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4-08-08 14:58 |
三国里不乏少年英才,如周瑜,陆逊,曹植,马超,赵云等,可谓人才济济.但老将就非常之少了,真乃凤毛麟角也,有名有姓的唯黄忠,严颜二人而已.其中尤以黄忠最为突出.
黄忠在三国里面出现的比较晚,在赤壁之战后才露面,死在彝陵大战之时.本为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将,出场时已六十开外了,此时已有老将之名.后降刘备,屡立战功.备自立为汉中王后,黄忠被封为后将军,赐关内侯,死后谥曰刚.居蜀汉五虎上将之末.关羽为此不服,曾扬言:"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颇为蔑视.不过要我说关云长未免有些太高看自己,低估他人了.那黄忠得此大位,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小说中对关公的武勇是备加有赞,什么"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等,把关某人吹得是神乎其神,简直是人间的战神一般.可细看这些死在关公手下的败军之将,老实说多数都是无名小卒.哪一个也及不上黄忠斩杀的人物有分量.那黄汉升斩得才是名不虚传,有名有实的大将----夏侯渊.那可是曹操的心腹爱将,真正意义上的股肱之臣.曹操在击败马超后,把保卫陕地这一任务只交给了夏侯渊一人.可见其是多么的信任他.后夏侯渊不负所望,亲自领兵,彻底打垮了马超的反扑,逼得马儿逃往汉中,投靠张鲁,从此西凉之地再也没有发生过叛乱.可见夏侯渊的才干.故曹操平定汉中后,又把防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了夏侯渊,,这也是能者多劳的意思.三国中,曹操更是以手书"欲观卿之才"来表达对夏侯渊的欣赏和重视.而所谓的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从没有得到主子如此高的待遇和重用.那被关公擒斩的曹操大将于禁,庞德更没有夏侯渊的地位和作用.在得知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气急败坏的曹丞相亲自带兵赶来,欲夺回汉中,与夏侯渊报仇.刘备听闻之后,是哈哈大笑:"老贼虽来,无复为也!"确实,胜负已定.最后曹操不得不灰溜溜的撤军,无奈的吞下了这一苦果.而刘备得到汉中后,其地位已固,三国鼎立之势正式形成,也就半推半就的先当起了汉中王,作为以后当皇帝的跳板.值得注意的是,他称王之后,立即封关张,马,黄四人为前后左右四将军,这可是四个地位非常高的职务,有职有权,非常重要的四个位置.其级别只在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这些一品大员之后,而黄汉升,一个投降过来的老将,能得到与关公,张飞平级的待遇,不能不说和他立下的赫赫战功有关.而这巨大的功劳,不仅远非关张这些跟随刘备多年的老臣望尘莫及的,更不是那所谓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连斩曹军50上将的赵云所能比拟的,这也是老黄忠能得此殊荣最重要的原因.实在是能斩杀敌方大将,安定国家形势的人,只有他一人而已.
黄忠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不服老.他从一出现,直到结束,就处处显示出其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特性.在长沙,就发出过:"凭吾一口刀,一支箭,一千个来,一千个死"的狂言,与关云长力战,亦毫无惧色;随刘备入蜀作战时,与魏延争胜;就是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也是为诸葛亮所激,主动请缨,才立下大功.后来有些得意忘形,偷袭曹操大营,中了埋伏,亏得赵云来救,才逃过一劫.最后在彝陵与吴军作战,死于吴将马忠的暗箭之下,也是由于不服刘备以其老迈不用,欲以证明自己尚未老也所致.可见也是一个火爆脾气,至死未改.
后世的人们以"老黄忠"来比喻那些不服老的老年人,而黄忠也俨然成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的确,在三国里,黄忠的表现证明了他真的没有老过.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