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198822 |
2014-10-27 17:42 |
7月下旬以来,A股出现一波凌厉上涨,成交量也急速放大,不少个股股价短时间翻番。伴随着牛市来了的热议,不少营业部再次出现排队开户的现象。与此同时,各地楼市不断传来房价跳水的消息。走牛10年的楼市与走熊7年的股市,大有牛熊换位的架势,部分市场人士更是发出卖房买股的呼吁。那么,面对众议纷纭的楼市与股市,投资者该如何抉择?是到了卖房买股的时候了吗? 宏观预测派 “用余钱去买股票,而且要投资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李大霄总结道。他并不赞成“炒股”这个说法,因为在投资股市强调选股非常重要。 近年一再被提起的“卖房买股”的说法,在一轮行情袭来之际,再度盛行。据媒体报道,已有投资者将卖房买股付诸实际行动。这不禁令人回想起2006年那波牛市中,流传在投资者中的一个神话:“自行车进去,宝马车出来”。 的确,行情来的时候,股市看起来像梦工场,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想像空间。可惜,股市并不是造梦的机器,市场中除了美好的想象,还有可怕的套牢现实。而投资最怕的是用简单的口号代替复杂的逻辑。 作为股市中的“死多头”,李大霄从2012年初起就坚持“钻石底”以及A股市场将迎来一波真正的牛市的观点,但谈起当前盛行的“卖房买股”一说,李大霄则认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应该分而论之。 “卖房买股”三要诀 前一段时间,李大霄参加了一个房地产论坛,在发言中,他指出,买房不如买房产股。 在李大霄看来,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相反,股票市场却经历了7年的漫长下跌,此消彼长之下,两个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时差”。相比较而言,目前股市的吸引力确实大于房地市场,未来两个市场间的估值差将趋于缩小。然而,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认为,“卖房买股”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应放在现实中就事论事。 要不要“卖房买股”,首先得看卖掉的房子是否自住。李大霄不赞成投资者为了投资股市把自住房卖掉,或者用准备买首套房的钱去投资股票。因为无论投资的结果如果,失去自住房都将会在一段时间内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租房子和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心态不一样,生活质量也不一样。李大霄认为,如果卖掉仅有的住房去投资股市,投资者往往因心理压力太大,心态容易失去平衡。 要不要“卖房买股”,要看房价是否低估。对于手上拥有多套住房的房地产投资人,他认为卖房买股可以作为一个可选项,但具体操作要视房子所处的位置以及房价是否被低估而定。如果房子的地理位置是稀缺的,而且价格仍然被低估,这种情况把房子卖掉去买股票并不明智;相反,如果房子价格实际上已经反映了市场情况,甚至出现高估,那么卖房买股就是不错的选择。 要不要“卖房买股”,还要看投资能力。无论在哪个市场中,高卖低买都是铁律,卖房买股要买价值被低估的优质股票,避免没有业绩支持的垃圾股。如果把房子卖掉去买绩差股,则风险非常大。更糟糕的情况是,把手上低估的房子卖掉,去股市中买那些价值被高估的股票。 “用余钱去买股票,而且要投资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李大霄总结道。他并不赞成“炒股”这个说法,因为在投资股市强调选股非常重要。 现在入市不算太晚 从2012年初的“钻石底”到现在近3年时间,李大霄成为中国股市中最大的赢家之一。在他看来,随着指数远离“钻石底”,投资股市“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不过,从长远看来,现在入市“还不算太晚”。 李大霄一再强调,本轮牛市与2006年的牛市并不一样。他把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定义为“假牛市”,在那轮牛市中,由于资金推动,连那些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都获得了10倍的涨幅。在他看来,这样的上涨是泡沫式的,是虚幻的。与此不同,未来的牛市将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会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具备业绩支撑和良好成长性的股票不会断上涨,那些“低、小、差”(低价、小盘、绩差)的股票将被市场唾弃。 李大霄指出,之所以说“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是因为与“钻石底”相比,许多绩优股票都已经有可观的涨幅。以房地产龙头万科A为例,“钻石底”的时候价格只是6块多,现在的价格是9块多,涨幅已经很大了。不过即使经历了一波上涨,但A股目前并没有被高估,市场上仍然能找到一些被低估的绩优蓝筹股;另一方面,那些“低、小、差”的股票仍然在高位,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逐渐成形,这些现在被低估和被高估的股票都会实现价值回归。所以说,目前入市“晚了一点,但还不算太晚”。 一般认为,自7月底起来的这一波行情,与房地产资金转战股市不无关系。对此,李大霄认为,来自房地产的资金确实是推动力量之一。在经历了10年上涨后,好房子越来越难找,投资房子的收益率也很难维持高位,他认为,作为国内资金的两大蓄水池之一,房地产资金未来还会涌入股市,毕竟相对来说,好股票还是相对比较容易找到。 股市中有一句话:横着有多久,竖着就有多高。意思是说,股票横盘时间越多,将来的涨幅也就越大。李大霄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股票市场经历了7年的下跌,时间已经足够长。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李大霄不相信所谓的“崩盘论”。 他认为,未来中国经济“中速增长可期”,即增长速度可望保持在7%左右。与此对应,上市公司的业绩理论上可以保持每年10%左右的平均增幅,但实际上也许会更多一点,而且每年的增长会有所波动,不一定是匀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