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阅读
  • 5回复

[日记]穿越新疆南北 尽览自然与人文风光 (6-5)[10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273
金币
66886
道行
38009
原创
2536
奖券
3113
斑龄
137
道券
122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2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13





        翌日再行,沙尘如故。前方的车辆犹如幽灵时隐时现,在黄浊的世界里缓慢前行。近喀什时,风沙渐弱,路旁白杨枝叶虽附着黄沙,但挺拔之姿犹存。



        终于,喀什的轮廓在尘霭中浮现。古老的建筑、蜿蜒的街巷,在黄沙的掩映下,反倒更显几分神秘与厚重。

昨日才别库车老城,今天又终见向往已久、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喀什老城。







        当夜幕降临,艾提尕尔清真寺对面汗巴扎开启了充满异域情调的烟火之气。跌宕起伏的叫卖声,四溢游走的扑鼻香气,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飘逸登场。各式的烤煮、各种的煎泡,招招过硬的手艺,家家响亮的牌号,无论你如何节省胃的空间,也允许你有三天的闲暇时光,但你也只能接受每个摊位蜻蜓点水式的品尝。

































异域风情的喀什古城东区

        这几天在南疆,当地维族群众等会用生硬的普通话和我们交流,有的根本不会汉语,只能打着手语或找人翻译表达意愿。街上头顶维吾尔花帽的男人,穿着维族服饰的女士,漂亮的维族姑娘,特有的建筑风格等,时刻让我们感受到新疆的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



        喀什的旅程,我们必须从喀什古城经典的开城仪式开始。

        早早来到古城东门,已有不少游人聚集,等待着那著名的开城仪式。古城东门城楼新奇巍峨,赭黄色泥土夯筑的外墙体在午阳下泛着暖意,似古老岁月在那里矗立。



        上午十点半,伴随着悠扬的号角,古城迎来了热闹的开城仪式。高大的城门缓缓开启,身着艾德莱斯绸的美丽维吾尔族姑娘翩翩起舞飘逸而出,男子娴熟击起欢快的鼓乐,主持人流利地介绍喀什古城的人文历史。伴随热烈的乐曲,游人纷纷加入跳起维族麦西来普舞蹈。千年古城喜迎贵宾的独特礼遇,让古城美好的一天正式开启。





        随着人流从东门踏入如迷宫般错综复杂的古城东区,商业化的东区主街,满城尽是鳞次栉比的特色店铺,琳琅满目的精致瓦罐木刻铁器、帽子彩巾衣饰、葫芦手鼓冬不拉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让摩肩接踵的游人留恋不舍。







        主街两侧分出许多小巷,延伸至古城深处。这些巷子窄而曲折,仅容两三人并行。我们放弃看地图的念头,似迷路样反倒成为一种正确的游览方式。







        深入小巷漫步,泥土色的房屋紧密相连,黄土夯筑的墙壁历经岁月打磨,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泽。爬着蔓生植物的墙体,为土黄色调添了一抹绿意。巷内比主街清静许多,偶尔有当地居民提着日用杂物走过,脚步声在巷中回响,格外清晰。







        抬起头,可见维吾尔建筑特有的木质雕花门窗。这些门窗多漆成绿色或蓝色,门扇窗棂上雕刻着繁复而美观的几何图案。许多人家窗台上摆着盆栽鲜花,为古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气。







        巷道交错处,时常见到小小的广场。几个老人坐在广场边的木椅凳上闲谈,孩子们在不远处追逐嬉戏,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古老与现代和谐共存的古城东区,展示着维吾尔族的传统技艺与建筑智慧,走过它的街巷,仿佛翻阅了一部立体的历史长卷,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浓烈伊斯兰文化特色的喀什古城西区

        喀什古城西区与东区相比,游客稀疏不少,更显得宁静原始。







        历史悠久、古城核心、黄砖砌筑、白石膏勾缝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就伫立在西区主入口的广场。





        清真寺没有高大恢弘的气派,只有礼拜时在回廊跪拜、满心虔诚和朴素的穆斯林。大型节日庆典时,能亲眼目睹万名礼拜者聚集祈祷的壮观场面,亲身感受宗教的力量和信仰的魅力,一定能让你的心灵也瞬间得到纯化。





