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气概文鸯,常见一些读了点历史的半瓶子醋,动则菲薄《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自以为比罗贯中高明,在《三国演义》中胡乱肤浅点评,其实根本就是无知乱解(连一知半解都不如)。全不想,罗贯中身逢元末乱世之时,亲历群雄争霸、风云际会之中,其对政治、军事、人情的理解,绝非我们这些没有亲身阅历的人,所能望其项背的。胡乱菲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首先就是不懂道理,说难听点就是太没有自知之明。 《三国演义》的“实、虚”之辩 许多人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更有人说当不得“七实”,并由此鄙薄演义。先说演义中“七分史实”,只要你非常熟悉三国历史和演义,就会知道,它的史实比例绝对高于这个“七分”。演义中,凡是涉及事件者,几乎都是源于史料,甚至大量的人物对话、书信都是史料原文。既使改动最大的刘备夺取荆州的过程,虽然改了大框,但细节都是史料上有出处的。至于“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的细节,这个不属于事件,而属于故事,正因为有了这些故事,罗贯中的三国才能称之为小说而不是历史通俗读物。还有演义中史实比例的确定,不是以文字的字数为标准,而是以事件的史实性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为标准。如“三顾茅庐”,细节都是虚构,但这个事件却是史书上有的,自应归于“史实”。 《三国演义》主流观点的谬误 现在主流观点认为,演义(甚至说是作者罗贯中)尊刘贬曹、神话诸葛、冤枉周瑜等,可以说持这样见解的人对演义都是一知半解,就是这个“一知半解”也是高抬了他们。首先,现在书店卖的《三国演义》,也就是普通读者所读的《三国演义》,都是经清朝初年毛伦、毛宗冈父子修改后的版本。这俩个坐地穷儒,以他们的苍白阅历,根本就不可能理解国家、集团间的政治、军事谋略;以他们的低微身份,也不可能理解官场上的规则与世故;以他们的社交面,更不能理解英雄豪杰的感受与行为。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俩个坐地穷儒智商极低,却偏偏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根本就看不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思,自以为是地胡乱篡改,给原著的逻辑和艺术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现在许多人其实和毛伦父子是一个德性。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目的绝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把自己意淫成诸葛亮;恰恰相反,整部演义中,罗贯中是彻底否定诸葛亮的。许多人会说,你这是胡说八道嘛,演义中诸葛亮明明被罗贯中描写成了智慧的化身,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是,反过来说,如果罗贯中否定一个白痴,对后人又能有什么启示意义吗?无疑,揭示一个貌似聪明者的失败会更有警示意义。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些大家怎么就没看出来,纯粹是你哗众取宠的说法。关于对演义中诸葛亮的认识,这个问题太大,不是简单几句话所能说清楚的,我们暂且放下。下面阿鸯就演义中举几个最简单的情节,看大家是否能够理解或解释,如果这你都无法理解,你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你原先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理解和看法呢? 简单的情节你理解了吗? 一般来说,一部长篇作品的开头部分都比较简单易解,那我们就在演义头几回当中选几个问题。 关、张武艺盖世,为什么要主动和貌似没什么本事的刘备结拜,原本素不相识,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看中了刘备什么? 打黄巾时,卢植派刘备去助皇甫嵩和朱隽,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囚车中的卢植,三人遂商议欲回涿郡。碰巧路上救了董卓,结果董卓不容,三人从董卓那儿出来后却去投了朱隽,怎么又不回涿郡了? 刘备最后随朱隽打宛城时,朱隽的部署是:“(孙)坚攻打南门,玄德打北门,朱隽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可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孙坚破城后,黄巾贼将孙仲不走东门,却走北门,结果被刘备一箭射杀。这孙仲难倒是白痴,还是脑子进水了? 如果你能合理地解释这些问题,那么,一个刚出道就精明过人的枭雄就跃然纸上了。还有,大家要注意,演义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埋伏计、军令状、锦囊妙计这些东西它的第一次使用。整部演义中第一个使用埋伏计的就是刘备,刘备刚出来混时就会玩儿了。二十年后只会更精的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一切,你是不是应该重新思量一番。