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近年来持续深化“3S”战略(智能设备、解决方案与服务),在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以5128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11、北京第2,充分彰显其在中国民营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与全球化运营能力。面向未来,联想的布局将围绕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协同四大维度展开,构建兼具韧性与创新力的增长引擎。以下是其未来发展布局的核心方向:
---
一、深化“端—边—云—网—智”全栈式技术布局,推动智能化转型
联想正从传统硬件制造商向“新IT”全栈服务商跃迁,依托“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全面赋能制造业、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 智能终端持续领先:在PC市场稳居全球第一的同时,拓展工作站、平板、AR/VR设备及AI PC新品类,抢占生成式AI终端入口。
- 边缘计算与云基础设施升级:通过旗下服务器品牌ThinkSystem和存储产品,强化在边缘数据中心和私有云部署的能力,满足企业本地化、低延迟数据处理需求。
- 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推出企业级AI引擎“LeapAI”,支持客户快速部署大模型应用;同时自研轻量化大模型“联想问道”,用于内部流程优化与客户服务智能化。
> *用户深层意图解读*:不仅关注营收排名,更关心联想是否具备持续增长的技术护城河。该布局表明其已跳出“组装代工”的旧范式,进入高附加值的技术输出阶段。
---
二、加速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落地,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联想明确将“解决方案与服务”(Solutions & Services)作为核心增长极,目标是到2025/26财年该业务占比达25%以上营收。
- 智能制造领域深耕:为三一重工、宁德时代等头部制造企业提供“晨星工业机器人”、“智能排产系统”等软硬一体方案,助力“灯塔工厂”建设。
- 智慧城市与智慧教育拓展:在全国多个城市部署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并推出“联想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整合AI教学分析平台。
- 绿色能源与双碳服务:提供碳管理平台LeapScan,帮助企业实现碳足迹追踪与减排路径规划,契合国家“双碳”战略。
> 此类布局显示联想正从“卖产品”转向“卖能力”,增强客户粘性与长期价值获取能力,回应资本市场对其盈利模式多样化的期待。
---
三、全球化与本地化并重,优化全球供应链与区域市场策略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波动,联想仍坚持“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运营模式,保障业务连续性。
- 多元化生产基地布局:在中国、墨西哥、印度、匈牙利等地设有制造中心,实现“中国+东南亚+美洲”三角供应链体系。
- 新兴市场重点突破:在拉美、中东非地区加大渠道建设投入,利用性价比产品组合抢占市场份额。
- 欧美高端市场品牌升级:通过ThinkPad、Yoga系列巩固专业用户心智,同时借助并购IBM遗产积累的品牌信任度提升溢价能力。
> 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这一布局体现了联想作为跨国企业的战略灵活性,也反映了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示范意义。
---
四、践行ESG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生态
联想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融入战略顶层设计,致力于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
- 绿色产品设计:采用再生塑料、竹纤维包装材料,推动产品生命周期减碳;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 循环经济实践:建立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在中国开展“以旧换新+数据清除+环保处置”一体化服务。
- 包容性技术创新:开发视障人士辅助软件、老年人友好型智能设备,体现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
> 随着监管机构对ESG披露要求趋严,此举不仅提升品牌形象,也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吸引长期投资者。
---
五、前瞻布局前沿科技,抢占下一代技术制高点
联想积极投资未来十年的关键技术,确保在变革浪潮中保持领先身位。
- 量子计算合作探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量子算法与控制系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 6G与未来网络预研:设立未来通信实验室,聚焦太赫兹通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方向。
- 脑机接口与人机交互试验:孵化实验性项目,研究非侵入式脑电波控制设备的可能性。
> 这些看似遥远的投入,实则是为应对“AI之后是什么”的战略命题,展现一家成熟科技企业的远见与耐心。
---
结语:从“中国制造名片”到“全球智能引擎”
联想的未来,不仅是追求更高营收排名,更是要成为推动社会智能化进程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其发展战略呈现出三大趋势特征:
1. 由硬向软、由产品向服务跃迁;
2. 由单一市场向全球生态演进;
3. 由商业成功向社会价值延伸。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之际,联想有望凭借深厚的工程积累、广阔的国际网络与清晰的战略定力,成为中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并在全球科技格局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