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4-09-20 21:30 |
社会上把欠钱不还的人称为"老赖",在三国中,刘备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赖.只是他欠的不是钱,而是土地,一个叫"荆州"的地方.
我国民间歇后语中就有"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一说.在三国里,有关刘备借荆州的具体过程描写得十分含糊,突兀.只是在小说第五十二回中突然出现这样一段描述.赤壁大战结束,在孔明一气周瑜后,鲁肃来到荆州,向孔明索要荆州.诸葛亮以"荆州乃刘表基业,其子刘琦尚在.刘备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予以拒绝.鲁肃不舍,非得要见过刘琦才行.孔明不得已令人扶出刘琦见肃.荆州的事情就蹊跷地发生在这里,刘琦走后,肃默然不语,良久方言曰:"公子若不在,便如何?"孔明曰:"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肃曰:"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孔明曰:"子敬之言是也."遂设宴相待.
这段对话反映了二个事实:一,孙刘二家已经明确承认他们都不是荆州原有的合法的主人.否则,诸葛亮不会拿出刘琦作为挡箭牌,而鲁肃一见刘琦还活着,马上不再对荆州主权表示质疑,只是转口讨要刘大公子死后荆州的归属权.二,从这里可以看出,荆州的最终归属权确实孙权的.在鲁肃步步紧逼的追问下,诸葛亮表态荆州在刘琦死后归孙权所有.如此看来,荆州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已的确不是刘备的产权.
许多人对此表示奇怪,诸葛亮有什么权利代刘备做主,把荆州给了孙权,难道他不知道荆州的重要性吗?孔明在<<隆中对>>中,给刘备的战略大计之一,就是占领荆州,以此为跳板,或北上讨曹操;或东下征孙吴.怎么忘了自己的话呢?其实这是作者为了宣扬三国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而故意忽略的一个关键细节.读者都对诸葛亮在赤壁大战前只身入吴,舌战群儒一事津津乐道.从来没有考虑诸葛亮的口舌之争真能说动孙权联刘抗曹吗?刘备真有本钱与孙权联合抗曹吗?答案是完全否定的.大家注意这么一个细节,刘备自当阳长坂坡后,其实力只剩下关羽率领的水军万人左右,另外再加上刘琦自己的部队一万人.一共不足三万,其中一半人马还是刘大公子的部队.赤壁大战前,刘备其实根本没有实力与孙权叫板,更不要说曹操了.所以,诸葛亮见孙权时,刘备早就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了.故鲁肃毫不客气的说道:"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并且对刘备"用诡计,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事实就是如此.而最后诸葛亮终于认可了借荆州这一事实,说明了荆州这一问题在当初孔明过江,和东吴已经就赤壁大战后,荆州的归属权达成了一致.诸葛亮肯定是作为刘备的全权特使,全程参与这一协议的.甚至有可能双方为此歃血为盟,写下了盟书.有白纸黑字为证,诸葛亮最后再也赖不掉了-----"子敬之言是也."否则,世上哪有人会承认已经被自己吃到肚子里的这块肉是别人的,要还的.当然,由于这事不大光彩,毕竟荆州这块土地是有主的,人家合法的继承人还在世,明目张胆私分别人的家产的这种行为还是让人不齿的,说不出去的,见不得阳光的.大家只能在私下进行交易.无论刘皇叔还是孙讨虏,这面子总还是要的.于是,当刘琦出现后,鲁肃立马不言语了.转而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在刘大公子去世后,荆州必须由东吴来继承的问题上了.不出所料,作为刘备的全权代表,诸葛亮认账了.综上所述,在"借荆州"这个问题上,刘备是毋庸置疑的债务人.
对于老赖们,世人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百年不赖,千年不还."而世上所有老赖们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借口,就是"我这几天手头不宽裕,请你暂时缓缓,等有了钱,第一个就还你."刘备也是如此.刘琦死后,鲁肃立即赶来讨要荆州.这次是刘备和诸葛亮双双出马了.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最后双方再度达成协议,刘备因无他处可去,暂借荆州安身.待夺了西川,把荆州还吴.刘备亲笔写下文书,签字画押.诸葛亮作为保人也在上面押了字.这是三国中明确记载刘备借荆州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而且是有文书作为保证的.与其说这是刘备打的借条,不如说是对以前有关协定的承诺和补充.如果不是在此之前双方就已经达成协议,已经稳占荆州的刘备,诸葛亮会在一面厉声叫嚷:我们就是不给,你们能怎样?有本事就开战.一面却乖乖的立下字据,承认是借的这一事实,只等合适机会就归还吗?铁的事实证明,荆州确实是刘备向孙权借的.
老赖们赖账的另一招就是推:"我是答应还钱的,但我老婆孩子不肯,有啥办法.钱都在他们手里,我也没法子.要不你先回去,等我慢慢的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就还你."刘备也是深谙此道的.他从有同宗之谊的刘璋手里夺取西川后,自领益州牧,得意洋洋的做起了巴蜀四十一州的主人.孙权得知后,立即派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前去索讨荆州.此时,刘备已换了一副面孔,板起脸来指责孙权乘他不在荆州,把自己的老婆,孙权的妹妹给拐走了.还声称要大起川兵,杀下江南,报仇雪恨."却还想来索要荆州乎!"当然,在诸葛亮紧密配合下,这君臣二人的双簧戏达到了高潮.刘皇叔最后勉强答应先还荆州三个郡,让诸葛瑾好回去交差.玄德当着诸葛兄弟的面,写下了交割土地的书信,让诸葛瑾拿着去荆州找关羽办理手续.不过他还拖了一句意味深长的尾巴:"子瑜到彼,须用善言求吾弟.吾弟性如烈火,吾尚惧之.切宜仔细."果不其然,诸葛瑾兴冲冲的来到荆州,拿出刘备的书信,要求关公办理三郡交割手续.被关云长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一口拒绝.骄横的关公不但赶走了诸葛瑾,还把孙权派到那些地方去接收的官员也赶了回去.对部下关小弟公然的违抗自己命令,刘皇叔是双手一摊,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我早就有言在先,怪不得我哟!"可惜,孙权不是刘璋,他可不愿当傻瓜.这世上哪有小弟敢不听大哥话的,下级敢不服从上级命令的事?!你管教不了,我替你管教.孙权派遣吕蒙夺了荆州,杀了关羽.当素以仁厚在三国中闻名的刘玄德得知此消息后,是暴跳如雷,立即做出决定,倾全蜀之兵攻打东吴.他已全然不顾荆州是他借孙权的这一事实.此举说明,自从借了荆州后,刘备压根就没有打算还过.兵法有云"忿兵必败",刘备在彝陵遭遇了他人生路上的"滑铁卢",惨败而归,命殒白帝城.从而也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老赖皇帝短暂的历史.
吕布在临死前怒骂刘备曰:"是大耳最无信也."确实,刘备真的很赖皮!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