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深圳有条件创建“城市的俱乐部” --]

武当休闲山庄 -> 足球讨论 -> 深圳有条件创建“城市的俱乐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anron951119 2016-01-17 06:21



深圳有条件创建“城市的俱乐部”


  “中国足球的春天来了,深圳职业足球却还在冬天。”
   “深足必须奋发图强,光说没用,要来真的。作为足球人,大家都应该有紧迫感,有站出来振兴深圳足球的责任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一个月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在深圳市足球管理中心调研,提出了希望,也落实了具体要求。
   “深圳足球重新崛起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经齐备,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要尽快出台振兴计划,形成合力,力争3年内冲上中超,5年内打进中超前五!”
   通过多个方面了解完深圳足球目前的现实、瓶颈、难题和目标后,今天,让我们来听听老前辈、专家、教练球员、留学教师、球迷、网友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探寻深圳足球、尤其是职业足球的破局之策。

根治策:政府明确支持+大企业出手
   容志行,中国足协副主席、深圳体育的老领导、深圳职业足球奠基者,谈到如何为深圳足球的“治病”时,提出了三点意见:“首先是市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一点很重要。过去市领导对深圳足球非常重视,从深足筹建到‘两年三大步’到后来的崛起夺冠,少不了各届市领导的专门过问与现场关心。尤其在深足处于当前的困境中,更需要扶持与齐心协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是建设一支强大的龙头队伍很重要,短期来看只能是投入资金,引进优秀队员,迅速提升成绩,得到更多支持,带动足球工作的全面开展;第三是抓好校园足球,这是深圳足球的根基,现在问题是好教练太少了,急需优化组合,尽快提高数量和水平。”
   容老的观点反映了绝大部分深圳足球人的心声。北京市5年前就出台了“三大球扶持基金”,北京控股集团直接控股经营足球俱乐部;上海市对职业足球支持态度明确,上港集团和绿地集团都是由有关部门牵线控股两家俱乐部;广州市前不久刚宣布两家俱乐部各自承包两个体育场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其他省市对职业俱乐部的扶持、奖励政策也都明确、清晰。在这次调查中,无论是教练、队员、家长还是球迷,谈到最多的一点就是:深圳足球要翻身,必须由政府支持、大企业出手,这是彻底消除深足负面影响、解除历史枷锁、尽快走上正途的最有效办法。

新想法:深圳应该率先创建“城市的俱乐部”
   在深圳土生土长,在深圳拿到中超冠军,3年前转会离开,先后效力杭州与石家庄俱乐部的黄凤涛,认为深足最应该重视的是“本土”概念。“当年离开是心灰意冷地走的,我是在深圳长大的,这么多年来深足忽视了本土队员的力量。只有本土的队员越多,球队才会有真正的归属感,这是一种传承和底蕴。”除了队员,他认为深足也缺成熟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不停在变,方法和目标不断在调整,决定了队员也不断在变,无法形成真正有力的团队,耗损了战斗力。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有没有工作。俱乐部的运行需要有专业人士,无论谁当老板,俱乐部的管理团队和目标方法基本保持一致。”
   前深足总经理余怀英在离开深圳前提出了“城市俱乐部”的概念。“在欧洲,很多俱乐部实际上都是城市的俱乐部。市政府以很低的价钱将球场和基地租给俱乐部使用,谁来经营俱乐部就租给谁,不经营了就还给市政府。很多俱乐部老板换了,但是俱乐部的软硬件设施、扶持政策、队伍、标识都不会改变,这个俱乐部是真正属于城市的,属于球迷的。”
   曾在中超公司工作的深圳人人俱乐部总经理李虹也谈到了这个概念:“深圳有条件先走一步,把俱乐部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每一年由经营团队提出战略规划目标,通过适当的预算逐步实现投资人理想,使俱乐部进入健康良性的系统循环。”
   目前深圳的两家俱乐部都采取了中性冠名,这也为打造“城市俱乐部”创造了条件。深圳的确可以先行一步。

青少年:打开上学通道,不再浪费人才
   出强身健体功能、培养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足球最原始的积极作用,在深圳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家长愿意让孩子踢足球,甚至主动花钱让孩子踢球,决定了人才的普及面基础良好。深圳U17队主教练孙真、U13队主教练饶育超、队员段刘愚和柯源的家长都提到,希望继续发挥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良好合作,通过政策明确对踢球队员灵活安排考试时间、派教师到球队补课,同时扩大“共建人才培育基地”,在全市各区的重点学校铺开,彻底打开足球队员的上学通道,消除家长顾虑;促成深足与本地优秀大学合作,为深足留下苗子创造优先条件。
   但是,校园足球并不是足球基础的全部。近几年,市文体旅游局对市青少年代表队的投入逐年增加。孙真介绍,原U15代表队就得到了经费支持,可以多次到省外拉练,与国内的强队交手,是球队能在全国锦标赛和省运会夺冠的重要基础。目前在国内,能得到这种支持的青少年队伍并不多。
   市足管中心主任李少辉介绍,很快将成立市青少年精英培训中心,今后不再是“双年龄”设置建队,而是每个年龄段设队,从两支代表队增加到最少五队。原来是每队30多人,其余都放弃了;今后是所有精英都在训练中心训练,不再浪费人才。“以后不只是为了备战省运会,而是要真正培养人才,振兴足球。”

他山石:突出校外训练比赛激励机制
   南山外国语学校足球队主教练、中国校园足球指导员讲师邓展望刚刚被派往法国学习3个月归来。结合针对深圳足球,邓老师谈了法国人的做法:“在法国不叫校园足球,学校只负责体育课。孩子主要是下课后在校外的体育俱乐部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就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家长一开始要交费,踢得好了俱乐部签下来,就不用再付费了。每周三下午和周末,孩子们都到校外各个俱乐部训练,除了足球还有篮球、羽毛球、橄榄球等。每个镇都有上百个业余俱乐部。法国足协根据各俱乐部开展情况下发经费。"
   邓老师建议,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牵头成立“社会足球俱乐部联盟”,让参加不了校园足球联赛的孩子可以参加俱乐部联盟组织的正规比赛,这样的孩子其实为数不少。在法国,青少年比赛都是以联盟形式组织的,学校之间没有比赛。11岁以下年龄组的比赛是没有排名、没有成绩的,踢的都是大循环,而且比赛都在周末,不影响上课,家长在旁边很轻松地观赛,是真正纯粹的快乐足球。同时,对“足球传统学校”的评估不能只评估球队的成绩,而应该突出学校有多少学生参加足球活动,参与的学生多了,给区队、市队输送的人才一定会多。
   邓展望说,做到“家长放心、教练安心、学校舒心”,深圳的校园足球一定还有更大作为。



查看完整版本: [-- 深圳有条件创建“城市的俱乐部”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