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112233 |
2016-02-18 06:39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做饭成了一件麻烦事儿,于是网上叫外卖让越来越多无暇亲自下厨的人士眼前一亮,叫外卖成为一种生活新时尚。不过外卖不是自家的厨房,如何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网上叫外卖可有不少学问。 Q;从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作为消费者应如何选择和搭配外卖食物(如果他/她三餐中的一餐或两餐不得不选择外卖的话)? 答: 1)点清淡一些的菜品。外卖食品存在很大的一个营养方面的问题是油、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往往用的多,不利于每日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不超过25-30克的限量。这些滋味浓厚的菜品虽然好吃,不过对健康不利。如果点了口味太重的菜,可以用水涮一下再吃。 2)点不需要深度加工的菜品。红烧茄子、鱼香肉丝、干煸豆角等菜品做法相对复杂一些,一方面长时间高温烹调对营养素有一定的破坏,另一方面这些加工复杂的菜品难免油盐等重口味的调味料使用较多,容易掩盖食材本身的不新鲜甚至变质,不利于消费者鉴别食材孬好,那么这样的菜品就不建议选择,而清淡的小炒、凉拌等则相对好一些。 3)菜汤不要喝,也不建议倒入米饭中一起吃下。很多在外就餐的朋友往往养成重口味的习惯,偏爱油咸的菜品,以致于米饭都很难简单的吃下,于是喜欢将浓厚的菜汤倒入米饭中,其实这样做会吃进太多的油、盐以及其他的含钠调味品,久而久之容易诱发高血压、肥胖、导致小腹脂肪堆积等。 4)主食、肉品最好不要油炸的。很多人喜欢点油饼、火烧、炸鸡块、炸鸡排等作为主食,油炸不仅使热量攀升,营养损失, 且油炸的高温容易产生苯并芘、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常吃非常不利健康。就主食而言,米饭、披萨、素包子等则是相对健康的选择。就肉品而言,炒、蒸、炖相对煎炸更健康一些。 5)另外,自己可以带一些食物来帮助弥补在外就餐食物种类的单一匮乏。因为很多人选择外卖往往比较单一,例如一份盖浇饭基本就可以吃饱,导致食物多样化受到限制,不利于营养的全面均衡。比较方便携带、又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有:酸奶、坚果(大杏仁、)、以及可以生吃的蔬果例如小黄瓜、西红柿、圣女果、苹果等。 Q:2015年10月1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首次涉及到加强对网络食品监管的新举措,此举对于消费者在网上叫外卖有什么切实的影响或好处? 答:这一举措其实弥补了之前的一个很大的监管漏洞,更好的规范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也保障越来越庞大的网购者的权益,具体表现在: 首先,要求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持照经营,即在进行实名登记、明确责任、审查许可证之后才可以进行售卖行为。这样就在出了问题之后,能够明确产品的责任人。让这些网络食品生产制作者也明白他们同样处于被监管的范围,有助于规范其行为。而不像之前那样,很多“自家生产”、“纯手工制作”等所谓的“手作”网售/外卖食品仅仅凭着信任在销售,致使消费者的安全、维权等都无法保障。 其次,出现问题之后,网络交易平台、食品经营者、食品生产者都有连带责任。例如之前在网上买食物,出现问题店家溜走了,消费者没有办法。新法之后,网购消费者可以直接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由交易平台来提供赔偿。店家可以溜掉,平台却跑不掉。网购平台需要对店家进行把关,如果没有履行登记审核等义务,使消费者产生损害的网络平台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再次,消费者在购买网售食品时,如果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违法的赔偿力度升高了,即“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这一点与消费者的利益有更为直接的关系,例如消费者网购了一瓶牛肉酱花了10块钱,牛肉酱里面吃出一根头发,消费者可要求赔偿牛肉酱一瓶(或10块钱),另外加1000块钱的赔偿金。这相比之前的赔偿力度提升很大(按照之前的赔偿仅仅是一瓶牛肉酱+100元)。 Q:除了食物安全与营养搭配值得关注,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时还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呢? 答: 1)派送及时、相应贮藏保鲜技术需有保障,例如密封保鲜盒盛放菜品、采用低温冷链配送等。尤其夏季温度较高,不能妥善贮藏和运输,几个小时之内就有可能导致微生物生长繁殖,引发食源性疾病。 2)食品标签要规范。优先选择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条件、保质期、配料表、产品标准等各项信息齐全的外卖,而信息标注模糊的食物质量未必能够得到保证。 3)关注食物的卡路里。虽然偶尔叫外卖吃对健康影响不大,不过对于经常吃外卖的上班族和宅族来言,外卖的质量直接关系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体型。有的外卖在订单页面上都会标明菜品中每种食材相应的分量,总的卡路里甚至蛋白质、脂肪、碳水以及钠等营养素也标注清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例如瘦身、增肌、有高血脂等)进行有导向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