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患者,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6年,加重伴喘憋8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多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6年前因急性心梗行冠脉搭桥术,1年前因反复发作心绞痛行PCI术。此次因胸闷、胸痛症状较前加重就诊。患者入院时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伴大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改善心功能,同时争取尽快行冠脉介入诊疗。因患者喘憋严重,生命体征不平稳,遂床旁植入IABP导管。入院后第6小时,在IABP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后患者喘憋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常规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入院后第3天晚夜间常规冲洗IABP导管中心腔时发现压力波形异常、中心腔堵塞。遂于导管室行透视检查。
图示:充气相IABP球囊远心端金属标志位于气囊中远段,
金属标志远端仍可见充气的IABP球囊。
图示:送PTCA导丝(Runthrough NS)至IABP球囊远端,
透视下可见导丝不透光区迂曲、打圈。
透视下小心推送该PTCA导丝通过迂曲段,
通过IABP球囊中心腔到达升主动脉。
最后退出PTCA导丝,透视见IABP球囊远心端金属标志位于球囊末端,迂曲段消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IABP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Counterppulsation,IABP),是最早以氧供氧耗理论为基础的辅助循环方式。1968年首次应用于临床,IABP早期主要用于心脏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或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循环支持,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切开血管植入主动脉内球囊。20世纪80年代经皮穿刺技术的出现使IABP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危PCI患者的循环支持。
IABP工作原理可简单总结为:主动脉内气囊通过与心动周期同步的放气,达到辅助循环的作用。在舒张早期主动脉瓣关闭后瞬间立即充气球囊,大部分血流逆行向上升高主动脉根部压力,增加大脑及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小部分血流被挤向下肢和肾脏,轻度增加外周灌注。在等容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快速排空气囊,产生“空穴'效应,降低心脏后负荷、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室壁张力,减少心脏做功及心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10%-20%。
目前IABP是临床使用广泛的心脏辅助装置之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下肢缺血、动脉损伤、局部感染和出血、气囊破裂。球囊体内打折、迂曲较为常见,但本患者严重迂曲相对少见。对于此种并发症,术后护理十分关键,定期中心腔冲洗可明确中心腔是否堵塞,观察压力曲线可判断IABP球囊工作是否正常。本例患者使用常规PTCA导丝调整IABP球囊成功,不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更主要的是使IABP球囊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对于患者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避免过早、过急撤除IABP引起心功能恶化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