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数智赋能,人才服务“一键响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597
金币
8303
道行
19523
原创
29469
奖券
18126
斑龄
201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3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13
“我才到永川不久,还不太清楚具体政策,补贴竟然就主动找上门来了!”前段时间,重疆无人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刘长青接到一通来自重庆市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自己达到了永川青年人才补助的要求,只需提交个人信息,就能享受补贴。

  这令刘长青喜出望外:“申请也非常便利,我花几分钟上传相关的证书材料,前后不出一个月就通过了审批!”

  让政策直达人才,让人才快享政策,去年仅青年人才补助这一项,永川区就为18名首次来永入职的人才提供了靠前服务和快速认证。同时,推动“永川人才政策22条”切实落地,还有更多在永人才享受着高技能人才培育奖励、“圆梦永川”项目资助等政策直达快享的便利。

  每年来永就业的人这么多,如何快速筛选、精准对接?永川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李勇道出了其中的关键——大数据和智能化。

  “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将人社部门数据全量汇集,整理出学历、专业等多个维度,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算力’代替耗时费力的‘人力’来打通政策兑现的‘最后一公里’,政策与人才的匹配更高效了。”李勇说,通过数据跑腿、政策找人,越来越多来永、留永的人才体验到了政策服务的贴心。

  不仅是永川区,重庆以“渝才荟”作为全市人才服务的数字总枢纽,打通全市21个部门的政务数据,在避免信息反复填报弊端的同时,以“智配”推动人才政策直达快享甚至免申即享。

  “借助大数据筛查,没想到人才港竟然主动为我们送来了研发工程师!”在重庆数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重庆云端映画影视科技的视效总监张常分享着当地人才服务带来的惊喜。

  “永川这些年大力发展科技影视生态,落地了大数据产业园以及重庆数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还出台了一批人才扶持政策,吸引力很大!”张常说,友好的人才关怀氛围使他在2020年第一次来到永川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然而,2023年公司孵化成立之初,张常遇到一个难题——要组建团队,关键技术人员从哪儿来?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需要和路线赛道,还没等公司向人才港提出具体需求,‘投递人才’的服务就主动找上门来,为我们对接了合适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程师。”张常说,人才港这些前置的服务让自己和公司在创业初期少走了不少弯路。

  在重庆数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驾驶舱”,海量数据揭开了人才服务提档升级的奥秘。供给侧板块中有近7000名当地的认定人才信息,紧缺人才岗位等在需求侧板块分类分条呈现……贯通重庆云谷大数据产业园、重庆数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永川国家高新区等园区的人力资源和需求正源源不断汇总至眼前的“驾驶舱”大屏上。

  “除了人才港主动挖掘,我们每个月还会提交一次用人需求,与驾驶舱中的海量数据匹配后,合适的人才信息就会送上门。”张常表示,精准的人才推送能节约初创企业的各项成本。

  当前,永川仅通过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连接的成渝地区132所高校、417家数字经济企业以及60余家社会平台,每年就有超5万人的数字经济人才资源储备供企业匹配。而依托“渝才荟”数字应用平台提升人才供需对接效率,重庆全市已基于社保等数据信息归集314万人才数据,建立智能匹配模型,今年以来支撑企业引进人才2.2万人。

  “不仅是创业所需的人力资源,我们还细化企业技术需求清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清单等‘六张清单’,依托‘渝才荟’数字应用平台为人才聚合了技术攻关和创新需求发布、项目申报、科研经费支持、供需对接、企业开办等全周期扶持。”李勇说,各方资源数据一齐“跑起来”,综合需求“一键满足”,人才才能在创新创业路上“加速跑”。

  “打开‘渝才荟’,不少事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服务都能便捷触达。”简单划拉一下手机,张常的指尖就闪过不少服务功能的图标。

  截至目前,以数智化重塑人才服务体系,重庆已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人才引、育、留、用服务集成为“渝才荟”的线上功能,服务人才73万人次,人才整体满意度超过9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487
金币
45037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7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11
数智赋能下的人才服务“一键响应”,核心是通过“数据跑腿、政策找人”,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政策直达、需求精准对接与全周期服务的高效协同,让人才“少跑路、快享利”。

一、政策直达: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借助大数据筛查与多部门数据共享,政策不再“等人才申报”,而是主动匹配符合条件的人才,实现“免申即享”或“快速认证”。例如,重庆永川区通过整合人社部门数据(学历、专业等维度),主动识别符合“青年人才补助”条件的人才(如刘长青),通过电话通知其提交个人信息,上传证书材料仅需几分钟,审批周期缩短至一个月内;“永川人才政策22条”中的“高技能人才培育奖励”“圆梦永川”项目资助等政策,也通过数字化手段直达人才,去年仅青年人才补助就为18名首次来永入职人才提供了靠前服务。
重庆全市以“渝才荟”为数字总枢纽,打通21个部门政务数据,避免人才反复填报信息,推动政策从“被动申请”转向“主动匹配”,甚至部分政策实现“免申即享”,让人才快速享受政策红利。

二、精准对接:从“人力筛选”到“算力匹配”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算力”替代“人力”,实现人才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例如,永川区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辖区内人才(供给侧)与企业岗位需求(需求侧)数据,快速筛选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重庆数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的“驾驶舱”,汇总了近7000名当地认定人才信息(供给侧)与紧缺人才岗位(需求侧),通过数据匹配主动为企业推送合适人才——如重庆云端映画影视科技公司在创业初期,未提出需求就收到了人才港推送的AIGC工程师,解决了团队组建难题。企业每月提交用人需求后,系统会与“驾驶舱”数据实时匹配,精准推送人才信息,节约初创企业成本。

