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人常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的进补,不仅是为了抵御眼下的寒冷,更是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在传统饮食智慧中,冬季养生讲究“温中补阳”,即温暖脾胃,补充阳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秋冬养阴”,但养阴并非忽视阳气,而是要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阴阳平衡的理想状态。
顺应天时的饮食,胜过任何灵丹妙药。今天就为大家推荐3道冬季必吃的“养生宝”,食材普通却功效不凡,经常端上桌,整个冬天都能精神饱满、手脚暖和。

第一宝,白萝卜羊肉汤 —— 温补散寒的“黄金搭档”
冬季的白萝卜脆嫩多汁,素有“小人参”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与温补的羊肉同煮,既能祛除羊肉的膻气,又能平衡其燥热,实为天作之合。
羊肉在《本草拾遗》中被誉为“补虚劳,益气血”的佳品,其温补功效尤为适合冬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群。


【汤鲜肉烂无膻味的秘诀】
1、羊肉预处理要到位,
羊肉切块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中间换水2-3次。关键一步:冷水下锅,加入姜片、料酒,煮沸后撇净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
2、萝卜下锅有讲究,
白萝卜去皮切滚刀块。重要提示:萝卜要在羊肉炖煮1小时后再放入,这样才能保持形状完整,口感恰到好处。
3、香料搭配要精准,
将焯好的羊肉放入砂锅,加入足量热水,放葱段、姜片、2颗八角。切记:香料宜少不宜多,以免掩盖食材本味。
4、火候掌控是关键,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5小时,加入萝卜块继续炖30分钟。出锅前10分钟加盐调味,撒入枸杞、白胡椒粉。
小贴士,炖煮期间尽量少开盖,以保持汤汁浓郁。这道汤肉质酥烂,萝卜透明,汤色奶白,温补而不燥。

第二宝,蒜苔木耳炒鸡蛋 —— 增强免疫的“营养快手菜”
蒜苔是冬季少有的辛温蔬菜,含有丰富的大蒜素,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搭配木耳的清肺排毒、鸡蛋的优质蛋白,这道菜在保暖的同时,更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名医别录》记载大蒜能“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毒气”,蒜苔虽不及大蒜辛辣,却继承了其抗菌消炎的特性。


【脆嫩入味不出水的技巧】
1、食材处理要得法,
蒜苔洗净切寸段,木耳提前2小时用冷水泡发(冷水泡发的木耳更脆嫩),撕成小朵。鸡蛋打散备用。
2、先炒鸡蛋要滑嫩,
热锅温油,倒入蛋液快速划散,炒至八成熟盛出。秘诀:蛋液中加少许料酒,可有效去腥增香。
3、蒜苔预炒保脆度,
锅中再放油,下蒜苔大火翻炒1分钟,加入木耳继续翻炒。关键:沿锅边淋入少许热水,利用蒸汽使蒜苔快速熟透且不失脆嫩。
4、调味融合讲时机,
倒入炒好的鸡蛋,加生抽、蚝油、少许糖提鲜,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小贴士,蒜苔不宜久炒,否则会失去脆嫩口感。这道菜色彩分明,蒜苔翠绿,鸡蛋金黄,木耳黑亮,令人食欲大开。

第三宝,板栗烧鸡 —— 补肾健脾的“暖身大菜”
板栗在冬季最为肥美香甜,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称。《本草纲目》记载其“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鸡肉温中益气,与板栗同烧,补肾健脾的功效相得益彰。
这道菜特别适合冬季感到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的人群,既能满足味蕾,又能补益身体。

【板栗完整入味的独家方法】
1、板栗处理有窍门,
生板栗用剪刀在鼓面剪十字口,入沸水煮3分钟,趁热剥壳。温馨提示:购买时选择半圆面饱满的板栗,更易去皮。
2、鸡肉腌制更入味,
鸡腿肉斩块,加生抽、料酒、姜片腌制15分钟。先下锅煸炒至表面金黄,这样烧制时不易散烂。
3、分层烧制保形态,
锅中放油,炒香葱姜八角,下鸡肉翻炒,烹入料酒,加生抽、少许老抽调色。倒入开水与食材持平,烧20分钟。
4、后放板栗保完整,
放入板栗继续烧15分钟,最后大火收汁,让汤汁自然浓稠地包裹在食材上。
小贴士,烧制过程中不要频繁翻动,以免板栗破碎。成品色泽红亮,板栗香甜软糯,鸡肉鲜嫩入味。

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免疫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低温环境让病毒和细菌更加活跃,而我们的身体在抵御寒冷时也会消耗更多能量,使得免疫系统的负担加重。此时,提升免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饮食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下面为大家介绍八道既暖身又不会让人贴膘的免疫力食谱。
一、椒盐豆腐

