9:00,之后血压开始下降,至中午12:00~13:00为第一个低谷。傍晚17:00~20:00为24小时血压最高的时间,是第二个高峰。此后血压逐渐下降,到深夜1:00~2:00为第二个低谷,也是24小时血压的最低点,然后血压再次上升。约70%的人符合以上典型的血压波动规律,约25%的人仅出现早上或傍晚一个高峰,也有少数高血压病患者表现为白昼血压升高或者昼夜血压均升高。 因此可见,引起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见血压有所波动就擅自调药,也不可长期服用同种降压药不进行复查及调整药量。降压药有很多种类,具有各自的特长及副作用,适用于不同人群。心血管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血压、症状、各器官的状态、个体反应等予以不同的降压药物。而且在门诊调药之后仍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若仍控制不佳需再次门诊调药,直至控制稳定为止。 很多患者认为调整降压药只是增增减减的问题,其实不然。当血压控制不佳时,往往需要两种或三种降压药联合用药,即俗语中的强强联合,取其长而补其短,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降压药若用用停停,或擅自调药,非常容易导致血压波动更大,难以控制,从而导致严重心脑血管事件,而且若擅自调药致使血压过低,同样会引发心脑梗塞等重大疾病。 控制血压的正确方法: 1.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 2.长期坚持维持量治疗,控制血压达标并保持平稳; 3.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配合降压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