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6-01-26 22:05 |
听说皖南山区有个阳产村,民居是很有古韵的土楼群。初冬的双休日,几位好友到此一游,一睹芳容。 有别于徽派建筑的黑白灰,迥异于马头墙、小青瓦、高脊飞檐和雕梁画栋,阳产村土楼群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土黄色墙面、简洁的门窗、黑瓦人字形坡顶,质朴淳厚。土楼依山而建,由青石铺就的窄窄山道相连。 拾级而上,小雨润湿的山道有些泥泞;一串红花从石缝中伸出,与黑瓦屋顶相映成趣;墙上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一扇半掩的木门,门楣上“卧龙书屋”赫然入目,红纸黑字条幅“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墙角青苔的映衬下,颇有诸葛亮躬耕陇中的遗风。行到最高处的平地,一座飘扬着国旗的两层楼新校舍映入眼帘。这所有二三十间教室的学校给古老的山村带来一抹生机。我忽然觉得,“卧龙书屋”的主人,应该与学校有些渊源吧。 俯瞰阳产村,错落有致、匠心别具的土楼群,写尽前人的智慧。接待我们的郑村长是位五十多岁的庄稼汉。我与他打趣:“你们阳产村,是生产阳光的地方吧?”郑村长说:“我们这里的土话,‘产’就是多的意思,祖辈说,这里就是多产阳光的地方。”郑村长介绍,阳产村是郑姓聚居地。早在宋代,郑氏家族的先祖发现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定居。他们就地取材,用山里的石块、红土、木材和竹子建成与众不同的土楼,让世代郑姓人引以为豪。 阳产村原先有一千多个村民,近些年,年轻后生都外出打工了,眼下只有一百人,多为老人和孩子。大巴士开不进山路,要在山脚下换乘十人座以下的面包车到村口,接下去只能步行,面包车司机都是外村人。郑村长介绍,明年,政府将统一管理,全部换成电瓶车载客进山,还将修缮村里的土楼和山路。 我生出些许感触,希望阳产村适度修整,适度开发,继续保持原生态。 原作者不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