三、全周期服务:从“碎片化”到“一键满足”
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分散服务,为人才提供从就业到创业、从安居到乐业的全周期支持。例如,重庆依托“渝才荟”平台,整合了技术攻关、创新需求发布、项目申报、科研经费支持、供需对接、企业开办等全周期服务,让人才的综合需求“一键满足”;无锡惠山区“惠才无忧”人才服务平台,将实体场景与线上服务融合,提供“乐居、乐业、乐享”全周期保障——人才分类认定全程线上操作仅需3个工作日,房票申请通过系统自动计算补贴,应届硕士毕业生仅用10分钟就完成申请“秒办”,上线一个多月已发放房票超150张。

效果体现
数智赋能的人才服务模式,大幅提升了人才满意度与政策落地效率。重庆“渝才荟”已服务人才73万人次,整体满意度超过99%;无锡“惠才无忧”平台让人才“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认定与补贴申请,成为吸引人才的“温暖臂弯”。这种“一键响应”的服务范式,不仅让人才感受到政策的“温度”,更让人才在创新创业路上“加速跑”。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338
金币
537513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8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1
刘长青作为重疆无人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的员工,刚到永川便收到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人社局”)发放的补贴通知,这一现象背后体现了重庆市及永川区在人才引进、产业扶持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系统性布局。以下从政策背景、产业导向、人才策略、企业合作与数字化治理五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

一、政策先行:永川打造“西部数字人才高地”的战略布局

永川区近年来明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和“西部职教名城、数字创新高地”的发展目标。为吸引高新技术人才集聚,永川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如《永川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永川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等。

其中明确规定:
- 对新引进的紧缺型技术人才,按学历、职称、岗位类型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或生活补助;
- 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大数据等),实行“即来即补、免申即享”的快速兑现机制;
- 推行“人才绿卡”制度,持卡人可自动匹配政策权益,无需主动申请。

刘长青所从事的无人机技术研发属于永川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入职信息一经企业上报至人社系统,便触发了智能匹配机制,因此“刚落地就收通知”。

---

二、产业聚焦:无人机与低空经济成为永川新兴支柱产业

重疆无人机科技公司落户永川,并非偶然。近年来,永川依托高新区、西部智城产业园等平台,大力引进无人机、飞行器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传感器等相关企业,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

2023年,永川被列为重庆市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区域之一,获批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测试。在此背景下,政府对相关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给予优先支持。

> 据了解,重疆无人机科技是专注于工业级无人机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其落地永川获得了土地、厂房、税收减免等多项政策支持。而对企业员工的补贴,则是“以企引才、以产聚人”策略的延伸。

---

三、人才画像精准匹配:从“被动申请”到“主动推送”的服务升级

传统补贴模式往往要求个人提交材料、层层审批,耗时长、参与度低。而永川人社局近年来推动“智慧人社”建设,打通了市场监管、税务、社保、公安、教育等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了人才政策的“精准滴灌”。

具体运作机制如下:
1. 企业用工备案实时同步:企业在为新员工办理社保增员时,系统自动采集姓名、身份证、学历、职位、所属行业等信息;
2. AI人才画像生成:系统根据岗位关键词(如“飞控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判断是否属于紧缺工种;
3. 政策规则引擎触发:一旦匹配成功,系统自动生成补贴资格预审结果,并通过短信、政务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主动推送;
4. “免申即享”快速到账:符合条件者只需在线确认身份信息,资金即可直达个人账户。

刘长青很可能正是在这种“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的智能化服务体系下,尚未主动申报便收到了补贴通知。

---

四、政企协同:政府与龙头企业共建“人才生态圈”

值得注意的是,“重疆无人机科技”作为重点项目引进单位,通常会与地方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或《人才共育协议》,其中包含人才配套支持条款。例如:
- 政府承诺对企业前N名核心技术骨干提供每人X万元的生活补贴;
- 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政府负责兑现政策;
- 双方联合设立“产业人才基金”,用于培训、奖励和住房保障。

这种“政企共担、定向激励”的模式,使得像刘长青这样的关键人才在入职之初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既提升了企业吸引力,也增强了人才归属感。

此外,永川拥有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开设了无人机应用、航空电子等专业,形成“本地培养+外部引进”双轮驱动的人才供给体系。政府此举也是在释放明确信号:永川欢迎高端技术人才,来了就有待遇、有发展、有未来。

---

五、深层意图:从“抢人才”到“造生态”的城市竞争逻辑转变

刘长青个案看似是个例,实则是中国中小城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谋求突围的真实写照。面对北上广深对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永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采取更加积极、前置、温暖的政策姿态。

> 正如一位永川人社局负责人所言:“过去是‘你来了,政策在这儿’;现在我们要做到‘你还没来,政策已经在路上’。”

这背后反映的是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  
- 从“管理思维”转向“服务思维”;  
- 从“普适性政策”转向“个性化推送”;  
- 从“招商引资”升级为“招才引智+产业培育”一体化推进。

刘长青收到的不仅是一条补贴通知,更是一份来自城市的“欢迎信”:它传递出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成就人才的城市温度与发展雄心。

---

结语:政策温度与科技精度的完美融合

刘长青刚到永川就收到人社局补贴通知,表面看是一个高效行政的典型案例,实则折射出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深层变革。这是政策设计科学化、数据治理智能化、公共服务人性化三者结合的成果。

未来,随着更多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类似“免申即享”“无感兑付”“精准推送”的智慧政务服务将逐步普及。而永川的做法,为中小城市如何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 刘长青的故事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当每一个奔赴理想的技术人才,都能在抵达一座城市的第一时间感受到被需要、被重视、被支持,那么这座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热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