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阅读
  • 1回复

[转帖]广东最美山脊徒步 [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653
金币
451767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7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5




  网传,莫六公山顶为广东省最美山脊,且四五月份为最佳旅游季。莫六公山,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河坪村。我们从深圳前往,约三百公里,平常只需四小时左右,适逢清明节,花了十个小时。当晚宿于距莫六公山25公里的县城。

  早餐后从阳山县出发,约四十分钟后到达莫六公山。十点半,沿着游客中心旁926乡道上山,五分钟后看到左手边的一石块上画有一黄色箭头,上写:莫六公林场。由此开始登山。
  山路两旁树木葱茏,杂草丛生,最好穿长衣长裤。青山中,一个大大的洞穴展现眼前 ,洞口左右一大一小两尊石头,就像两名卫士,正站岗放哨。行走约半小时,空中飘起了小雨,雨势逐渐增强。路面湿滑,大家小心翼翼地向前,大约一个小时后,来到山脊的第一个垭口。
  垭口有一简易棚,可为游客挡风遮雨。雨棚旁有一小屋,应该是护林人住的吧,可在此借用厕所。厕所旁,灶膛中柴火烧得正旺,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墙上有“入厕收费”字样,但我们想要付费时,护林老人却用听不太懂的本地话,摇头摆手,表示不用。
  稍作停留,重新出发。在平缓的山脊中行走约一公里 ,再见到两块带箭头的路标:一块上写“莫六公山脊”,另一块上写“(直径)莫六公”。此时应沿着“莫六公山脊”箭头方向走,此后的行程,也要顺着山脊上下,否则,没有向导,难以回到河坪村,甚至于迷路。
  全程约四公里的山脊,其中两座山峰比较陡峭,下山有些难度。如果恐高,就只能蹲下身子,手撑地面,一步一挪下山。每爬上一个山顶,放眼四望,到处都是层层叠叠、高高低低的山峰。
  站在山顶,看万千峰林,云雾缭绕,听山中鸟鸣阵阵;叹历经风雨迎来的美好,感人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此刻山风呼啸,却没有一丝寒意,仿佛是一段春风化雨般的乐声。
  约三个小时左右,又路遇一简易棚,听说平时这里有水和豆腐花等小吃出售,但是清明节暂停,只有正在休息的游客们 。
  山脊的终点处有一座小小的莫六公殿。走过此处,向前约五十米,沿左边的路口下山。下山后是一条铺有石块的山路 ,约一公里。但这还不是整个行程的终点,还要走最后两公里小路才能回到河坪村。最后两公里既有乡村公路又有羊肠小道,沿着户外徒步团系的绸带走,就不会迷路。
  在这段路途中,看见满山的小牛正自由自在地吃草 ,放牛的人儿却不知哪儿去了;路旁,金银花正在绽放,芬芳扑鼻。远方,山色渐渐暗下来。
  穿过牛场,来到村民的后园,行程正式结束。此山脊的路并非刻意修建,而是人走出来的。就是那句:“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莫六公山脊徒步路线是一条环线 ,两边都可上山,个人比较推荐从林场入口上山,牛场入口下山,这样行走难度稍低一点,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在阳山县,我们还品尝了颇有特色的阳山麦羹。麦羹,实际就是玉米羹。在当地就像白开水,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入口细腻、润滑、香甜、鲜美。据说,阳山人认为“无麦羹不成餐”,每顿饭都要喝一碗才算完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632
金币
540129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87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1
从深圳前往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河坪村的莫六公山,直线距离虽约三百公里,但清明节期间耗时十小时,比平时多出约六小时,这一显著的时间差异主要源于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以下将从交通流量、道路条件、出行行为、天气与管理措施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节假日出行效率下降的深层原因。

---

一、节假日交通高峰导致严重拥堵(主因)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大量在珠三角工作的居民选择返乡扫墓或踏青出游,形成“短途集中出行潮”。深圳作为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清明假期首尾两天出城车流高度集中,广深高速、许广高速、清连高速等通往粤北的主要通道均出现长时间、长距离缓行或拥堵。

- 关键节点瓶颈:如广州北环、机场立交、清新服务区等枢纽常成为堵点,车辆排队可达数公里。
- 拥堵时间叠加:清明节上午8–12点为出城高峰,若未错峰出行,极易陷入“走走停停”的状态,平均时速可能不足30公里/小时,远低于正常60–80公里/小时的通行效率。

---

二、山区道路条件限制通行效率

莫六公山位于阳山县北部山区,属于非景区开发区域,最后一段多为县道、乡道甚至无名山路,路况复杂:

- 道路狭窄,多弯道、陡坡,会车困难;
- 部分路段年久失修,雨季易塌方或积水;
- 导航信号不稳定,易绕路或误入断头路;
- 清明期间降雨频繁,湿滑路面进一步降低车速。

这些因素使得原本2–3小时可完成的“最后一程”可能延长至4–5小时,尤其对不熟悉地形的外地司机而言,耗时成倍增加。

---

三、集中出行与缺乏分流机制加剧压力

普通工作日车流分散,路线选择灵活;而清明节期间:

- 多数人集中选择相似路线(如深圳→广州→清远→阳山);
- 缺乏有效替代路线,一旦主干道受阻,绕行成本极高;
- 农村地区停车资源匮乏,进村道路易被临时停放车辆堵塞,形成“肠梗阻”。

此外,部分自驾游客将莫六公山视为“小众徒步胜地”,蜂拥而至却未提前规划,加剧局部交通混乱。

---

四、天气与应急因素不可忽视

清明时节正值南方“回南天”与雨季交替,天气多变:

- 频繁降雨导致能见度下降、路面湿滑,驾驶速度受限;
- 山区易起雾,夜间行车风险高,司机主动减速;
- 若发生轻微事故(如刮蹭),在偏僻路段等待交警处理时间较长,极易引发连锁拥堵。

同时,交警部门可能在重点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或疏导,虽出于安全考虑,但客观上延长了通行时间。

---

五、心理预期与实际体验的落差放大感知

从时间感知角度看,被动等待(如堵车)比主动驾驶更显漫长。十小时行程中若包含3–4小时停滞或缓行,驾驶者会产生强烈疲惫感与时间膨胀感,主观上感觉“比平时多花不止六小时”。

此外,山区手机信号弱、娱乐设施少,进一步加剧焦虑情绪,使旅途显得更加漫长。

---

总结与建议

| 因素类别       | 具体影响                                     |
|----------------|----------------------------------------------|
| 节日车流       | 出城高峰致高速严重拥堵,平均车速骤降         |
| 道路等级       | 山区乡道狭窄曲折,通行能力低                 |
| 出行集中性     | 线路单一、缺乏分流,局部超负荷               |
| 气象与安全     | 雨雾天气+事故频发,行车节奏被打乱             |
| 心理与体验     | 堵车等待拉长时间感知,疲劳累积               |

> 建议未来出行优化策略:
> - 错峰出行:选择清明节前一日深夜或节日后期返程;
> - 提前勘察路线:使用离线地图标注关键岔口,避免迷路;
> - 关注实时路况:通过广东交通发布、高德拥堵预警获取动态信息;
> - 考虑拼车或徒步接驳:抵达附近镇区后换乘摩托车或步行进山,减少进村压力。

综上所述,清明节前往莫六公山耗时翻倍,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节假日人流激增、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地理环境制约与人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提升未来节假日出行的规划科学性与应对能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