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16-01-12 07:20 |
对留守儿童来说 父亲的陪伴微乎其微 “其实城里的孩子已经幸福很多,农村问题很严重。”孙绵绵说。 距离嵩县县城15公里、藏在深山里的纸房乡草庙村,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因为这里的一位老师韩延昭因长期关注留守儿童,被大家称为“留守阿舅”。 2011年,《河南商报》曾报道,这里一个10岁女孩在深山里独守一个家,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都在电话另一头。 如今,韩延昭说,这个小姑娘已经上中学了,现在住校,终于不用一个人住了,但是她的弟弟在姥姥家依然远离父母。 “留守家庭在农村太普遍了。”韩延昭说,就算村里有些孩子被父母接到身边,也大都是被托管到学校或幼儿园,父亲的陪伴微乎其微。 国家卫计委此次公布的报告中也指出,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其中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五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如果父亲角色缺失,孩子可能会“厌烦妈妈” 孙绵绵说,父亲陪伴集体缺失,直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健全。在她看来,父亲是孩子成长的路标,父教不仅关系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和体格成长,所以爸爸在育儿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失的。 她举例说,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小绅士、小公主,可是如今的社会该硬时必须强硬,必须更多地理解担当、责任,这些都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去年,河南商报记者做了一期策划,主要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专家说,就拿平时孩子来医院就诊来说吧,孩子大多由父母一起陪同来,一问情况,都是妈妈在回答,而父亲一句都答不上来。 “一个家庭父亲角色的缺失,也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出现的一个原因。”张岩滨说,这些孩子出现问题后,最明显的症状是讨厌见妈妈,“陪伴时间太长,总把长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当小孩,不断唠叨,孩子当然会逆反。” 孩子性格优柔寡断、独立性差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张中发也表示,对一些男孩来说,父亲是榜样,是勇敢、刚毅的化身,父亲角色缺失,会给孩子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中带来影响,变得优柔寡断,缺乏勇气等。而孙绵绵认为,父爱缺失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她说,为什么如今男老师、男幼师如此吃香,有的幼儿园甚至把男幼师当广告打,就是因为家庭里父亲的陪伴太少,大家把希望寄托于社会。 整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过多地接触女性,就会对性别认知有所偏差。为什么如今中性风越来越受孩子的追捧,而男孩出现“伪娘”倾向的概率越来越大,这背后都应该隐藏着父亲陪伴过少这个原因。 在张岩滨看来,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妈妈带来的身体关怀,还必须有父亲的参与。因为孩子长大了,爸爸带给孩子的胆量、胸怀、宽容等是妈妈替代不了的,妈妈们该退出时就退出,让出空间给爸爸,“孩子独立性差、自私、性格偏激、不够宽容等,都是爸爸管得太少的缘故。” 为什么这会成为普遍现象 父亲事业大都处于上升期 网友“夜深沉”:我也想天天陪在孩子身边,可是工作太忙,不挣钱咋养家。 网友“荷田田”:自古人类家庭分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这没什么奇怪的。 如今社会压力大,处于成长期孩子的父亲,事业也大都处于上升期,没时间是客观存在的。 张中发也提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与其社会角色要求有关,因为男性社会角色多,社会活动也多,相应地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无形中就少了。 传统观念让老爸习惯放手 而张中发在分析父亲角色缺失原因时,第一个谈到的就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他提到,自古以来,在传统观念里,“相夫教子”就应该是女性的事儿,无形中,使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习惯放手。 在张中发看来,这也跟孩子有关,因为在家庭里,一般家长多以“严父慈母”的姿态出现,当孩子有心事时都不太愿意向父亲表达,也降低了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参与度。 网友“睡醒即新生”认为,各种育儿书籍天天在讲一个好妈妈决定孩子的未来,那孩子就不需要爸爸了?这需要整个社会逐步改变观念。 爸爸该如何陪孩子? 答应孩子的要做到,有专属于陪孩子的时间 虽然报告称父亲对孩子陪伴不足,但孙绵绵说,她发现孩子一说起爸爸,很多都不是在抱怨爸爸忙、陪自己太少,而是说爸爸说话不算数,爸爸和他们玩时也光看手机。 根据孩子的选项,有18位爸爸陪他们玩时还老看手机,有10位爸爸和孩子的约定从来不执行,6位偶尔会执行。 还有的爸爸为了弥补缺失,就习惯于用物质奖励,但“没有陪伴的奖励,其实只是一种对孩子的搪塞”。 “建议爸爸们不管再忙,也应该定期找时间专门陪伴孩子,哪怕时间不长,但要彻底放下工作。”而和孩子的约定,一定要执行到位,否则就不要轻易许诺。
父母总是希望能够和孩子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心中喜爱的家长。但有时父母的行为却会招来孩子们的排斥。身为父母的你,知道什么样的家长是孩子普遍喜爱的吗? 有些爸爸妈妈总是能够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相反有些却遭来孩子的厌烦,那么孩子到底喜欢哪些类型的家长呢? 一、心地善良,性格温柔,对孩子充满爱。 父母应多亲近孩子,通过肌肤接触进行情感培育,温暖愉快,情感得到满足,建立相依情感,让孩子感到可亲可爱。 二、热爱学习,知识丰富,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这样的?是哪来的?为什么?等等。 父母应能正确、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会可以查阅书或询问别人给予解答,这样的妈妈会得到孩子的信赖和喜欢。 三、了解孩子,能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 孩子在成长中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父母了解孩子,与幼儿进行心灵沟通,能及时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四、教育讲究方法,从不打骂孩子。 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循循诱导,使幼儿明确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不要轻易训斥、谩骂、殴打。能尊重孩子,让家庭充满民主气氛,富于平等。 五、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父母自身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轻易承诺孩子的要求,但凡答应孩子的要求,及时兑现。 六、勤劳做家务,带动孩子一起劳动、游戏。 孩子非常希望能与爸爸妈妈一起活动,给孩子机会,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您的带动与以身作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