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31500 |
2011-05-17 20:53 |
刘禅一直以来都被说成“扶不起的阿斗”,就因为蜀国在他手里丧送,并且在晋国说出;此间乐,不思蜀。而被后人说成全无心肝,没心没肺。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评价刘禅时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刘禅“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冲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语。 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一是夏侯霸投降时说的那一番拉拢的话,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咱们是一家子。”一下子就安了夏侯霸当时那颗忐忑不安的心,就算刘备在世时拉拢人也不过时如此吧。另一个就是在诸葛亮死后,他安排军政分开,管军队的兼管政治,管政治的兼管军队,不再是一个人军政一把抓,不再让一家独大,避免了曹魏集团司马一族状况的出现,也算是守住了刘备的那份家业,至于说蜀国灭亡,不能归罪于他一人,有综合实力的不如,还有一部分运气不及邓艾的原因,邓艾此人乃是三国后期第一的人物,败在他手里也不算什么。当年军阀混战之时,刘备还屡战屡败呢,只不过刘禅倒霉,一战定胜负,没有办法东山再起。 还有一个原因是老罗害人啊。一部《三国演义》,真真假假,深的兵法虚实结合的个中三味。假作真时真亦假,让大部分不读正史的人认为那就是历史,让我们总是不自学地用变色眼光看待历史,从心底里对蜀汉有一种倾向,总觉得的蜀汉赢是应该,输了就是无能。我不知道为什么老罗把刘禅塑造成一个昏君,还是极品的那种。 三国里,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然而41年里,刘禅能使蜀国政权稳定,相当不容易啊。 在“成者王侯,败者贼”的主导文化氛围里,人们认为有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就像项羽一样。刘禅投降后在洛阳的一段表演。为他博得了“全无心肝”的臭名,从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戴在了他的头上。甚至连他的名字刘禅(Shàn),我们也经常错误的读成Chán,可见世人对他的误解之深了。 乐不思蜀,说是他傻,那可以,但说他韬光养晦也不是不可。毕竟蜀国亡了,他还过了8年的平安日子。 客观评价,刘禅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可以算是三国里二世皇帝里最好的了。 所以请对刘禅有误解的朋友不要在把刘禅当成三国里最无能的君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