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15-01-29 09:11 |
置身于维多利亚湾畔,白天的风情、夜晚的璀璨,秀着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先进与时尚。一部古老的电车,也以它的生命历程,书写出香港的传奇。
维湾两岸一风景
叮叮,叮叮,吱……峡谷般的香港街道,随着这样并不悦耳的声音,一尊高大、方正的车体不时从行人面前穿过。不像体态丰满的双层巴士那样引人注目,没有密密麻麻的小轿车那样疾速驰骋,它总是老神在在、悠然前行。偶然,一辆敞篷式伙伴加入,车身五彩缤纷,车厢欢声笑语,一趟欣赏香港市貌之旅,一场生动的欢庆会,一对新人特别的婚礼……这个行走的空间都是好去处。这就是香港电车的角色和模样,维港岸边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香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这个古老的公共交通工具俗称叮叮车,因为它开动或发出警示时会发出“叮叮”的声音。叮叮车以电为动力,跟火车一样,依托铁轨才能行驶,由东到西几乎贯穿整个港岛市区。
叮叮车最初沿着维多利亚海湾行驶,经过几十年来的填海造地,港岛面积不断向外扩展,如今它的轨道已全部远离海边,成为港岛建筑群中的“活化石”。叮叮车是填海历史的最佳见证者,也是世界各城市中最古老的电车之一。
叮叮车的车身广告也是一大景观。港人的生活和时尚就折射其中。
百年高龄硕果存
公共交通采用电力驱动始于1881年的柏林。23年之后,也就是1904年7月30日,香港电车正式投入使用,共有26辆往返于港岛东西。110年后的今天,163辆电车来往于坚尼地城和筲箕湾之间,路轨全长30公里,拥有电车站123个,每日平均接载旅客约23万人次,是世界各城市中仍在服务乘客的最大双层电车车队。英国的黑池和埃及亚历山大港也保留着这样古老的电车,但规模和在市民生活中的作用都不如香港电车这样大、这样重要。
从1904年到2014年,香港叮叮车运行、服务了整整110年,成为香港公共交通体系中年纪最长的先辈和“车瑞”。实用而古老,罕见而独特,是历史,又是文物。电车因香港而硕果仅存,香港因电车而历史厚重。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就收藏着一辆旧式双层电车。
就在香港电车110周年之际,全球最大旅游网站TripAdvisor将“2014年度卓越奖”授予香港电车有限公司,表彰其卓越的服务精神和光荣的百年历程。
你快他靓我平民
百年沧桑,公共交通工具也后浪盖前浪。地下火车,空调大巴,中型客运和的士都更加快速、便捷、舒适和小巧。香港地狭人密,节奏快,效率高,简陋、缓慢、必须倚赖路轨才能行驶的电车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它没有遭到淘汰的秘密在哪里?
收费低廉,不赶时间的乘客乘坐十分惬意。电车不分路程远近,上车一次,成人收费港币2.3元,12岁以下的儿童1.2元,65岁以上的长者1.1元。车厢内前门司机位置设有收费钱箱,供乘客投币付费,不设找赎;或使用八达通(香港电子收费系统)刷卡付费。偶尔,谁要是忘了带八达通或没有零钱,司机会友善地予以免费。
乘坐方便,线路集中在居民集中地区。香港电车每辆可载客115人,车厢上、下层均设有横排或竖排座位,车厢前后两端有窄体环绕式楼梯,供乘客上下顶层使用;车内无空调设置;乘客通过车尾后门的旋转门栅上车,于车头前门下车,下车时缴付车费。
动力环保,消耗直流电和交流电。香港电车通过架空电缆和电车上的集电杆输电到车上,推动2个牵引马达行走,满载时总重可达20吨,设计时速可达每小时40公里以上,实际行驶每小时30公里左右。
用心经营图生存
电车票价低廉,没有任何形式的政府补贴,全靠经营维持生存,这又是香港电车的一大传奇。
香港电车有限公司一直为私营企业,2010年威立雅交通中国有限公司将其收购。
在地铁、巴士票价年年加价的香港,电车的收费最初为头等车厢港币1分,三等车厢港币5厘,在长达110年的时间里,收费仅仅增长200多倍。不算电车本身运行所消耗的电力和零件材料涨价,仅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以及通胀累积,都高达千余甚至上万倍。
这样的营收和支出,电车公司还是有盈余,尽管利润十分微薄。
——不断压缩成本和开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确保并尽可能增加广告收入,抵销庞大的开支。
——根据自己的营运经验,提炼出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更高效地进行人员编排和车辆调配。
革故鼎新葆青春
传统与现代灵感的碰撞,造就了香港电车百年不老的传奇。
叮叮车古老,乘客的需求不能古老。外型和动力传统,但美观、舒适和便捷不能守旧。110年的岁月,革新和服务是不变的法门。
上个世纪70年代时,车队首次引入收费钱箱;90年代初,电车全部采用自动化转轨系统,并进行多项改善工程。
从单层到双层、从木制车厢到铝合金车身,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淘汰,电车形成了如今最简约、高效的形态,维持路轨及车辆宽度不变,扩充内笼空间,为乘客提供更舒适、便利的乘车体验。
电车路轨的设计和铺排也最大限度提升道路使用效率,除了进出站口,其它路段路轨为电车和社会车辆共用,并配以“前车牵引、后车推行”等措施有效处理紧急故障,以减少车辆故障引起的交通堵塞。
多元格局是根本
110年的历程,叮叮车当然有过很多次的“生死关头”。
高楼林立,街道逼窄,空间狭小,节奏飞快。要天线,要铁轨,速度慢,噪音大,叮叮车是不是城市发展的障碍,是不是现代化的累赘,人言人殊,每次的生死决,市民意愿总是一锤定音。
最新的一次命运抉择在上世纪80年代,电车拆除案已经到了立法机关,但民意调查结果非常清晰,大多数市民反对拆除。民意压倒一切,电车再次得救,从此得以永生。
要发展,要节奏,要现代化,归根结底为市民需要。香港的叮叮车百岁传奇,市民需要、利益多元,正是其社会和制度基础。
迈入新世纪的叮叮车,自2009年开始交由法国威立雅运输管理。如果说香港像一出舞台剧,电车就是舞台深处的精美布景。捕捉它的身姿,记录它的灵动,就能品味香港的今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