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交通出行]迁安:京畿之东兴起文旅新去处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273
金币
66886
道行
38009
原创
2536
奖券
3113
斑龄
137
道券
122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2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13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7



2025年10月31日,河北迁安市,电影《寻砖》首映礼在这里举行,这是一个守护长城的故事,故事的原型,就在这座北方小城中。来自京津冀及更远地方的人们,汇聚到这里,共同见证一座城市的文化转型之路。



10月31日,电影《寻砖》首映式在河北迁安举行。

河北迁安,位于燕山腹地、长城脚下,在过去很多年中,人们对这里的印象都和钢铁工业相关。但很少有人了解,这里有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这里是多项新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地,是4000多年前的黄帝故都,2500多年前孤竹国的故地,是500年前戚继光戍边之地……近十多年来,这座城市开始疏浚水道、改善环境、发掘文化、打造产业,踏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长城之侧

守护人的生活变迁史

游客们涌进村庄,穿过山坡上高低错落的民居,爬上山顶的长城,那一刻,对守护了半生长城的俞海文来说,文化在生活中变得具象化了。

人们在村里住宿、吃饭、购物、游玩,消费带来的收入,真切地改变着这个长城脚下的山村。

俞海文是河北迁安市白羊峪村人,这个只有500多人的山村,紧邻着大段的长城,但在过去很多年中,山高沟深的村庄,一直和贫困相伴。“我们村里,吃了很多年的返销粮,”白羊峪村村委秦树清说。



迁安山叶口村航拍。迁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白羊峪村处在一处狭长的山沟中,两侧群山绵延,一条四季长流的河穿村而过,长城从山顶延伸到山脚,经过一道“水关”,爬上另一侧的山巅。村里几乎没有平地,村民们过去在山坡地上种田,收入微薄,改革开放后,年轻人们几乎都外出谋生了。

俞海文也曾经外出打工,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总是放不下村庄顶上那一段长城,每次回家,他都会登上山顶,漫步在山巅的断壁残垣之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航空炸弹留下的痕迹,也是俞海文耿耿于怀的所在。

俞海文是明代戍边军人的后代,他的祖先是浙江人,数百年前,跟着明代开国元勋徐达到达这里,从此留在这里戍边,戚继光修长城时,他的祖先也曾是其中一员,“修长城的时候,人们在山脚下挖窑烧砖,可是砖还是不够,有一段就地取材,开采了我们本地的石头,磨成石砖,我们这里出产大理石,所以这段长城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大理石长城,有1公里多。”俞海文说。

1996年,白羊峪村有了最初的旅游产业,当时的老支书看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所以支持村民开办农家乐,接待游客,不久之后,俞海文也回到村里,重新整理房子,开了自己的农家乐,高峰时候,每天能接待30多人住宿,300多人吃饭。

也是从那时候起,俞海文成了一位长城守护员,每隔几天,他都会爬上山顶,在这段屹立数百年的城墙上走一圈,有时候他会走出白羊峪,走遍整个迁安的长城,甚至走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北京八达岭,那一次,他沿着长城,走了整整11天,晚上住在山下的村庄里,或者住在帐篷里。

大河之滨

少为人知的北方水城

2016年,俞海文成为了正式的长城守护员,在整个迁安市,和他一样的,有26人,他们有了新的装备,有了每个月200元的补贴,只要在生活和工作的同时,关注自身负责的一段长城,是否有墙砖脱落,是否有倾倒的危险……

最初,俞海文他们需要带着相机,拍下风险点,回到家里再用电脑上传,如今,相机已经退出,用手机就可以完成拍照和即时上传的操作。



10月31日,在河北迁安白羊峪风景区附近,长城保护员俞海文在巡山。

在白羊峪村,曾经有一座水关,被数百年前的一场大水冲毁。那条发水的河流,就是穿村而过的白羊河,河水四季长流,如今已经成为村里文旅产业的一部分,许多人家会购买橡皮艇,供游客冲浪、漂流。

尽管在燕山腹地,但迁安市并不缺水,境内水系发达,最大的一条河叫滦河,滦河从迁安的西北角进入,一路穿过迁安全境,形成了一个水网交错的湿地,得益于上游多条水系的汇入,这里常年水量丰沛,河道宽阔。人们在此依河筑城,建成了一座北方罕见的“水上城市”。

