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残暴的亡国之君孙皓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残暴的亡国之君孙皓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smen 2014-11-05 14:18
酒量不大的人,可以以茶代酒,这就赚了大便宜了。看到别人醉醺醺乃至丑态百出的样子,以茶代酒的人在比较中感到庆幸。以茶代酒是有来历的,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孙皓。

   
三国吴王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参与者得饮酒七升,有位叫韦曜的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赐给他茶来代替酒。"以茶代酒"一事直到今天仍被人们广为应用,并称得上是一件大方之举、文雅之事,这无论是孙皓还是韦曜,都是始料未及的。


    
孙皓是东吴的第四代君主,也是最后一代。他的前任孙休不是没有儿子,但是当时大臣觉得主少国危,找个年龄大点的吧,于是孙皓入选了。




孙皓刚坐上皇帝宝座时,还是干了点好事的。比如赈济穷人啦,减少宫女的规模以及释放一些珍禽异兽啦,让不少大臣额手称庆。但是高兴了没多久救傻眼了。当初拥立他的大臣捶胸顿足,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肠子都悔青了。因为这个主儿的荒淫无耻和残暴变态简直匪夷所思。比如侍中韦昭是东吴著名的学者,孙皓命他将其父孙和写进专记帝王的“纪”中,韦昭觉得孙和没有当过皇帝,按规定只能名列“传”上,孙皓就生气了。孙皓日日设宴,规定每人饮酒应在7升以上,喝不下也得硬灌。韦昭酒量不大,只能饮2升,孙皓嫌他喝少了,又怪他不肯奉命为孙和作“纪”,就以不多饮酒之罪,将他杀于狱中。常侍王蕃也因不能足饮,已被灌得烂醉,孙皓还说他假醉,将他斩于殿上。

    
孙皓的妃子仗势欺人,常派恶奴上街劫夺商店的物品,谁敢要钱,就动手打谁,百姓恨之入骨。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员陈声,很得孙皓赏识,他自恃皇宠,将恶奴绳之以法。那爱妾得知,便在孙皓面前哭求惩办陈声,孙皓马上找了个借口,将陈声的头用烧得发烫的锅子锯了下来,杀人用如此残暴的手段,足见其心理的变态。


    
会稽郡时值荒年,太守车浚见民生疾苦,上表求赈,孙皓非但不准,还硬说车浚是为了讨好百姓,欲树私恩,便砍了他的脑袋。


    
孙皓还杀人杀出了花样,常常施用剥面皮和凿眼睛的酷刑,如果臣下不顺从他或不慎触犯了他,他就施用这种酷刑,他有时还学着古代暴君的办法,将人绑在车马上,看五马分尸的情形;或者干脆砍下人头当球踢,以为游戏。在臣民的惨叫声中他乐在其中,简直是魔鬼附体。


    
在这个仁兄的统治下,东吴犹如人间地狱。今夕何夕,见此恶人?后来他又闹着迁都武昌,大兴土木,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样的国君如果不亡国,天理何在呢?


   不过孙皓后来投降以后,还是很好玩的。他被押送至洛阳,司马炎高高在上,设座让孙皓坐下,说:“我为你设置了这个座位等了你很久了!"孙皓嘴硬,说我在建业的时候,也给你准备好了座位。想到孙皓在吴国干的”好人好事",司马炎问及剥皮挖眼睛的事,孙皓说那是为了惩治不忠诚的臣子。司马炎觉得这样的暴君人见人烦,简直是天津包子——狗不理。估计东吴怀念这位仁兄的,恐怕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如果我杀了他,原东吴的不少人会高兴的跳呢,简直是为民除害呢。好在这样的极品的坏蛋无法成为东吴人复国的旗帜,加上看在孙皓还是最终投降的份上,司马炎吧他封为“归命侯”(注意这个封号的讽刺意味),赏赐部分田产财务,但是待遇远不如刘禅。

   晋武帝司马炎有次对孙皓说:闻南人好做“尔汝歌”,卿为我一试。(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唱“尔汝歌”,你给我唱一曲试试。)孙皓应声作歌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祝汝万寿春。(意思原来咱们级别一样高是邻居,而现在我是您的臣子了,恭敬的献给您一杯酒,祝您万寿无疆吧)对这个友好的表示,司马炎很满意。

   投降后,孙皓还活了四年,太康四年,他终于一命呜呼了,43岁。一个暴君竟得以善终,令人很是遗憾。善恶之报没有在这个恶魔身上应验,可见历史老人也有渎职的时候。

至尊狼王 2014-11-05 21:48
这种祸害应该早点死的

westwood 2014-11-06 10:14
赶不上后来的波尔布特之流

梦里不是客 2014-11-06 18:36
在刘宋之前,除非必要,一般不会杀亡国之君的,汉献帝也是善终。

7842949 2020-04-19 23:25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esunsohu 2022-03-10 20:18
确实是个暴君。

aaaxxxeee 2022-10-20 14:47
孙坚、孙策、孙权三位太牛逼了。可惜继承者都不行。


查看完整版本: [-- 残暴的亡国之君孙皓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