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肌酐高的人,一般有4个表现!若你全有,警惕肾衰竭来袭[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597
金币
8303
道行
19523
原创
29469
奖券
18126
斑龄
201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3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13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11) —

肌酐高的情况通常会让人感到担忧,尤其是如果它伴随着一系列其他的症状,可能预示着肾脏功能的下降或衰竭,肌酐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一部分,通常通过肾脏被排出体外。
当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问题时,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就会升高,因此,肌酐水平的升高是一个警示信号,提示肾脏可能已经受到了损害。
肌酐升高的患者,往往会有一些常见的症状或体征,这些都是肾脏问题的直接反应。

如果一个人有这些表现,尤其是所有的表现都有,必须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避免更严重的肾衰竭发生。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异常的水肿,水肿的出现通常是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的表现,我们知道,肾脏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
正常情况下,肾脏能够有效地调节水分平衡,保持体内液体的稳定,然而,当肾脏功能受损,尤其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时,水分便无法被有效排出,造成水肿。

水肿通常最先出现在下肢,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随着病情的加重,水肿会逐渐扩展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可能影响到面部,导致眼睑浮肿。
水肿不仅让人感觉身体沉重、肢体不灵活,长期积累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肾脏功能的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
特别是当水肿出现时,伴随着尿量减少或尿液异常,患者应当意识到这是肾脏问题的警报信号,需尽早就医进行检查,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此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一系列的肾脏功能检测,确认是否存在肾衰竭的风险。
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尿液的改变,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清澈的,没有异味、颜色或泡沫,尿液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某些异常。
当肌酐水平升高时,肾脏的过滤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尿液就可能发生改变。
首先,尿液的量可能发生变化,有的人会发现自己排尿的次数增加,甚至是夜间频繁起夜,这通常与肾脏对水分调节能力下降有关。

相反,也有些患者的尿量显著减少,甚至出现尿潴留,这也是肾脏功能不全的一个标志。
尿液的颜色也可能发生变化,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或透明的,但当肾脏受损时,尿液可能会出现深黄色、红色甚至是浑浊的现象。
出现尿液变色,尤其是呈现血色时,往往说明肾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此外,尿液中可能还会出现泡沫,这通常是蛋白尿的表现,是肾脏病变的一个重要信号。

尿液中含有过多的蛋白质,通常意味着肾小管受损,肾脏的过滤功能已经受到威胁,若出现这些尿液变化的症状,最好去医院检查肾功能,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
除了水肿和尿液的改变外,难以解释的疲劳和面色差也是肾功能不全常见的表现。
当肾脏无法有效地排除体内废物时,这些废物和毒素会在体内堆积,严重时会影响到身体的整体能量水平,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尤其是当人们无法找到疲劳原因时,这种情况就更需要警惕,很多肾脏疾病患者都反映自己经常感到极度疲倦,哪怕是没有进行过多体力活动,也常常会感到精力不足、浑身乏力。
此外,面色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肾脏损害往往会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排出,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导致皮肤的气色变差。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皮肤应当红润、光泽,而肾脏功能不全的人,面色通常显得苍白、暗淡,缺乏生气,这种面色的变化,往往是肾脏问题日益严重的表现,提醒人们要警惕肾衰竭的到来。

最后,消化道的不适也是肌酐升高时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当肾脏功能衰竭时,体内积累的废物和毒素会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全身,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很多肾病患者都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不仅让患者的食欲降低,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虚弱。
特别是在早期,患者可能并不觉得这些症状严重,然而如果不及时重视,病情可能会恶化。

那么,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患者应该意识到,若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上述表现,尤其是出现水肿、尿液改变、疲劳、面色差以及消化不适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这些症状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肾脏问题逐步加重的表现,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进行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检查的项目通常包括血肌酐、尿液分析和肾脏超声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评估肾脏功能,确定是否存在肾衰竭的风险。
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病因,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定期检查肾功能。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的监控尤为重要,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饮食的调整,或者没有按时服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

总而言之,肌酐高的人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健康警示信号,这些症状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肾脏问题较为严重时,更要引起重视。
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并接受适当的治疗,是防止肾衰竭的最佳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保护肾脏功能至关重要。
所以,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避免肾脏病情的恶化。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11-1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338
金币
537513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8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1
当肾脏的过滤功能下降时,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升高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肌酐本身虽不具直接毒性,但其水平升高反映了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显著下降,提示体内代谢废物、电解质和液体平衡调节能力受损。这一阶段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系统性健康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

一、全身性代谢紊乱与中毒症状
随着肾功能减退,尿毒症毒素(包括尿素、胍类、酚类物质等)在体内蓄积,引发“尿毒症综合征”:
- 乏力与虚弱: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贫血及能量代谢障碍,患者常感极度疲劳。
-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出现恶病质。
- 皮肤瘙痒与干燥: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皮肤沉积磷酸钙,并伴随汗液排泄毒素增加所致。
- 口中有氨味(尿味):尿素经唾液分解为氨气,是晚期肾衰的典型体征。

---

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肾单位损伤影响对水、钠、钾、钙、磷及酸碱的精细调控,进而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 高钾血症:表现为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甚至心脏骤停,是急性肾损伤中最危险的急症之一。
- 低钙高磷血症:磷潴留抑制活性维生素D合成,导致肠钙吸收减少,引发骨痛、骨折风险上升(肾性骨病)。
- 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排酸保碱功能减弱,体内氢离子堆积,促进蛋白质分解、肌肉消耗,并加重骨盐溶解。
- 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

---

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主要致死原因)
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50%死于心血管事件,肌酐升高标志着心血管风险急剧上升:
- 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及水钠潴留共同作用,难以控制。
- 左心室肥厚与心力衰竭:长期压力负荷和容量超载损害心肌结构与功能。
- 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尿毒症环境促炎、促氧化应激状态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梗与中风风险。
- 心包炎:见于终末期肾病,可能伴有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

---

四、血液系统与免疫功能异常
肾功能下降不仅影响促红素产生,也改变免疫稳态:
-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主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铁利用障碍亦常见。
- 出血倾向: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皮肤瘀斑、鼻衄、消化道出血等。
- 易感染性增加:免疫细胞功能受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趋化与吞噬能力下降,肺炎与尿路感染频发。

---

五、神经系统与认知障碍
毒素积累及代谢紊乱可影响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早期即可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
- 周围神经病变:以下肢麻木、刺痛、“不安腿综合征”为特征。
- 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脑病:表现为嗜睡、抽搐、昏迷,需紧急透析干预。

---

结语
血液肌酐升高并非孤立指标,而是反映多系统功能崩溃的“预警信号”。其背后潜藏的是从代谢紊乱到器官衰竭的渐进性病理过程。临床上一旦发现肌酐上升,应立即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影像学及潜在病因(如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等),并启动延缓进展的综合管理——包括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摄入、纠正贫血与矿物质紊乱,必要时提前规划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移植)。早期识别与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