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推荐的5道暖身滋补又不上火的药膳菜肴,特别适合秋冬季节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同时避免燥热上火。其中以“药膳电饭煲焗鸡”为核心主菜,搭配其余四道相辅相成的养生佳肴,兼顾温补而不燥、滋养而不腻的原则。以下为精心设计的五道菜品,均采用温和药材与食材搭配,适宜家庭日常进补。
---
一、药膳电饭煲焗鸡(核心主菜)
功效:温中补气、健脾养胃、润肺益肾
食材准备:
- 土鸡1只(约1.5公斤)
- 黄芪10克、党参10克、枸杞15克、红枣6颗(去核)
- 当归3克(少量防上火)、淮山片15克
- 姜片5片、葱段适量
- 料酒1勺、盐少许、橄榄油适量
做法步骤:
1. 鸡洗净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内外抹少许盐和料酒腌制15分钟。
2. 药材稍冲洗后装入纱布袋(或直接放入,便于后续取出),与姜片、葱段一同塞入鸡腹。
3. 电饭煲内胆刷一层橄榄油,底部铺姜片防粘,放入整鸡,撒上枸杞与红枣。
4. 启动“煲汤”或“炖煮”模式,约1.5小时即可(无水烹饪,靠鸡肉自身汁液蒸焗)。
5. 出锅前拆出药包,撕块装盘,淋上汤汁,香气浓郁、肉质嫩滑。
✅ 不上火秘诀:
- 避免使用人参、桂枝等大热之品;当归仅用3克活血不助火。
- 黄芪+党参补气而不燥,配枸杞滋阴调和。
- 电饭煲低温慢焗,减少焦化与燥性产生。
---
二、百合莲子银耳羹(润燥安神甜品)
功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缓解燥热虚火
搭配逻辑:
药膳鸡偏温补,此羹清凉润泽,形成“一温一凉”的平衡结构,防止体内积热,尤其适合夜间食用。
关键食材:
- 干银耳半朵(提前泡发)、百合20克、莲子15克、冰糖适量(可用黄冰糖更温和)
做法简述:
银耳撕小朵,与莲子同煮1小时至出胶,加入百合再煮20分钟,最后加冰糖调味。可冷藏后冷食,亦可热饮。
💡 延伸建议:加入少量雪梨丁,提升润肺效果,尤其适合有轻微咽干者。
---
三、山药茯苓排骨汤(健脾祛湿辅助汤品)
功效:补脾益肺、利水渗湿、助消化防胀气
为何必要?
进补易滞脾胃,此汤以“运补结合”理念设计,山药健脾,茯苓祛湿,使补而不滞,避免滋腻生痰上火。
食材与做法:
- 排骨焯水后与淮山段、茯苓片10克、陈皮1小瓣同炖1小时
- 少盐调味,清甜可口
🌿 中医视角:
《本草纲目》载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现代研究亦表明其具免疫调节作用,是理想配伍药材。
---
四、黑芝麻核桃糊(补肾益精早餐饮品)
功效:补肾乌发、润肠通便、滋养肝血
设计理念:
针对冬季“藏精”原则,黑色入肾,选用药食同源之材,温和持续进补,避免单次大补导致上火。
制作方法:
- 熟黑芝麻、核桃仁按3:1比例打粉,每次取两勺加热水冲调成糊
- 可加少量蜂蜜或燕麦增加风味与营养
🧠 科学佐证:
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与亚油酸,抗氧化;核桃含Ω-3脂肪酸,有益脑神经。二者皆为国际公认的健康坚果。
---
五、枸杞菊花蒸蛋(清肝明目小菜)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明目、调和温补之性
定位说明:
作为药膳鸡的佐餐小菜,此品起到“清上焦虚火”的作用。枸杞滋肾水,菊花清风热,鸡蛋提供优质蛋白。
做法要点:
- 鸡蛋打散加温水1:1.5比例搅拌,过滤泡沫
- 加入泡软的枸杞10粒、干菊花3朵(可去蕊减苦)
- 蒸12分钟,出锅滴香油少许
🔥 防上火机制解析:
整体菜单中,“温补—滋润—清解”三层结构完整:
- 主菜补气;
- 汤羹润燥;
- 小菜清火;
形成中医“补中有清、动静结合”的高级养生格局。
---
✅ 总结:一周养生饮食模型建议(以药膳鸡为中心)
| 星期 | 主菜 | 搭配建议 |
|------|------|----------|
| 周一 | 药膳电饭煲焗鸡 | 配百合银耳羹 + 枸杞菊花蒸蛋 |
| 周三 | 复刻一次(隔5天再补) | 搭配山药茯苓汤 + 黑芝麻糊早餐 |
| 周五 | 可替换为药膳乌鸡(阴虚者适用) | 其余搭配不变 |
> 📌 温馨提示:
> - 每周进补1–2次为宜,过犹不及。
> - 若出现口干、长痘等轻微上火迹象,可暂停温补,改喝绿豆汤或冬瓜薏米水清热。
> - 孕妇、高血压患者慎用黄芪,建议咨询医师调整配方。
这套菜单不仅满足“暖身滋补又不上火”的核心需求,更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辨证施膳”的智慧,兼具实用性、美味性与文化深度,适合现代都市人群在快节奏生活中实现科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