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5-02-26 10:12 |
新春佳节前后,香港又进入热闹的“艺术季”,各类艺术展览、演出扎堆,各大博物馆、音乐厅和剧场,给港岛民众带来一场场色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公元4世纪的小朋友也会像我们幼时一样,被幼儿车推去散步。”2月的一个下午,《敦煌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杨秀清研究员正在为观众讲解《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儿童生活》,这只是香港文化博物馆《敦煌——说不完的故事》展览的辅助节目之一。展览期间,辅助讲座多元活泼:有通过照片回顾20世纪40年代以来保护莫高窟的艺术家故事;有从敦煌壁画出发探讨北魏及唐代山水画演变的;有介绍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参加者多为普通香港市民,他们扶老携幼而来,屏气凝神聆听,讲座通常场场爆满。
吸引观众流连忘返的还有设计巧妙的主展厅。在一幅上世纪60年代香港新界农民耕田照片下方,悬挂一幅莫高窟第296窟北周时扶犁耕种的壁画,一古一今,一实一虚,让人顿觉沧海桑田,感慨万千。莫高窟146窟“洗心革面,皈依佛教”的故事是一僧人俯身双脚分置左右、在高足的盆子里洗头的场景,下面配一幅上世纪50年代儿童在香江边洗头的照片,一大一小相映成趣,让人印象深刻。
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黄秀兰说:“敦煌与香港虽相隔万里,但香港与古代的敦煌有极多相通之处。”为使香港观众在欣赏敦煌壁画时,不致产生疏离和倦怠,主办方特意请来知专设计学院和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的师生,通过3D技术将古老的石窟艺术一一再现在屏幕上。比如在全景漫游石窟环节,设置了游戏机上进、退、快、慢4个按钮,操控柄做成汽车刹车柄。观众面对大荧屏,只要拉动刹车柄,石窟远近快慢便可随你所愿。哪怕是当地不对外开放的莫高窟第三窟,你在3D影像里也如临其境,有机会与千手观音近距离对视。从九龙塘赶来的柯老伯兴致很高,一口气“漫游”了三个3D影像洞窟,老伴则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等着他。
在开启儿童动手能力的拓印敦煌壁画纹样平台,成年人居然也排起了长队。“莲花三兔藻井图”“宝池莲花图”“飞天图”“龙纹图”“凤纹图”……一经铺色拓就,便可随身带走,留为纪念,脑子里自然再也抹不去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龙、凤、莲花、飞天了。
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热展的《皇村瑰宝——俄罗斯宫廷文物展》,更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皇室服饰、瓷器、油画、亚历山大二世加冕典礼的精美马车和马具……伴随着香港管弦乐团现场演奏的俄罗斯古典音乐,流连于200多件皇室瑰宝之间,“没去过俄罗斯皇家宫殿,但感觉已踏足那里”——香港德信中学的学生留下这样的感言。“宝林赛马会老人之家”的阿公阿婆则围拢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赠给俄罗斯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雕漆龙纹大花瓶前,仔细观赏,赞叹不绝。
近期在香港艺术馆、香港太空馆和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的《身是客——归来》《翔空之梦》《视野——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2014》等现代艺术展,也观者如潮。尤值得一提的是《身是客——归来》展,三位香港艺术家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人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展览2012年远赴英国利物浦,2013年辗转台北,如今回归香港主场,均获好评。香港艺术馆总馆长谭美儿介绍:“展览作品旨在彰显香港此时此地的文化思考和特质。”展厅最醒目位置高悬的大屏幕,没有被艺术家独占,上面滚动播放的是无数观众手写的观展感言:在我们几乎无一幸免地慢慢变为世界公民的今天,主客关系也是城市与当代人之间的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