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心理战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心理战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4-08-09 14:29
      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是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19世纪90年代,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可谓是对这方面研究最成功的学者,他也是现在全世界普遍公认的近现代心理学的先驱者.心理学的诞生,促使了战争史上一个全新的战术,心理战术也从此孕育而生了,简称心理战.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通过研究分析敌方统帅或对手的心理,来调整己方的战略,战术部署,从而达到出其不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就有许多和心理战有关的故事和人物.


       最著名的心理战----空城计.魏军统帅司马懿在街亭大败蜀军后,乘胜追击,亲率十五大军,直抵蜀军大本营西城.而此时蜀军统帅诸葛亮身边只有5千人,除了一班文官,无一大将.蜀营中人人惊惧,独诸葛亮临危不惧,命四门大开,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严禁喧哗,违者立斩.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见之大惊,疑有伏兵,领军而退.事后众官询问其故,诸葛亮笑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事实证明,司马懿当时的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这一故事也成了三国心理战中的代表作.


      三国里另一大著名的心理战是七擒孟获.为了彻底降服南方叛军首脑孟获,诸葛亮通过七擒七纵的方式,使得孟获心服口服,从此不敢再生谋反之心.为蜀汉大后方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役诸葛亮把孙子兵法中的"攻心为上"这一战略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几番的捉放,把孟获高傲的心理防线击了个粉碎,最后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低下了头.堪称三国心理战中的又一大杰作.


      诸葛亮第三大心理战杰作,就是家喻户晓的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时,孔明巧妙的利用大雾弥漫,曹军不知己方虚实,不敢贸然出击的心理.把数十艘遍插草人的船只开到曹水军寨前,然后狂擂战鼓,引得曹军万箭齐发,箭镞遍布船身.不但轻松的获得了免费的十万枝利箭,还挫败了周瑜企图借机谋害他的阴谋.


      不过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也是一个玩心理战的高手,在与蜀军屡次交锋均未能取胜的情况下,他采取了闭门不战,以逸待劳的战术,大打消耗战.诸葛亮为激他出战,特派人送妇女用的巾帼与他,以示羞辱.懿竟受之不战,反关切的对蜀使曰:"孔明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亮亦感叹曰:"彼深知我也.".魏诸将皆忿,争请出战.懿不得已上表给魏明帝请战.诸葛亮闻之曰:"此乃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彼本无战心.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此乃司马懿因将士愤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众人."可谓一语道破.


        三国里另一大玩心理战的高手是曹操,典型的玩阴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望梅止渴".要说玩阴的,曹孟德可谓是行家里手.一次,军中缺粮,管理后勤的小吏王垕向曹操汇报此事,操令暂时以小斛救急.埜恐军士们来闹,操拍着胸脯说"放心好了,我自有办法."果然士兵们在领到小斛的军粮后,群情激愤,几乎酿成兵变.而曹操的妙计就是,借王垕的脑袋一用.咔嚓后持之以视众军:"已经查清楚了,都是这小子在捣鬼,克扣你们的口粮.现在我已把他正法了,大家稍安勿躁,粮食马上就会送到."众军始安.以上二个例子充分说明,曹操如何应对大众的心理活动方面,还是非常熟悉的.又有一次,操领军至定陶,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突然率军来袭.将至大营,却又折回.操谓诸将曰:"布疑营外林中有伏兵耳.明日必来烧林.吾偏去伏兵.可尽伏精兵于寨西一带长堤,布可擒矣."果大胜,布逃往徐州,投奔刘备.温侯的那点小心思被老奸巨猾的曹阿瞒一猜就中.


      曹操最阴毒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在三国第69回中的一幕.许昌发生了一场最大规模推翻曹操的武装x动,后被忠于曹操的部队平定.操心腹大将夏侯惇把朝中百官押解到邺郡.操于教场立红旗于左,白棋于右,下令曰:"有出门救火者立于红旗之下;闭门不出者立于白旗之下."众官自思救火者必无罪,于是多奔于红旗之下.三停内只有一停立于白旗之下.操教尽拿立于红旗下者.众官俱言无罪.操笑曰:"汝等非救火,实助贼耳!"众官皆哑口无言.尽牵至漳河边斩之,死者三百余员.阿瞒不愧是阿瞒,什么也瞒不过他.在此曹操把心理战的技巧拿捏得恰到好处,利用众人对事物普遍的普通的认知,轻而易举的诱出并铲除了那些反叛者的同党.说曹操是心理战的专家一点也过分.


