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5-11-15
- 在线时间19791小时
-
- 发帖1636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451767
- 道行20030
- 原创766
- 奖券341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63653
- 金币
- 451767
- 道行
- 20030
- 原创
- 766
- 奖券
- 341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97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5
|
听说斯洛文尼亚的波斯托伊纳溶洞,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最长最大的溶洞之一,我有点不以为然。曾见过大大小小各类溶洞无数,心想这个溶洞或许也就大同小异吧?不料观看之后却无比震撼。 震撼之一是溶洞之大,连绵不断足足有二十四公里。洞中套洞,有隧道相连,形成曲折幽深的山洞长廊与大大小小几十个洞厅,最大的洞厅可容纳千人。洞内小铁路上奔驶着电动游览小火车,把游客送到最精彩的地方。然后让游客步行游览1.7公里的上下穿插的斜坡,仔细观赏那些最精彩的自然界杰作——千变万化的钟乳石。 震撼之二是灯光布置,它一反我们国内的惯例,摒弃了五彩缤纷的灯光,而采用单纯的白光照明。 小火车在弯弯曲曲的山洞里蛇行,隆隆的声响震着耳膜。眼前的景色瞬息万变,刚才还是高高的空间,转眼间变成洞顶贴着头顶,把人惊出一身冷汗。 车行半个小时,停在一个洞厅里,大家步行参观。这里的钟乳石在白色灯光照耀下,显示的是白色到浅黄色各种层次的细微变化,游客能够一目了然地分辨出其中的差异,晶莹剔透。国内溶洞的五光十色,犹如中国菜系中的红烧肉,浓油赤酱,五味杂陈,而此处的灯光却如清蒸鳜鱼,清淡雅致。 借由耳机中解说词的引导,我们知道了波斯托伊纳溶洞是因比佛卡河的潜流历经三百万年溶蚀石灰岩地层而形成的。由于年代的不同,生成了不同形状,大小各异的钟乳石;不同的矿物质,造就了不同颜色的石笋。一根根粗细不等的石柱从洞顶一直连到地上,粗者几人合抱都围不住,细者如线好像迎风会断;还有许多半截子的石笋如犬牙交错般散落在四周,更有无数根细细的中空的被称为意大利通心面的石丝从洞顶上挂下来。解说词告诉我们:别看这一尺来长的毫不起眼的小不点,它的年龄起码也有上万年。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座桥,把两处半山腰的石笋区连接起来。耳机里传来解说词:它名叫俄罗斯桥,是上世纪苏联时期建造的,也算 显示了当年东欧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痕迹。跨过桥一路下行,经过几个洞穴后,来到第十区的一个大厅,喋喋不休的语音解说告诉我们:这里的位置是俄罗斯桥底下三层,低于海平面160米,是山洞的最低点,想到我们竟在海底,大家叹为观止。 继续向前走,看见一个硕大的灯箱,图文并茂地介绍山洞里一种叫盲螈的动物,是蝾螈的一种,因为它长期生长在黑暗的环境里,所以眼睛退化了,故称为盲螈。科学家从研究盲螈开始,发起了近代洞穴探险运动,时间在17世纪。 回程的小火车逶迤前行,我望着扭秧歌似的车身,突然想起:高山是大地刺向青天的牙齿,火车像牙虫般在蛀空的牙洞里穿行,在空旷的山体里,人们享受着欣赏大自然杰作的乐趣,却看不到钟乳石形成之艰难与漫长。据说该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因此这些溶洞、石笋、钟乳石都见证了人类的文明。与它们相比,人类的历史是多么的短暂,我们有必要敬畏自然,敬畏天地,爱护自然,爱护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