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6-02-14 09:53 |
2016年人物传记大戏《少帅》正在热播。这部历史大戏围绕着爱国将领张学良的戎马一生展开,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张学良百年人生中的家国梦、征战史、父子情等。张学良生于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逝世,虽历经坎坷,却年过百岁,那么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说一说。 饮食 米汤、豆腐煮鱼,食疗显功效 张学良的身体底子其实并不好,正如《少帅》中的剧情,母亲在逃难中生下他,没有奶水,张学良是靠着喝米汤才得以保住性命的。在他的戎马生涯和日后的软禁生活中,他都没忘记时常喝上一碗米汤。 中医认为,米汤性味甘平,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其表面浮起的一层细腻黏稠物——“米油”,营养更为丰富,还能健脾胃。 抗战期间,张学良被秘密幽禁。随着战事吃紧,张学良转居贵州。此时他开始钓鱼,而陪伴他的赵四小姐则研制了豆腐煮鱼的拿手菜。 中医认为豆腐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鱼也有健脾胃的功效。从营养角度讲,鱼属于动物性食物,优质蛋白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豆腐也是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之一,并且也是优质蛋白。另外,豆制品中所含的铁吸收率很低,不过同鱼搭配时,可极大地提高其利用率。豆腐含钙量比较多,而鱼肉中含有维生素D,两者合吃,借助鱼体内维生素D的作用,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二者结合可算是“珠联璧合”。 情感 广交朋友,夫妻恩爱 张学良年轻时广交朋友,为此柳亚子曾写诗“汉卿好客似原尝”,将他比之为战国时期以好客闻名的平原君、孟尝君。囚禁台湾后,张学良与张群、张大千、王新衡四人,每月必有一次轮流做东的聚餐,这“三张一王”每月一次的“转转会”就是张学良交友的特殊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类发展与健康系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活动多的人记忆力更好,平时与家人朋友联系密切的人,年老后出现记忆力减退的几率更低。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加州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旧金山联合医疗项目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社会孤立的女性比社交活跃女性的死亡风险高出约75%,而社会孤立的男性比社交活跃男性的死亡风险高出约62%。 张学良健康长寿的另一重要原因,应归功于赵四小姐几十年如一日的悉心陪伴和无微不至的照顾。93岁时,张学良写了一首风趣的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当赵四小姐已经停止呼吸一个小时,张学良仍然握着她渐渐冰凉而又僵硬的手迟迟不肯离开。一年后,他也随赵四而去,并与赵四合葬一处,足见二人感情之深。 运动 爱好多种体育项目 张学良年轻时在德国学习航空驾驶时,爱上了网球运动。他常去网球场挥拍击球,练得一手很不错的球艺,《少帅》剧情里也有展现。张学良还爱打高尔夫球,有空即往球场游戏,只打几杆即可“到家”,不用多长时间便能通过全局。他还特别精通桥牌,出招常使对方捉摸不定,从而出奇制胜。此外,张学良也喜爱打乒乓珠,喜爱游泳、骑马,喜欢驾车,甚至还会开飞机。他坚持运动长期不懈,每天都要跑步锻炼。进入老年以后,不能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仍坚持在院子里散步。即使到了生命的暮年,站不住走不动了,坐在轮椅上,他也要到海滩去转一转。 挪威研究人员发现,老年人每周六天、每天进行30分钟运动,可以活得更长寿,其死亡风险比那些久坐不动的同龄人低了40%。 调气 呼吸吐纳大声笑 每日早上,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张学良就会准时起床去登山。在半小时的登山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大笑养生法”,具体做法是:喝杯温水滋润口腔和喉咙,尽量吐出全身浊气后,再吸入新鲜空气,稍微提肛,对群山发出笑声、吼声,把体内的气全部吐出去。笑三次之后,放松一会儿,让整个身心完全恢复平静。笑声要从丹田发出,再笑大约五次,感觉快没有力气为止。 呼吸吐纳有助于调气养神。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睡眠 花香阵阵伴好眠 1959年春,张学良被解除严加管束,在台北北投定居。他开辟了两个兰圃,从种植到浇水,从施肥到除虫,无不亲力亲为。在被很多人问及长寿秘诀时,张学良说是因为自己“能吃会睡”。而张学良保证睡眠质量的经验是:睡觉时身边一定要放一盆兰花。 花香之类的芳香疗法属中医“闻香治病”的外治法范畴。人睡眠时所闻到的香气,通过鼻腔、口腔、咽腔黏膜和皮肤的吸收,经过肺的气血交换进入体内,达到疏通气血、调节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的效果,有助安神入眠。 音乐 爱听戏,爱唱戏 张学良可以称得上是“超级京剧戏迷”。早年他常看梅兰芳等名家的戏,并把他们请到家中,结成了朋友。晚年他特别喜欢听李维康的戏。 1996年6月,中国京剧院著名老生演员于魁智率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著名旦角演员马小曼等飞抵夏威夷,给张学良将军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寿礼——让他过了一次有生以来最痛快的戏瘾。听完京剧名角的演唱,张学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京剧传统戏《失街亭》《斩马谡》《珠帘寨》的选段,不用话筒,有板有眼,颇有韵味。 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里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与志,一曲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而一首优美雅静的乐谱能让人畅志舒怀,安定情绪。 中医认为“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即磨矣”。现代研究也证实,音乐确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脾为后天之本”,因此经常听听戏曲的老人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