       三国中另一个谙熟心理战的人是贾诩.张绣和刘表连和抵抗曹操.两军相持之际,操接到袁绍欲犯许都的消息,撤兵而去.张刘二人大喜,想要乘胜追击.诩力劝不可,言:"追之必败."二人不信,领军前去.遇伏大败而回.诩却曰:"此番可追了,必胜."表不信,不肯前往.绣独整军再追,大胜.表不解,问其故.诩曰:"曹操用兵狡诈,惯断人后路,岂有自家后路不防之理.故前次吾言追必败.既破我追军,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必胜."表,绣皆服其高见.其后,袁绍与曹操相争不下,都派人来招安张绣.诩叱退袁使,请绣归降曹操.绣因其杀过曹操的儿子情妇爱将,恐不相容.诩分析道:"袁绍势力太大了,像我们这种地方小军阀到了他那,只能是当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小角色,必不见重.而曹操势力小,我们投奔他,等于壮大了他的力量,他肯定高兴都来不及呢.在目前的形势下,曹操为了巩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来对抗袁绍,就必须抛掉个人恩怨,来收买人心.你此时去投降他正是时候.曹操不仅不会报复,反而还会给一个不错的位置来安抚你呢."绣大喜,即同贾诩等赴许都投降.绣见操,拜于阶下.操忙扶起,执其手曰:"有小过失,勿记于心."遂封绣为扬武将军,诩为执金吾使.贾诩对于曹操的心理可谓是烂熟于心了.


      兵法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说.从三国里的这些心理战中,我们可以看出,掌握了对手的心理,不仅是取胜的一大关键,更是为自己捞取好处的一个法宝.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yyfyyf 2014-08-09 14:33
说得这么悬乎,书里可是名说这个的,叫“诈术”。


假正经也 2014-08-09 15:00
yyfyyf:说得这么悬乎,书里可是名说这个的,叫“诈术”。
 (2014-08-09 14:33) 

也叫疑兵之计.

db460728710 2014-08-10 11:12
“空城计”也没那么悬乎,哪只是马谡失街亭兵败,诸葛亮无奈之举,要能跑得掉,估计跑得比兔子还快,所谓的“空城计”只是作者可以渲染罢了。

zxoo 2014-08-10 12:37
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孙子兵法》或者叫做《三十六计》,记得《孙子》中就一篇《心战》,不知我有不有记错。

假正经也 2014-08-10 13:16
      不过追与逃之间分寸不是那么好掌握的哟.三国结束后,中国度过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立即就迎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五胡十六国.一次,前燕与东晋发生了战争,晋军因粮草不济而撤退.燕军将领向主帅慕容垂请求追击.垂曰:"要追也得等五天之后才行."众将大惑不解:"五天后晋军早就逃得远远的,哪还追得上!要追就现在追."慕容垂厉声道:"听命令,否则就斩!"众将悻悻而退.
      五天后,垂下令,轻骑追击,一路上马不停蹄,宁可累死马,也要追上晋军.诸将虽不服,但不敢不听军令.所有的燕军骑兵快马加鞭,追了三天三夜,终于在棘门追上晋军.晋军发现追兵后全军大乱,不复成列.虽然晋军主帅桓温下令:"大家不要乱,违者立斩."但此时已经没有人来听他的了,大家争相逃命,整支部队乱成了一锅粥.在前燕骑兵肆意的追杀下,晋军全线崩溃,被杀者无数,大败而逃.燕军缴获的辎重堆积如山.
       战役结束后,前燕将领们是又惊又喜,向主将慕容垂讨教原因.垂曰:"晋军统帅是桓温,颇称能军.他如果要走,一定会留下伏兵来掩护主力安全撤退.所以我们当时去追的话肯定会失败的.五天后,撤退的人走得远了,自认为已离开了危险地带,一定是缓缓而行.埋伏的人见我们好几天都没来,一定认为我们不会来了.又急于追赶大部队,更不会防备我们了.此时我们追击,必出其意外,惊慌失措之下,除了逃跑,没有其他路可走.就算桓温想抵抗,此时的军队早已不受他的控制了.这就是我命令你们只能在五天后追击敌人的原因."诸将皆叹服.
      所以,正确的掌握敌方的心理变化,对战争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

假正经也 2022-08-05 17:02
zxoo: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孙子兵法》或者叫做《三十六计》,记得《孙子》中就一篇《心战》,不知我有不有记错。 (2014-08-10 12:37) 

在我4看过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里都没有《心战》这一篇。可能是版本的问题吧。


查看完整版本: [-- 心理战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