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供的内容详细拆解了来建筑设计工作室打造的安徽南山君柠酒店的设计巧思,这座位于合肥庐江县十里长冲山水茶园中的野奢度假酒店,以木构为核心,融合传统意境与现代技法,还通过细节处理和空间设计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深度交融,以下结合设计内容进一步梳理其核心设计亮点:
1. 木构为骨,呼应山水格局
- 交木阁:以“双木相交”的桁架结构为核心,摒弃现代工业化加工方式,用短木线条交织出弧形双弧面屋顶。这种设计既满足力学稳定需求,又实现雨水内聚的空间效果。同时建筑选址山高处,形成“远可望山,近可戏园”的景观格局,让木构的错落感与山水景致相互映衬,营造出动态的空间体验。
- 聚木亭:贴合山体弯曲形态建造,采用扇形四坡顶结构,木梁从屋脊向屋檐放射状伸展,既像张开的羽翼保障结构稳定,又能引导视线收纳周边景致。梁端的金属包裹设计,还兼顾了防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实现了美观与实用的统一。
2. 借形表意,演绎传统意境
该设计从宋画《寒鸦图》中林间树干的阵列形态汲取灵感,将自然精神抽象为建筑空间形态,通过不同柱体设计打造多样意境。
- 斜木林:木柱四向微斜模拟自然林木姿态,触地节点纤细如风中枝桠。“肥梁瘦柱”的对比设计,平衡了传统韵味与现代张力,再搭配高低起伏的退阶式平台,营造出“屋中有山,屋中有林”的沉浸式栖居感。
- 日潭与月池:二者形成“日月同辉”的呼应关系。日潭将主体建筑隐于水下,用弯曲的混凝土柱支撑空间,搭配水光营造出岩穴般的幽隐氛围;月池横跨溪涧,二层抬高的水面形成水帘,斜向筒柱与水中树枝相映,微微倾斜的柱体让原本稳定的结构产生灵动的动势。
- 筷腿举棚:舍弃木构改用纤细钢柱,以接近筷子的长细比成对布置,部分交叉或倚墙的造型,既增强了结构的力感,又通过尺度反差带来独特的视觉趣味。
3. 节点巧思,藏露间显匠心
酒店以“木为骨,以铁为筋”,打破现代木构节点的工业感,通过“半显露”的节点设计传递含蓄美学。比如叠木堂用嵌入式钢件连接双层屋顶,金属构造仅少量外露,让结构连接“可视而不可见”;编木做法中藏起螺栓等粗重部件,却在大梁搭接处用钢托明确展现力的传导,使金属从单纯连接件变为结构要素;斜木林的木柱则用球形金属接头连接,既允许角度微调以呈现自然姿态,又让节点成为类似生物关节的“生长点”,赋予木构自然韵律。
4. 平衡古今,践行当代造物观
该设计并未复刻传统建筑形式,而是用现代建造技术转译中式造物观。一方面采用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多元结构体系,结合胶合木、毛石等材料,适配不同建筑功能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现代技术的“约束”,比如弱化工业风连接件的存在感,避免过度工业化破坏建筑的自然感。这种设计既满足了现代度假酒店的使用需求,又以含蓄的方式延续了中式建筑的内敛美学,实现了工业化技术与传统哲学观念的平衡。
此外,酒店配套有16间景观客房及咖啡厅、健身房、无边泳池等设施,春节等节假日入住率常接近100%,其设计不仅具备艺术价值,更成功转化为契合高端度假需求的实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