再给大家提供点线索,诸葛亮出山后一直表现的貌似很神奇,刘备似乎也很信任诸葛亮的人品和智慧,但每次有战斗时,从来没单独放诸葛亮出去,都是让他在身边指挥,奇怪不? 最后,请大家再看一段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文: 正值曹操请公赴宴,公辞二夫人来见操。操见公有泪容,乃问其故。公曰:“二嫂思兄日久痛哭,不由某心不悲也。”操笑而宽解之,频以酒劝。公酒后,自绰其髯而言曰:“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裹之,恐其断也。如接见宾客,则旋解之。”操取纱锦二疋作囊,赐关公包髯。 这是关羽在曹营时的一段情节。在通行本《三国演义》(也就是绝大多数人看的版本)中,毛伦父子仅改动了一个字,把“公酒后”改成“公醉”。说明毛伦父子根本就不懂这段情节的意思。 那么,你能看出这段情节在说什么吗?如果你根本就没觉得它有什么特别,那我可以告诉你,理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你连边都没沾上,因为它的隐意是《三国演义》中最简单的。 如果你还是莫名所以,我不妨给点提示:没有人会无聊地问别人有多少根头发和胡子。如果这个情节没有特别用意,惜墨如金的罗贯中是不会写的。 特别提醒一下,要解释这些情节,看通行本《三国演义》是不行的,要看嘉靖版《三国演义》。 相信智者没错的 阿鸯看过大量有关《三国演义》的点评,包括许多所谓著名的《三国演义》专家学者的出版物,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些问题,更不要说解释他们了,也许是阿鸯见闻不广,或有遗漏。毛伦父子把《三国演义》改得一塌糊涂,而文学界依然把毛伦父子奉为大师,可见像《三国演义》这样的书,文人们是理解不了的,他们跟毛伦父子都处于一个数量级的水平上。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骂街了:“我们都不懂,就TMD你聪明,别人全是笨蛋。”对不起,阿鸯可没这意思。但阿鸯比有些人还是聪明一点的,那就是,阿鸯知道在某些方面谁是智者,谁是蠢驴。在战争方面,老毛、朱德、粟裕都是智者,所以阿鸯更相信他们的看法。他们在读过三国后,对诸葛亮都是持否定观点的。尤其是老毛,直斥《隆中对》的谬误。你说,阿鸯是应该相信一个从没打过仗,到死也没有什么军事建树人的军事谋略呢?还是相信一个已经打了二十多年仗,并从弱到强、一统天下之君王的论断呢? 以周瑜为例谈演义对人物的刻画 罗贯中在演义中改动了一些历史事件和虚构了许多情节,许多人对此颇有异议。其实,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是罗贯中强化人物本质和传达罗贯中观点的地方,就越值得我们仔细分析和揣摩。比如,所谓的“三气周瑜”的情节,似乎周瑜很冤枉,阿鸯以为,不能说罗贯中对周瑜一点贬低都没有,但罗贯中对周瑜的描写基本上是符合历史的。 历史上,周瑜的主要功绩是:在孙策微末时,以兵相助,使孙策得以开基立业。 在平定江东的数年中,周瑜主要是征战之功,未有谋略之功。(所谓谋略之功。荀彧的奉天子以讨不臣;郭嘉的官渡之战前的东征徐州和令二袁自相吞并;贾诩对赤壁用兵的谏阻。这些都是对大局有深刻影响的建议。) 孙权继位时的拥护之功。 赤壁之战时的主战之功。 赢得赤壁之战的指挥之功。此功貌似很大,其实甚微,既使没有周瑜指挥,曹操也是必败的,曹操实际上是被自己打败的然而,从孙权继位到曹操南下荆州,八年时间,周瑜不能作为,坐待赤壁之战前的危局,暴露了周瑜缺乏远见和谋略。赤壁之战后,在夺取荆州时,战略部署错误,致使胜利果实全部落入刘备手中。十年后,吕蒙“白衣渡江”虽然夺回荆州,但却彻底错失了夺取益州的机会,并由此奠定了东吴最终灭亡的格局。在荆州问题上,彻底暴露了周瑜战略上的低能。人们对周瑜的高度赞扬,主要源自赤壁之战的辉煌,却不能深刻解析周瑜在其中的作用。还有对周瑜风流潇洒的艳羡。对政治家、军事家来说,是否风流潇洒,实在不足为论。就如国家领导人,能弹个琴,唱个歌,诌两句外语,并不能给他添什么光彩。君主或百姓选择他居庙堂之高,不是因为他风流潇洒,也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是要他为天下谋划。只有当他的谋划能惠及国家、福被苍生,才算不负庙堂之任。否则,他所炫耀的不过是一戏子之末技,蹩脚的表演只能蒙蒙没脑的白痴。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目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阿鸯认为,罗贯中是借古喻今,当然,这个“今”是罗贯中那个时代。三国时代,看似英雄辈出,其实他们都是失败者,因为他们谁都没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司马炎虽然统一了天下,但他显然不是英雄,而是对手太失败了,这是那个时代所有英雄的悲哀。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怀“图王之志”,际会于风云之中,然其所效力的一方霸主张士诚,终被明太祖朱元璋所灭。亲历己方集团败亡的罗贯中,必定会对导致事业倾覆的各色人物深恶痛绝。隐迹江湖的罗贯中,痛定思痛,一定会把他对失败的反思,融入甚至贯穿到他的整部著作之中。所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事业失败的警示录。(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