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成果给了恒大鲁能,深足谈何发展?
深圳的职业足球很差,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却排在全国前列,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 有两组数字:2011年以来,深圳的男女子青少年代表队参加全国和全省足球比赛,共获得10个冠军和11个亚军;2012年至今,先后有23人次的深圳学生球员入选U14-U17各级别国家队……很显然,这10个冠军与23位“小国脚”,是深足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保持在国内第一流水平的保证。但是,这些孩子留在深圳的可能性基本为——0。深足新任董事长邓俊杰在俱乐部开的第一个会议上,就谈到了深圳青少年球员的问题,“我是家长,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留在深足!” 深圳青少年足球正处“盛世”,然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普及基础好,人才一茬一茬涌现;家长特别重视学习,踢球与上学的矛盾难解;师资力量薄弱,场地资源贫乏;人才流失严重,收入分配难协调……更重要的,是想留在深圳却因为深足现实窘况而进退两难。居安思危,是目前深圳青少年足球最应该自省的。 上学与踢球的矛盾,需要体教合作解决 孙真,现任深圳U17代表队主教练,1994年已经进入深足教练组,1996年开始带深圳各级少年队,至今近20年。去年1月,他带的深圳U15男足获得了全国锦标赛冠军。“深圳这个地方与国内其他城市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队伍要外出打一个十二三天的比赛,只能先去一半队员打第一阶段,另一半留在深圳继续上课;到了第二阶段对调过来,上课的去比赛,比赛的回来上课。别的队伍都说这是深圳首创的。没办法,就为了少耽误孩子们上课。每人缺课一周还勉强可以,缺两周怕跟不上了,家长也不会答应。如果只比赛不上学,队伍可能就组不起来了。” “体教结合”的方式助推了深圳校园足球到青少年精英足球的全面爆发。6年时间,校园足球联赛参赛队从48支飞跃到180支,注册球员从600人猛增到2850人。校园足球普及的功能得到最大体现,但是依然需要市属代表队作为“火车头”带动。市U13代表队主教练饶育超就说,队伍要集中训练非常难,周一至周五根本不可能,因为队员们放学后从四面八方赶回来,训练不用开始就可以结束了。所以只能靠周六周日练。一是训练量严重不足,二是几支队伍挤在市足协一片场地上,谁都施展不开。 怎么解决?一是学校打开大门,让更多优秀足球教练进校园,把日常训练做好;二是目前正在做的,通过“共建人才培育基地”的模式,把通过校园足球诞生的尖子集中在几所重点学校,这样家长乐意,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也可以得到保障。能否固定和扩大?需要政策的实际支持。孙真还说,希望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继续合力,给予一些帮助,请教师到队里给外出打比赛的孩子们补课,解决学习的问题。 基层足球教练大部分临聘,待遇较低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足球教练从数量到质量的缺乏,是目前深圳青少年足球的重要瓶颈。南山外国语足球队主教练、刚刚被派往法国学习归来的邓展望老师就坦言,在全市范围内,连续带队参加了6年校园足球联赛的教练中,竟有80%是临聘的。他们中很多是校园足球的中坚力量。随着足球的升温,很多教练流失到外地,或者在市内流动。教练的离开,很多学校搭建多年的校园足球体系又要推倒重来。邓展望建议,教育部门应出台政策留下他们,最好有量化的标准,比如连续带了多少年,参加了多少场比赛,获得了怎样的成绩,都可以作为转正的标准。而且,普通体育老师也应该接受足球基础课程的培训,大家合力把金字塔的底座做好。 孙真则说,在各种课外机构搞足球培训的教练,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上,但是代表深圳参加省运会队伍的教练员和很多在学校任教的基层教练员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别说买房了,有的甚至基本生活都不够。“现在一个职业球员动不动就几千万的身价,然而基层的教练、老师却收入微薄,这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 青少年球员转会费再分配意义重大 孙真的话谈到了深圳足球未来发展的源泉——基层分配问题。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去年1月,段刘愚100万元身价转会山东鲁能;去年底,5名深圳小队员转会广州恒大,引发了对于转会费再分配的争论。包括在整个人才培养流程中的管理部门、学校、培养教练、家长,都对再分配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深圳市足球管理中心主任李少辉表示,以前组队都是靠买人,这几年随着校园足球开展和精英足球培训的推动,深圳逐渐变成了人才输出重镇,于是很多新问题就涌现出来。他一再强调,深圳市足管中心由市文体旅游局主管,每年有专项审计、监督,所有转会费都在审计和监督之列。由于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尤其是有不少孩子小学和中学在不同行政区上学,有些甚至小学阶段都转过学,需要分配的主管部门、学校、教练比较多,问题在于如何找到一个既合理又公平公开的方式,最好以量化的方式对转会费进行再分配,真正能起到更有力推动深圳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作用。 目前《深圳市青少年球员输送奖励办法》已经进入征求意见的第二个阶段,根据收集到的意见。 为留住“深二代”,深足与市足协共建梯队 与深足董事长邓俊杰说的一样,深足不彻底改变,很难留住自家的这些好苗子。20多个在国内同年龄段孩子中比较拔尖的队员都留下,深足还需要花大价钱去外地买人?说一千道一万,在深圳成才的优秀青少年球员,最终还是应该成为深足的发展核动力。 无论是李少辉还是邓俊杰,都异口同声表示:“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们留下来。”已经与鲁能或恒大签约的段刘愚、柯源、赵志杰赵世卓父母们也都说:“只要深足能稳定下来,就算成绩暂时不理想,我们也愿意为深足踢球。”柯爸爸说,去年年初深足曾经找过他们,也曾经说要组建队伍,但是后来随着深足又一次陷入危机,此事不了了之,最终柯源和4位队友加盟了恒大。“一个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固定团队的俱乐部,家长怎么会相信?”柯爸爸还说,只要深圳的球队稳定、给人信心,就算踢乙级也行啊,在家里打比赛感觉是不同的,而且孩子们都是一块长大的,一个眼神就知道同伴想什么,这样的团队散了多可惜啊! 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接下来,教育部门将主抓普及,体育部门负责精英培训。深圳市足协将以市代表队为基础,组建青少年足球精英训练中心,中心会为不同年龄段的苗子组织精英培训营,也利用寒暑假将训练营中的精英送到足球发达国家培训,每个年龄段的受训球员数量将达到200人左右,整个中心超过1000名学员,其中的尖子球员组成市代表队。市文体旅游局已经选定光明新区建设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占地面积达7.7万平方米,准备建8片标准足球场,成为精英训练中心的主要训练基地。 深足已经与市足协达成了长远深度合作规划,1999~2001年龄段部分队员已纳入深足梯队;2002年龄段以后的队伍将由双方共建。纳入深足梯队的队员将获得训练津贴。考虑到深圳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的意愿,如果将来有队员选择上大学学习,深足会尊重其意愿。(黎晓斌) 明天,我们将听听容志行等前辈、专家们对振兴深圳足球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