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茶馆往事 --]

武当休闲山庄 -> 原创文学 -> 茶馆往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ludiyinfeng 2011-11-10 11:56
五六十年代的家乡还是个闭塞的江南小镇,没有一条像样的旱路,有的只是四通八达的河道,船是当时沟通外界联系的唯一交通运输工具。因为小镇的相对闭塞,人们依然恪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保留着一分淳朴的民风民俗。那是个很少有外来人口流动的年代,有的只是镇镇之间的工作人员调动,因此这里原住民的生活劳作很有规律,每天天还没亮,东市的茶馆店是第一个打破小镇静谧之夜的地方,老虎灶膛的熊熊火焰和汤锅的沸腾开水,迎来了镇郊四面八方赶来喝早茶的农民。

据老人说,以前镇上有十八家个体茶肆,后来合并成一家集体性质的茶馆。由于特殊年代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茶馆就成为消遣聊天的最好去处。农村的中老年又有早起早睡的习惯,睡不着到茶馆来一壶早茶,可以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很是悠然自得。顺便还可以带些自留地上的四时瓜果蔬菜,变卖后换点活络的钱。因为日积月累,不知什么时候东市就形成了农贸市场。等到环卫工人一声“倒马桶”的吆喝,小镇居民就像听到定时闹钟,很自觉地从床上爬起,不约而同地拎着菜篮子汇集到茶馆小街。

那时的商店大多没有店招,叫的就是行业的名称,比如肉店、布店、饭店、剃头店等。茶馆也没有字号,好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碰到问路也不会混淆。茶馆外观并不起眼,就是一家普通老宅,分上摊下摊两个场所,上摊是正儿八经的店面,把一溜排门板卸下是营业,关上是打烊;下摊是颇具特色的过街廊檐,只有柱子没有山墙,一条石板街穿心而过,农副产品随便放在街道两侧,任由“街上人”挑挑拣拣。这里,恶劣天气躲得了风雨,严寒酷暑避得了冷热,不失为一块喝茶卖菜两不误的风水宝地。

京剧《沙家浜》里有个“春来茶馆”,原址在常熟,现在已经打造成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去过那里的人可以看到恢复了的茶馆旧貌,里面的一应茶具家什在家乡的茶馆店也能看到。店堂内摆着四方桌,茶客就围坐在桌子边的长板凳上,你可以单独来一壶,也可以几人合一壶茶,只要高兴,七分钱一壶茶从坐下去只管喝到打烊,开水是老虎灶现烧的,保证取之不尽。桌上没有热水容器,靠服务员提着长嘴铜吊子来回冲茶,旧称跑堂。所有茶壶可是清一色的紫砂壶,走过路过也可以闻到茶香扑鼻。

八十年代初,“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私营个体经济呈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更是以风卷残云之势,让曾经在经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国营集体企业纷纷关门歇业。小镇的茶馆也不例外,先是农贸市场的集中整治改造,农民再也不能在茶馆小街自由交易农副产品了。后是个体茶肆的一拥而上,灵活的经营特色极具人气,对墨守陈规的集体茶馆形成强烈的冲击,经营从此逐渐萎靡,最后不得不解体转制,员工下岗分流自谋生路,一个旧体制下的茶馆就此悄然消亡,连记忆也日渐模糊。


本文由武当休闲山庄和原作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uey7788 2011-11-10 13:06
过去的日子  悠闲
现在的日子  浮躁

wuguang1957 2011-11-10 22:51
引用第1楼huey7788于2011-11-10 13:06发表的 :
过去的日子  悠闲
现在的日子  浮躁


过去的日子悠闲,是因为胸无大志;

现在的日子浮躁,是因为人心不足。

wzxhwnr 2011-11-21 08:22
那么究竟是悠闲好还是浮躁好?谁也说不清啊。

23ye 2011-11-24 23:48
没个时代都有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把握

假正经也 2014-08-01 18:56
现在的不叫茶馆了,都叫xx茶坊了.价格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查看完整版本: [-- 茶馆往事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