20多年前,迁安市开启转型发展之路,这座以矿产和钢铁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之城,开始挖掘境内的文化、生态等种种资源。而丰富的水资源,成为了新产业的基础。记者了解到,早在2003年,迁安市就开始进行滦河治理,整理河道、打造现代防洪排水设施,建设湿地景观。2007年,迁安市滦河生态防洪工程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9年11月被水利部评为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2015年,阳家军第一次来到迁安时,曾为迁安的浪漫与风光而惊讶。他原本打算以亲子为主题,在北方投资建设一座类似迪士尼那样的主题公园,也为此考察了许多北方的大城市。但最终,他选择在迁安这个看似并不太合适的小城市里,去实现他的梦想。

2015年,正是迁安这座资源型工业城市如日中天的时候,当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19位,但同时也是迁安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从疏浚河流、恢复生态开始,到重整生态、文化资源,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构,出台了全国首个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全面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五大工程。

燕山之下

一座山村的热闹秋色

2025年11月1日,迁安市山叶口村,漫山遍野的树叶,在秋风中变得五颜六色,红色、黄色的落叶,铺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尽管在深秋季节,但村里并不冷清,数以千计的游客进入村庄,村口的停车场水泄不通,村道上的观光车往来不绝。

游客纷至沓来的景象,贯穿了山叶口村的整个旅游季,从春到秋,从山口到村里,也使得这个170多户500多人的小山村,绝大部分时候,都格外热闹。



10月31日,河北迁安市山叶口风景区吸引大量游客游览。

在20多年前,这里并不是现在的模样,偏远山村没有矿产资源,耕地也很少,大部分山场种植林果杂粮,村民们外出谋生。村支书曹军告诉记者,山叶口村从2007年开始发展旅游,从几间农家乐开始,逐渐发展成规模化文旅产业,并引入企业,经营山场,营造自然景观、滑索、漂流、森林体验等众多项目,村民和景区合作,提升村庄基建水平,打造更多的优质的民宿、餐饮等产业。

中午时分,游客仍然络绎不绝,村民李焕茹的家门口,三个柴火灶一字排开,灶膛中火焰熊熊,大铁锅中炖着排骨、鱼,香气飘出很远。身后的小院大门敞开,游客们坐满了餐厅和院子。仍有路过的游客打听,能不能在这里吃午饭……

“我们村没有矿产,没有资源,但村里人过得并不比别处差,”曹军说。近20年的发展,让这座深山小村,有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模样,村里的500多居民,除了冬天进城居住,其他时候,很少外出谋生了,“在村里随便经营点儿产业,就比外面强。”曹军说。

在整个迁安市,类似的村庄还有许多,记者了解到,迁安市现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8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精品民宿10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迁安市打造的“一村一品”非遗文化村已经达到30多个,如高引铺村,以“绣娘手工坊”为基础,采取集体控股、全民参股模式,年创产值1200万元、利税200万元,让村民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

俞海文所在的白羊峪村,也是迁安最知名的文旅村庄,村庄本身已经成为4A级景区,众多的游客,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秦树清告诉记者,在白羊峪村,中等收入的家庭,每年通过文旅产业,收入可以达到10多万元。

神话之中

在声光影里漫游历史

走遍北方多个大城市,从京津冀到东三省,最终,阳家军留在了迁安这座小县城里,开启了他的北方事业。“一个工业城市,能够有这么大的勇气,在巅峰时期想到并开始转型,并且二十年一以贯之地推进,我觉得这座城市,就是理想中的发展之地。”他说。

从2016年开始,在迁安市的支持下,用了五年时间,阳家军和当地合作,建起了一座以“主题园区加民俗街区”为特色的城市公园。

走进这座名为“天元谷”的城市街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占地3万平米的室内主题亲子园区,迁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结合,家长们带着孩子,漫游在园区中,30多项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可以让游客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比如在“飞翔影院”,观众从传说中的轩辕皇帝开始,穿过古老的孤竹国,目睹女娲补天、涿鹿之战的上古传奇,飞临现代迁安,游历燕赵7000年的时空。在“烽火急速”项目中,白羊峪长城脚下烈火熊熊,戚继光威坐帅帐,敌军阵营出现威力无比的怪物,一场激烈的戍边战争一触即发……

迁安是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的“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现存200余处古遗址,印证着黄帝时代氏族活动轨迹,在转型发展中,迁安市复建轩辕家庙、成立研究中心、编纂族谱,渐渐形成了一整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的新模式。