        流连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缤纷衣裙的维族姑娘飘过身旁,闪烁的明眸、婀娜的神情妍姿俏丽;游客攒动熙攘,孩童嬉闹奔跑,白鸽踵接扑闪,欢乐祥和气氛洋溢,由此放射状扩展延伸出去的众多街巷组成了迷恋的喀什古城西区。







        走进古城纵横交错的西区街巷,伊斯兰文化特色的洋红与金色土木、砖木结构建筑,默默地讲述着西域的传奇,让你耳目一新。布局灵活多变、蜿蜒而行、曲径通幽的迷宫式街区,盆景、鲜花与建筑物廊柱、木雕、挑檐各色花饰幽静错落,让你仿佛在古老的时空里穿梭。









        古朴的百年老茶馆极具当地特色和风情。象当地人一样,买上几只香饽的馕,要上一壶土耳其红茶加喀什冰糖的特色茶,听着似懂非懂但悠扬的热瓦普琴弹唱,在俯瞰楼下最具地域特色而又繁华的吾斯塘博依街车来人往的同时,与和蔼可亲、胡子漂亮利落、戴着小花帽的“巴依老爷”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轻声聊天、细语说话,尽情地享受和品味古老城市与异域风情安逸闲适而又缓慢的时光,古老而又独特的生活气息让我们有了与众不同的体验。







        走街串巷慢慢闲逛,细细地品味古丝绸之路延续下来的西域城邦维吾尔民族最原始的特色与风情,带着方帽的男子和包着头巾的妇女,身穿着民族特色的服饰,互相讲着顺溜的维语,让你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这才是本土最地道的气息文化。









        维族女孩随歌起舞、玩皮孩童在家门口欢快嬉戏,长白胡子仙风道骨的老人仨俩结伴在椅凳上娓娓细语,悠闲地陪伴古城随着时光慢慢地走去;邀约无处不在的孩子来个欢乐的合影,异域风情足以令你终身难忘。









活着的维吾尔民俗博物馆高台民居

        突兀的高台民居与古城隔道相望,这里曾是喀什最早的老城区域。









        依土崖、利用地形空间毫无章法随意而为扩建与加盖的灰土房屋,层层叠叠,几乎是从大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模样。不少房屋已经颓圮,用木柱勉强支撑用于观光展示,而排除危房的部分民居仍有原住居民生活其中。









        小心翼翼地走在迷宫般交错的古街小巷,生怕惊扰了这里的生活节奏。或明或暗幽深的过街天楼,高低比肩叠榭的生土建筑,坑洼斑驳无甚差异的土围墙;古老悠久土陶作坊里专心制作的沧桑男人,一针一线绣着花帽服饰的维族妇女,每家每户都留下了谜一样的岁月印记,只有到这里你才能从奇特的民居中真正感受到古老喀什的脉搏。











        站在高台观景台眺望,现代喀什城在不远处崛起,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阳光,与眼前的土黄色建筑形成奇异对比。







        游览喀什古城的这些天,是劳累辛苦的一天天,更是惬意闲暇有趣的一天天。没有来过喀什古城,你真的不能算来过新疆,这里的一切充满着惊喜与感动,会让你铭心刻骨、没齿难忘,更会萦绕在脑中久久珍藏和怀念。











告别喀什

        南疆景色最美、最丰富的帕米尔高原风光,因担心老人高反的原因,只能留一些遗憾给未来。

        离开喀什前,我们先去著名的伊斯兰古建筑群香妃园参观。《还珠格格》香妃的故事情浓香艳、精彩迷人;香妃的家族墓园圆拱穹顶、绿色琉璃贴面、翡翠般用心雕刻相当绝美。园内古树参天、繁花环绕盛开,图案各异柱子支撑而立的伊斯兰异域风格建筑,方正大气、恢宏富丽。













        就要告别喀什。喀什的古城、喀什的街巷、喀什的工匠、喀什的工艺品、喀什的美食、喀什的风土人情犹如一幅幅铺开来的美丽画廊,带着无限的眷恋,踏上南行的旅途,我们真的要给喀什说一声再见!







