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198822 |
2014-12-30 21:04 |
12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信证券登陆A股市场。不出所料,国信证券首日开盘随即遭到市场的爆炒。截至收盘,国信证券报收8.4元,全天的涨幅触及上市首日的上涨限制。与此同时,国信证券全天的换手率仅为0.05%,且其当天在涨停板上的封单高达11.65亿股。 事实上,国信证券的首日爆炒早已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不过,国信证券的上市时间碰巧遇上了券商股的疯狂行情,此举也为国信证券的上涨带来了更大的动力。 按照国信证券5.83元/股的发行价格,其对应的动态市盈率略高于20倍,若按照上市首日8.4元的收盘价计算,国信证券的动态市盈率仍然处于20余倍的水平。相比之下,经历前一轮的券商暴涨行情,券商板块的普遍动态市盈率已经提升到50多倍的水平。而在板块内,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等热门股的动态市盈率也远高于40倍。由此可见,对于仅有20余倍动态市盈率的国信证券来说,未来翻一番也未必是一件难事。 自今年6月底实行的IPO重启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已进行了多轮的新股发行。从多轮新股冻结的资金来看,整体上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在第一轮新股申购中,共冻结资金高达9222亿元。而在第二、三轮新股申购中,相应冻结的资金规模也维持在8000亿以上的水平。相比之下,最新一轮的新股冻结规模却明显提升。根据数据统计,在本轮新股发行中,累计冻结资金达到了3.1万亿,占比同期市场流通市值的1/1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多轮的新股发行中,新股爆炒现象持续不断。而新股上市首日随即遭遇爆炒的现象却成为了常态。究其原因,实际上即有内因主导,又有外因的影响。 从内因分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成为新股爆炒的主要源头。就以今年颁布的发行监管红线为例,其中严厉规定了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得高于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于是,在多轮的新股发行中,普遍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均在偏低的水平,更有甚者出现了10倍左右的发行市盈率。 不可否认,在上述规定落实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的现象。但是,与此同时,却暴露出又一致命性问题。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既然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允许触及红线,那么以游资为主导的资金就借助新股上市后的涨幅限制,实现新股的间接性恶炒。 显然,自6月底重启IPO以来,新股上市后基本呈现出上市首日就触及全天涨幅限制的格局,而在随后的交易日中,新股多以连续性的“一字”涨停板出现。然而,待新股接连涨停行情结束之后,股价的动态市盈率早已飞天。而所谓的发行监管红线也名存实亡。 此外,从外因分析,新股爆炒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资金的做多谨慎性。显然,对未来行情把握不准的资金,多热衷于申购新股,或者追高新股来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率。 不过,从近几个月的市场现象进行分析,一方面,指数呈现出持续飙升的走势,期间指数累计最大涨幅已超过50%。但是在另一方面,新股的爆炒现象依然持续上演,且新股申购的冻结资金规模却始终维持在高位的水平。 确实,在中国股市中,新股确实是一块大蛋糕,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在新股持续爆炒的背后,却提前严重透支新股未来的上涨空间。而待新股遭遇疯狂炒作之后,恐将为投资者带来的是一轮跌跌不休的无奈行情。 显然,面对新股的爆炒,市场更多的是无奈的观望。对此,有部分评论认为,就目前而言,解决新股爆炒的灵丹妙药就只有股票发行注册制了。那么,股票发行注册制真的能够解决长期存在的新股爆炒现象吗? 注册制,简而言之,就是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借助市场的力量,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生死。于是,随着注册制的全面铺开,新股的发行规模将会迅速增加,最终拟通过扩大股票供求量,来抑制新股爆炒的现象。 对此,笔者郭施亮认为,注册制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发行制度,但是它到底能否起到真正抑制新股炒作的作用,还得要边走边看。不过,新股爆炒已然成为A股市场的一种常态。至此,拟借助市场化的手段来打破这一乱象,或者还不够力度。显然,要治愈这一痼疾,最终还是要修正以往长期遭到扭曲的市场制度,提升市场的核心价值,让市场真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要从本质上转变市场根深蒂固的投机心态,将价值投资的理念灌输给市场。如此一来,才有望解决新股爆炒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