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198822 |
2015-03-15 09:14 |
近20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是前期多年刺激政策积累下来的;而今,把债务挪后了,若干年后,可能再面临一次“前期政策消化期”。 中国地方政府即将发行1万亿置换债,成了本周最大的财政新闻。细加品尝,发现中国地方财政的日子还真不那么好过。 根据审计署对全国债务的审计报告,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共负有三块债务,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7万亿元,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万亿元。而这次发行的1万亿置换债券,有三个前提,一是用于第一块即“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二是用于“偿还2015年到期的债务(1.86亿元)”;三是用于置换偿还银行贷款(在10.9万亿债务中,银行贷款占比达56.56%)。这就是说,2015年到期的1.8万多亿债务中,如果不发行1万亿置换债,有一半多很可能无法如期偿还。而2013年7月至12月、2014年到期的要比2015年到期的数额大,分别占到22.92%和21.89%,2015年到期的仅占比17.06%。 为什么在2013-2014年,地方债进入偿还高峰期,地方政府面临最大偿债压力时没有发债置换,而今债务相对少了反而要发债券呢?固然同今年起将执行新预算法,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公开有关,但也凸显今年地方财政日子更不好过。别的不说,土地财政就大幅萎缩,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1.7%;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30.2%,两个月仅699亿元。如果还是按两个月700亿的速度,全年不过4000-5000亿,往年达3-4万亿,2014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就有4.26亿元。而地方政府的支出却越来越大,今年全国两会最关心的养老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等,绝大部分都要依靠地方财力。看来,今年发行1万亿置换债券仅仅是个开头,接下来“置换债券”作为债券的一个新品种,还会继续同投资者见面。 当然,另一方面,发地方政府债置换银行贷款,也是银行的呼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6个季度上升,其中地方政府债务就是最大的隐患,银行股估值为什么只有5-6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就是“罪魁祸首”。也正因为此,万亿置换债刚刚落地,银行股就闻“债”起舞。 这次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1万亿置换债,实际上是借新还旧,借长还短,借低(息)还高(息),变贷款(间接融资)为债券(直接融资),说到底是通过提高社会和家庭的杠杆率,以降低政府的杠杆率。这样做固然有不少好处,诸如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和债务成本,压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等等。但从本质上说,是把短期债务置换成长期债务。现在我们所说的“三期叠加”,其中之一就是“前期政策的消化期”。是的,近20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是前期多年刺激政策积累下来的;而今,把债务挪后了,若干年后,我们是不是还会再面临一次“前期政策消化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