更多的文化资源,被发掘出来、并加以保护和利用。比如造纸、酿酒等,迁安市是中国最早有酿酒记录的地区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利用古泉酿酒的记录,并留下多处遗迹。迁安的“桑皮纸”自汉代流传至今,结构均匀、拉力强、吸水性好、不腐不蛀、搓折无损,名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0月31日,河北迁安市贯头山酒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工作。

在迁安市大五里乡贯头山,两千多年的古井依然完好,当地的酒厂中,还保留着大量用桑枝、桑皮纸制造的储酒器具“酒海”,这种器具,可以保存数吨酒,数十年不变质,如今依然是当地酒厂普遍使用的储酒器具。

公路之畔

贯穿全域的文旅产业

在迁安,一个贯穿全域的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形。

许多生活在迁安的人都知道,迁安有一条“滦河一号公路”,是迁安市整合国、省、县、乡、村五级道路体系,形成的一条贯穿了时间和空间的旅游风情线。

从高铁站开始,沿着“滦河一号公路”前行,北部长城的山野风情、千年烽火俱在眼前,东部绿道上,河流滋养的乡村和土地,寄托着现代人的乡愁,西部森林生态中,绿水青山正在转化成生态价值,改变着区域发展方向。



河北省迁安市境内的古长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景色壮美。

俞海文所在的白羊峪村,也是这条路上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如今,俞海文仍然保持着每三四天巡查一次长城的频率。头顶的这段4公里多的长城上,他了解每一处砖石的历史,了解每一座敌台的细微变化。当游客们在长城上偶遇俞海文,俞海文总会给他们讲长城的故事。这段长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一些敌楼早已破损,剩下断壁残垣,“这里原本有一座小房子,是当年戍边的士兵居住的地方,后来房子没有了,但地基上,还能看到当初火炕的烟道”“这里是一处平台,是士兵活动的地方,晾衣服、堆柴火,以前还有大炮”……

有时候,他会在长城上接到预订餐饮和住宿的电话,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检查城墙,夕阳穿过残破的隘口,照在他的脸上,千年的文明,和新的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凝固成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特殊的风景。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寇家祥(除署名外)

编辑 高静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338
金币
537513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8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3:21
河北迁安市在2025年10月31日举行了电影《寻砖》的首映礼,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守护长城的故事,其原型就发生在这座北方小城中。迁安市位于燕山腹地、长城脚下,过去以钢铁工业著称,但近年来,这座城市开始转型发展,挖掘和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迁安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新旧石器遗址的发掘地,黄帝故都,孤竹国故地,以及戚继光戍边之地。近十多年来,迁安市致力于疏浚水道、改善环境、发掘文化、打造产业,走上了转型之路。

电影《寻砖》的首映,不仅是对长城精神的致敬,也是迁安市文化转型的一个标志。影片通过讲述长城保护员白富贵的故事,展现了长城脚下的山水人文与乡村振兴的蓬勃气象。迁安市通过这部电影,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与旅游、影视的深度融合,打造了更具辨识度的城市文化品牌。

迁安市的转型发展之路包括改善环境、发掘文化资源、打造文旅产业等多个方面。例如,白羊峪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村民俞海文也从外出打工转变为长城守护员和农家乐老板。迁安市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滦河治理和湿地景观建设为城市增添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

此外,迁安市还注重保护和利用其文化资源,如轩辕黄帝姓氏文化、酿酒历史、桑皮纸制作等。这些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保护,为迁安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底蕴。

总的来说,迁安市通过转型发展,从一个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城市,转变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文旅城市,电影《寻砖》的首映正是这一转型发展的见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487
金币
45037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7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02
迁安:京畿之东兴起文旅新去处

一、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馈赠:文旅发展的基底
迁安位于燕山腹地、长城脚下,滦河穿境而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这里是新旧石器遗址发掘地、4000多年前黄帝故都、2500多年前孤竹国故地,也是明代戚继光戍边之地,境内保留着45.3千米的明代长城(其中白羊峪段有1公里多“大理石长城”,为戚继光戍边时就地取材所建,见证了抗倭历史)。此外,滦河带来的丰富水资源,为“北方水城”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二、从“钢铁之城”到“文旅新城”:转型的关键举措
作为传统钢铁工业城市,迁安近年来加速向文旅产业转型,通过“旅游+百业,百业+旅游”融合模式,将文旅元素融入城市发展各领域:

