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4-08-16 16:19 |
电视连续剧<<潜伏>>一经播出,立刻在国内引起了一片轰动.几位主演也因此名声大噪,并迅速走红大江南北.潜伏也叫卧底,泛指隐藏或埋伏在敌人内部,为己方做事的人员.这种人身份特殊,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暴露自己,隐忍不发,等待时机.个人的耐心和耐力都是一流的.在三国里也有这样的人物,他们的人生和潜伏也差不多,不同的是他们的潜伏是为了寻找到适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以便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换句话说,是为了日后的一鸣惊人而已.如刘备,司马懿.
刘备,字玄德.自称为皇室之后,汉中山靖王刘胜苗裔,东汉献帝的叔叔.要论起三国里的潜伏者,他应该排在第一位.这位刘皇叔的潜力也确实不凡.别人通常只在一个地方潜伏,他竟能在许多地方和许多枭雄手下潜伏而安然无恙,甚至还被奉若上宾,可见其潜伏本领的确不一般.刘玄德先后潜伏过的对手有:陶谦,曹操,吕布,袁绍,刘表,孙权,刘璋.最差的也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最高级的就是帝王了.刘备刚开始呆在他们手下做事时,要么老老实实,可怜兮兮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博得他人冠以"忠厚长者"的美誉,如在陶谦,袁绍,刘表处;要么以闭门不出,显示出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小心翼翼的过日子,如在曹操处.但在他内心深处,无不流露出对权力顶峰的渴望.具体表现在,稍一得意,立即就翘尾巴了,翻脸无情了."青梅煮酒"后,刘备虽借天雷暂时打消了曹操对自己的怀疑,但他内心里仍是惊恐不已.后成功说服曹操,派他领兵出征.醒悟后的曹孟德令许褚把刘备追回来,但此时的刘玄德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唯唯诺诺,俯首贴耳了,反而义正词严的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名义予以断然拒绝,并令关,张二人手持兵器,全副武装,恶狠狠的站在两旁,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厮杀的模样,使得素有曹军第一悍将之称的许褚也知难而退.不仅如此,兵权到手的刘备对曹操的报答,就是派关羽袭占徐州,杀了曹操任命的守将车胄,自己当起了徐州刺史.被激怒的曹操亲自带兵打跑了刘大耳,逼降了关羽,赶走了张飞.弄得我们的刘皇叔不得不北投袁绍,干起了老本行,继续低声下气的在袁本初手下找一个糊口饭吃的干活.当然,本初一垮,他也溜之大吉也.跑到有同宗之谊的刘景升处,也是低眉顺眼,小心谨慎,唯恐出了什么差池.刘表对他也是深怀戒惧,把他打发到新野安家,其实是做了刘表的挡箭牌.刘备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表面上服从,毫无怨言.刘表一死,曹操未到.他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没有得到任何命令的情况下撤退了,溜了.小主刘琮哪里还放在他的眼睛里.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备并不是一个自甘恬淡的人.一有机会,他的狐狸尾巴就要翘起来了.为报关羽被东吴袭杀,荆州被夺之仇,他倾全蜀之力伐吴,全然不顾荆州是自己当初向孙权借的这一事实.行军途中,屡屡发出"朕用兵老矣""朕亦颇知兵法"等狂言,非是负气,因为,此时的刘大耳已不是以前的刘大耳了,现在是刘皇帝了.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潜伏了这么久,也该是扬眉吐气之时了.只是这口气刚吐出,这皇帝的瘾还没过足,彝陵惨败,给了刘潜龙一记响亮而又沉重的大耳光.最后,羞愤加上悔恨,刘备,这个三国最大的潜伏者在白帝城撒手归西,时年六十三岁.从他二十八岁与关张在桃园结义,开始吃起政治饭以来,无时无地不在潜伏,直到入蜀,于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做起了汉中王,才终于结束了以看他人脸色,仰他人鼻息的屈辱生活.从他正式独立自主之日算起,潜伏了大约三十年之久,堪称三国中潜伏时间最长,潜伏地点最多,潜伏时遇到的对手最多最强的潜伏者.
三国中另一位潜伏大师司马懿,其成功潜伏下来的最大特点,就是耐心特别好.在曹操手下屡出奇谋,但因阿瞒对其颇有戒心,始终不曾重用.在曹丕,曹睿父子二人手里,虽为其二人所重用,但安分守己,尚不敢有非份之举.魏明帝去世后,幼主曹芳上台,官二代曹爽秉政,将他明升暗降,夺了他的兵权,给了他一个太傅的挂名空衔养老,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司马仲达也表现出了一副听天由命的姿态,甚至不惜自毁形象,扮活死人来蒙蔽曹爽,可谓是处心积虑到了极点.最后,他成功了.纨绔子弟出身,毫无任何政治军事经验的曹爽被司马懿灭了族.临死之前这位被老太傅那指洛水为誓的虚言迷得晕头转向的官二代,还在做着"但得为富家翁"的美梦.司马懿,历经四朝的潜伏经历,堪称是三国历史上在一个单位里潜伏时间最长的潜伏者.
据说托洛茨基曾给过蒋介石四字箴言:"忍耐,活动",真假不知.但从三国这本书来看,无论是刘备,还是司马懿,早就已是潜伏这方面的专家了.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