2条评分原创+2金币+38
huozm32831 原创 +2 - 11-11
huozm32831 金币 +38 - 11-1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coolchick

UID: 860975


发帖
11863
金币
121
道行
1399
原创
1
奖券
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4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5-11
最后登录: 2025-11-1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昨天 09:37
自从1几年的DT事件之后,一直对新疆的旅游有心理阴影,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wfsnow

UID: 87804

发帖
4288
金币
61
道行
398
原创
61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9-14
最后登录: 2025-11-1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前天 16:57
第一张图,这是新疆喀什古城的夜市街景,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与人文烟火气。

画面中,夜晚的街道被金黄的灯笼点亮,树木间挂满传统灯饰,营造出梦幻的 “灯火森林” 效果。两侧商铺林立,售卖着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行人悠闲漫步,尽显古城的热闹与闲适。

喀什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保存完好的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民俗文化闻名。这条夜市街是游客体验新疆夜经济、感受丝路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夜晚的灯光不仅点亮了街道,更勾勒出喀什 “活着的千年古城” 的独特魅力,让游客在光影中沉浸式感受西域的历史与风情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478
金币
4503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7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4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前天 07:37
沙尘中的跋涉,是一场与模糊性的深度对话。风卷沙粒漫过天际,天地的边界在浑黄中消融,远处的地平线化作流动的雾,让人失去对“远方”的具象想象。这种模糊并非虚无,反而像一面棱镜,将日常的喧嚣折射成内心的褶皱——那些被忙碌掩盖的渴望、被世俗淹没的坚守,在沙尘的包裹中慢慢浮现,变得清晰可触。你开始明白,所谓“边界”从不是外界的定义,而是内心的刻度;沙尘模糊的,不过是表象的藩篱,却让你看清了自己真正的模样。

沙尘中的跋涉,是一次对“看见”的重构。沙粒打在脸上,迷住眼睛,你无法再远眺风景,只能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踩实的沙痕、被风掀起的麦草、治沙人埋下的草方格。这些近在咫尺的细节,原本被“远方”的诱惑忽略,此刻却成为感知世界的全部。你突然懂得,“看见”不是目光的延伸,而是心灵的贴近:当视线被遮蔽,灵魂却开始“看见”——看见沙粒中的生命密码(比如撒哈拉沙尘跨越海洋滋养亚马孙的秘密),看见脚步中的坚持(比如八步沙三代人“铺草、埋沙、踩实”的重复),看见存在的本真(比如沙要不停地走,因为旅程就是它的使命)。

沙尘中的跋涉,重新定义了“旅程”的意义。它不是从A到B的交通行程,而是一场“穿越”的仪式。治沙人弯腰铺草的动作,重复了一代又一代,他们的旅程没有终点,只有“更绿一点”的坚持;徒步者踏过沙海的脚印,串联起自然与人文的对话,他们的旅程不是为了到达某个景点,而是为了让脚步成为思考的载体;沙粒的长途跋涉,从沙漠到雨林,它的旅程不是为了停留,而是为了连接——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存在与意义。

在沙尘中跋涉,你会突然领悟存在的本质:不是“抵达”某个目标,而是“穿越”的过程本身。沙尘模糊了外界的边界,却让你找到了内心的坐标;遮蔽了视线,却让你照亮了灵魂的原野。这场跋涉,远非简单的行走,而是一场关于“如何存在”的沉思——当你穿越沙尘,你穿越的不是沙漠,而是自己;当你走完这段旅程,你会发现,最珍贵的不是终点的风景,而是穿越过程中,那个更清晰、更坚定的自己。

沙尘中的跋涉,是存在的隐喻。它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到达”,而在“穿越”——穿越模糊,穿越遮蔽,穿越世俗的定义,最终抵达内心的澄明。就像沙粒要不停地走,治沙人要不停地铺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沙尘中的跋涉,带着模糊的边界,带着遮蔽的视线,却带着清晰的内心,走向灵魂的远方。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327
金币
537486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11
在沙尘中前往喀什的旅途,是一场与自然力量直面交锋的行旅,也是一次深入西域灵魂的精神跋涉。风沙如幕,天地混沌,却在这苍茫之间,显露出南疆大地粗犷、原始而又神秘的美感。以下从景象与感受两个维度,以诗意与哲思交织之笔,描绘这段独特旅程。