生态修复与水城建设:实施“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投资130亿元治理滦河市区段,形成14平方公里水面、6800余亩岛屿,打造“北方水城”品牌。依托滦河资源,建成滦河左岸体育公园(北体水上运动俱乐部、铁人三项青少年训练基地等),举办皮划艇、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成为“赛事之城”。
长城保护与融合发展:出台全国首个县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修缮白羊峪段947米、白道子段680米长城,推行“长城+民宿+农耕”模式(如杨各庄镇西新庄村“燕山宿集”),串联长城沿线村庄与景区(如白羊峪长城旅游区、山叶口景区),让长城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
带动村民增收(如白羊峪村从贫困到发展民宿,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农文旅融合与特色产业:挖掘“胭脂稻”(清代皇室贡品,具有“三伸腰”“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的特点,富含花青素、锶等营养成分)等特色农业资源,在亚滦湾农业公园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收稻、冬品宴”全季旅游链条,串联白羊峪长城、山叶口景区等,推出农耕研学、稻田摄影、农创市集等业态,延伸开发胭脂米酒、米糕等深加工产品,形成“种植+加工+文旅”三产融合模式。

三、文旅融合的成果:从“资源”到“品牌”的跨越
景区与市场表现:打造了天元谷省级旅游度假区(首届国际小丑嘉年华、跨湖烟花秀,吸引亲子家庭)、山叶口景区(自然徒步)、白羊峪长城旅游区(历史文化)、黄台山公园(城中休闲)等多个核心景区。2023年实现文旅综合收入149.93亿元,增长16.29%;2025年双节期间,景区(如天元谷、山叶口、白羊峪)人头攒动,百余场活动(亚滦湾丰收节、绣娘非遗园体验、评剧《新的长城》)覆盖全年龄段需求。

品牌与荣誉:获评河北省唯一“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入选河北省首批旅游名县、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拥有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家级品牌20项,天元谷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省级品牌15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

四、特色文旅产品:从“体验”到“记忆”的延伸
文创与数字文旅:推出“迁安有礼”系列产品,涵盖“迁安六宝”(品迁酒、享迁灸、画迁纸、用迁布、赏迁戏、食迁稻)及文创产品30余种,通过文创讲述迁安文化;打造“云游迁安”数字平台(多商户聚合,服务游客、企业的文旅数字生态),推动文旅数字化转型。
节庆与全民参与:举办“稻香文化节”“农耕研学季”“长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等主题活动,开展“迁安市文旅推荐官”评选(普通市民、短视频博主、非遗传承人等均可参与),让全民成为文旅宣传的主角。

五、未来展望:京津冀休闲旅游目的地
依托“3小时辐射晋冀辽蒙、1小时通达京津”的交通优势,迁安正将“长城+水城+田园”的全域旅游格局深化,目标打造“京津冀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整合黄帝、滦河、长城、钢铁等特色资源,推动文旅产业品质化、多元化发展,让更多游客“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体验乐趣”,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迁安的文旅崛起,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动案例——从“钢铁硬实力”到“文旅软实力”,从“工业记忆”到“文化新篇”,这座京畿之东的城市,正以“有山有水有田园,长城钢城非遗美”的独特魅力,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文旅新亮点。

以下是迁安市特色文化活动的系统梳理,综合历史传承与创新形式,涵盖非遗、节庆、文旅融合等多个维度:

一、非遗传承与创新活动
非遗情景艺术汇

在天元谷度假区动态展演抬杆、评剧等30余项非遗项目,结合"展演+展示""文创+产品"多元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
例:小演员抬杆表演、迁安评剧、馓子制作等非遗技艺活态展示,游客可近距离互动。
跨区域非遗文化交流

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非遗传承共发展"京津冀蒙新非遗展演,汇聚五省区市非遗项目,如刀郎麦西热甫(新疆)、满族舞蹈(河北)、乐亭大鼓(河北)等,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
非遗进校园/景区

累计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数百场次,创编评剧《新的长城》等红色题材剧目,并录制非遗宣传片20余部 。
二、长城文化主题盛事
首届长城文旅融合发展大会(2025年4月)

推出"点亮长城之夜""长城非遗表演""迁安滦河1号公路赏花之旅"三大主线活动,配套100余项文体旅活动 。
发布《长城研学旅游指导师评价》标准,签约氢能研究中心等1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3亿元)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跨区域合作