所需食材:
老豆腐:1块(约400克)、玉米淀粉:适量(约50克)、调味料: 椒盐粉、辣椒粉、食用油
做法步骤:
1、豆腐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方块,在淀粉中滚一圈,让表面均匀裹上薄薄一层。
2、平底锅倒油烧热,放入豆腐块,保持中小火慢煎。煎至一面定型金黄后翻面,直至六面金黄酥脆。
3、将煎好的豆腐块捞出控油,趁热撒上椒盐粉和辣椒粉,(不吃辣就不要放辣椒粉)轻轻颠匀即可。
二、黄油虾

食材列表:用300克大虾(去壳留尾)、2大勺黄油、3瓣大蒜(切末)、1勺柠檬汁和少许欧芹碎
制作过程:
1. 大虾用厨房纸吸干水分,这样煎的时候不会溅油,也更易上色。
2. 锅中融化黄油,用中小火,避免黄油烧焦。加入蒜末炒香,约30秒。
3. 放入大虾,每面煎2-3分钟,直到虾身变红卷曲。火候控制是关键:太小虾不香,太大容易老。
4. 关火前淋柠檬汁,撒欧芹碎翻匀。柠檬汁能平衡黄油的腻,带来清新口感。总用时约10分钟,简单又高级的味道!
三、葱油鸡

食材:整鸡一只(约1公斤)、小葱一大把、姜片5片、料酒2勺、盐和胡椒粉适量、食用油3勺。
制作过程:
1. 鸡洗净,内外抹上盐和胡椒粉,腌制20分钟。小葱切段,留一部分切葱花。
2. 大锅加水,放入姜片和料酒,水开后放入鸡,转小火煮20分钟(用筷子能轻松插入即熟)。捞出放凉。
3. 热锅倒油,中火将葱段炸到焦黄(约5分钟),捞出葱段,留下葱油。
4. 鸡切块,淋上葱油,撒上葱花。一个人能干掉一只鸡,葱香四溢!
四、红薯蒸排骨

食材
排骨、红薯、姜蒜、葱花(可选)
步骤
排骨洗净,加姜蒜;加淀粉、宝宝蚝油搅匀;淋一圈辅食油拌匀,保鲜膜包裹腌制 30 分钟。
红薯切块摆在碗底,码上腌制好的排骨。
冷水上锅蒸 50 分钟,出锅后可撒葱花(可选)。
五、梅干菜炒肉末

食材:梅干菜50克(提前泡软),猪肉末150克,蒜末辣椒适量,生抽一勺,蚝油一勺,胡椒粉少许,葱花一把。
做法:
1. 梅干菜挤干水分切碎,小火煸炒至干香盛出。
2. 另起锅炒香肉末,加蒜末辣椒炒出香味。
3. 倒入梅干菜,加生抽、蚝油、胡椒粉翻炒均匀。
4. 撒葱花,加点糖平衡咸味(梅干菜偏咸,糖是点睛之笔),翻匀出锅~
六、香干炒韭菜豆芽

食材列表: 准备3片香干、1小把韭菜、150克绿豆芽、1个红椒、还有生抽和盐。
制作过程:
1. 切配: 香干切薄片,韭菜切段,红椒切丝。
2. . 煸炒香干: 热锅少油,下香干片,小火煸炒至表面微微发黄。
3. 大火快炒: 转大火,下豆芽和红椒丝,快速翻炒至豆芽变软。
4. 加入韭菜: 下韭菜段,淋入生抽和盐,所有食材一起大火翻炒30秒即可出锅。口感丰富,豆干的香、韭菜的鲜、豆芽的脆完美结合。
七、清蒸鲈鱼

食材:鲈鱼、葱姜、蒸鱼豉油、盐、料酒、食用油。
做法:
1. 鲈鱼洗净,在鱼身上划几刀,用盐、料酒腌制15分钟。
2. 葱姜切丝,一部分放入鱼肚中,一部分铺在鱼身上。
3. 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鲈鱼蒸8 - 10分钟。
4. 取出后倒掉盘中的汁水,去掉葱姜丝。
5. 重新铺上葱姜丝,淋上蒸鱼豉油,浇上热油即可。
八、番茄炒蛋

食材:番茄、鸡蛋、盐、糖、食用油。
做法:
1. 番茄洗净切块,鸡蛋打入碗中搅匀。
2. 锅中热油,倒入鸡蛋液炒熟盛出。
3. 锅中再倒少许油,放入番茄块翻炒出汁。
4. 加入炒好的鸡蛋,加盐、糖调味,翻炒均匀即可。
在寒冷的冬天,不妨试试这些食谱,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提升免疫力,温暖又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