---

一、黄沙漫卷:天地失序的壮阔图景

当车轮驶入塔里木盆地边缘,天空骤然变色。原本湛蓝的穹顶被一层浑浊的橙黄色吞噬,仿佛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将赭石、土褐与铁锈红泼洒于天际。沙尘暴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奔涌而来,如千军万马踏地而至,呼啸声自远方传来,先若低语,继而如怒涛拍岸。能见度迅速降至不足百米,前路隐没于灰黄之中,连远处的昆仑山影也化为一抹模糊的轮廓。

公路如一条颤抖的黑蛇,在沙浪中若隐若现。偶尔有骆驼刺或红柳丛在风中挣扎,枝干扭曲如呐喊的人形,叶片覆满尘土,呈现出一种病态的银灰色。偶见废弃的土坯房伫立荒原,墙垣斑驳,门框空荡,似是人类曾与自然争夺生存权的遗迹。此时,一只孤鹰逆风盘旋,在浑浊天幕下划出倔强的弧线——它是这死寂中唯一的活物,也是自由的象征。

---

二、感官的沉浸:身体与心灵的双重震荡

置身沙尘之中,感官被彻底重塑。风裹挟着细沙抽打着车窗,发出密集如雨点般的噼啪声,节奏急促而压抑。空气干燥得令人喉头生烟,每一次呼吸都像吸入灼热的铁屑。即便紧闭车窗,细沙仍能透过缝隙渗入,落在皮肤上带来细微刺痛,衣物窸窣作响,仿佛整具身体正在被自然缓慢侵蚀。

然而,在这种近乎酷刑的体验中,却滋生出一种奇异的宁静。外界的喧嚣被风沙隔绝,车内世界变得异常封闭而专注。人被迫向内凝视:思绪如沙粒般纷乱,却又在某一刻突然沉淀。你会意识到,在这片广袤面前,个体的焦虑、得失皆如尘埃般微不足道。沙尘不是敌人,而是提醒者——它以暴烈的方式,唤醒你对自然威严的敬畏。

---

三、文明的痕迹:在荒芜中寻觅人间烟火

尽管沙尘遮蔽了视线,但人类的痕迹并未消失。途中偶遇维吾尔族牧羊人,头裹白巾,脸庞沟壑纵横,牵着几只瘦骨嶙峋的羊群缓缓前行。他神情平静,仿佛早已习惯这场年复一年的“黄魔来袭”。路边小站,一位老人守着茶摊,炉火未熄,铜壶冒着热气,一碗茯茶递来,苦涩中带着回甘——那是荒凉中最温暖的慰藉。

更有甚者,远处隐约可见高压电塔与光伏板阵列,在沙尘中闪烁微光。现代文明正试图在这片古老土地上扎根,与风沙博弈。传统与现代、游牧与定居、自然与科技,在此形成张力十足的共生图景。喀什,正是这一切交汇的终点。

---

四、通往喀什:一场精神的朝圣

随着距离喀什渐近,沙尘略有退却,如同风暴前的短暂宁静。此时,心中竟生出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情绪。喀什,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城,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与信仰的灯塔。她矗立在帕米尔高原脚下,见证过玄奘讲经、商旅往来、刀光剑影与诗歌传唱。如今穿越沙尘奔赴她,宛如一次朝圣——用身体承受自然的考验,以抵达那文明的绿洲。

沿途所见虽荒凉,却充满力量。每一道风蚀的沟壑,每一片被吹弯的草茎,都在诉说生存的韧性。而这,恰是喀什人的精神写照:在干旱与动荡中繁衍生息,在多元与冲突中保持本真。

---

五、结语:沙尘即隐喻,旅途即觉醒

这场沙尘中的跋涉,远非一次简单的交通行程,而是一场关于存在本质的沉思。沙尘模糊了边界,却清晰了内心;遮蔽了视线,却照亮了灵魂。它让人重新理解“旅程”的意义——不在于抵达,而在于穿越;不在于舒适,而在于经历。

当你终于望见喀什老城那密如蜂巢的土屋群,清真寺的拱顶在暮色中泛出微光,耳边响起悠扬的木卡姆乐声,你会明白:所有风沙中的颠簸与窒息,都是为了这一刻的重生。  
那不是逃离荒野,而是从荒野中归来。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11-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poli923

UID: 1382715

发帖
2152
金币
55
道行
408
原创
36
奖券
149
斑龄
0
道券
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62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14
最后登录: 2025-11-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1
土房子才有年代感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11-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