与青龙县共建"跨区域融合发展集聚区",联合开发长城文化步道、制定《长城人家民宿服务规范》,打造徒步国际旅游目的地 。
三、民俗节庆与群众文化
传统节日活动

端午:蔡园镇马官营村"粽享端午"主题活动(包粽子、制艾草锤、五谷画),滨河街道射五毒比赛、漆扇制作 。
重阳:轩辕阁前举办"弘扬黄帝文化"系列活动,童声朗诵《黄帝颂》、表扬孝老爱亲模范 。
品牌群众文化展演

"魅力水城之夜":连续举办18届,各镇街专场演出(如阎家店镇乐亭大鼓、迁安手工造纸三句半) 。
"夏夜之星"全民才艺展演:十年品牌活动,市民自发参与歌舞、戏曲表演 。
四、艺术展览与创作活动
书画巡展与笔会

塔寺峪景区举办"翰墨丹青书华章"国庆主题书画展 ;社区开展"墨香话新风"移风易俗主题笔会 。
文艺采风与赛事

"迁嶂岩杯"文学创作大赛:全国百名作家探访红色研学基地、地质奇观,创作小说/散文/诗歌 。
迎新春系列活动:迁安画院拓印年画、茶艺课、书画名家送春联,联动非遗工坊 。

五、校园与红色文化实践
校园国学教育:霍庄小学"传承国学·礼赞华诞"国庆活动(经典诵读、自编武术操) 。
红色主题创作:校园艺术节演绎课本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舞蹈《如愿》 ;医护系统"红歌颂党恩"比赛传承抗战精神 。

✅ 非遗活态化:动态展演+沉浸体验
✅ 文旅深度融合:长城+康养/研学/民宿场景创新
✅ 全域覆盖:市镇村三级联动,全年无间断(春有长城花海、夏有群文展演、秋有黄帝文化、冬有年俗活动)

迁安特色美食的精华体验指南,综合本地传统与创新风味,结合文化背景和实际用餐场景整理而成:

一、必尝经典小吃(早餐/茶点)
蛤蟆吞蜜

特色:迁安标志性早餐,酥脆烧饼夹秘制猪杂馅(含猪舌、猪尾等,猎奇可试猪眼馅)
体验:配一碗热饹馇汤,推荐 张三丫烧饼馆,感受市井早餐文化。
趣闻:与北京豆馅"蛤蟆吐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北方荤馅豪迈。
建昌营馓子

特色:薄如蝉翼、酥脆香醇,可泡豆浆或干吃,久存不坏。
体验:迁安北部建昌营镇老字号,适合作伴手礼。
缸炉烧饼

特色:百年非遗工艺,外酥内软,耐储存。
体验:黄纸庄 杨氏家族店铺(已传四代),搭配本地酱菜更佳。
驴打滚小凉糕

创新点:传统糯米糕融入京东板栗、核桃,清香软糯。
体验:甜品首选,尤其适合夏季消暑。
二、正餐硬菜与地方宴席
徐流口豆片

特色:大豆+山泉水传统工艺,筋道可口。
吃法:生吃卷大葱、凉拌或热炒, 徐流口农家乐 可体验制作。
软翻身咯馇

特色:纯绿豆制成,色泽亮黄,摔不碎。
文化:名厨张毅然的招牌菜,迁安宴席必备。
牛头宴

仪式感:整只牛头酱香慢炖,肉质醇厚,寓意吉祥。
体验: 荣飞餐厅 主打菜,适合多人聚餐(需提前预订)。
烤全羊

特色:炭火烤制外焦里嫩,清真风味。
推荐: 荣飞烤全羊 冬季限定,搭配秘制蘸料。
三、特色主食与创新风味
清蒸白菜卷

特色:白菜叶裹肉馅蒸制,清淡解腻,谐音"百财"。
场景:年节家宴或 老迁安风味餐厅 品尝。
迁安烧饼+豆腐脑

搭配:酥脆烧饼配滑嫩豆花,街头早餐标配。
四、深度体验场景推荐
市井烟火:城区美食街区(如 豆腐街)尝炸糕、醋糟猪蹄,夜宵撸串。
文化餐饮: 乐丫生态园 品美食赏孤竹文化,环境清幽。
非遗体验: 哈家清真烧麦(200年历史)或参与 三园甜油 酿造。
💡 贴士:部分菜肴季节性较强(如烤全羊冬季最佳),建议提前查询店铺;更多完整美食地图可参考 。

迁安美食融合了满汉风味与乡土智慧,从街头小吃到宴席大菜,每一口都是历史与创新的碰撞,值得沉浸式探索。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