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AI赋能未来新生活,企业共话机遇与挑战
2025年11月6日至9日,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圆满落幕。本届峰会恰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人工智能(AI)再次成为核心议题。相较于往届,今年峰会更聚焦AI技术的场景化落地、产业深度融合以及全球治理协作,展现出AI从概念走向现实、深刻重塑社会生活的强大势能。
AI赋能未来生活:从效率提升到人机共生
技术解放人力:AI成为人类的“智能副驾”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峰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引发广泛关注。他指出,数智化时代机器人将把人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未来员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这一愿景基于京东在物流自动化领域的深厚积累:目前北京分拣中心已实现90%人力用机器人替代,明年4月将建成全球首个全无人配送站,该配送站将集成无人机起降、无人配送小车、机械臂等全自动化设备。刘强东强调,AI不会取代工作,反而会催生新需求和新服务,如未来5年内全球旅游市场可能增长10倍,进而创造大量新职业。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则提出“AI应当是人类的智能副驾”的理念。他认为,AI的核心价值在于解放人类创造力,而非削弱人的主体性。构建人与AI和谐共生的关系,需建立在“责任与透明”两大基石之上:责任指建立负责任的AI治理体系,确保安全可控;透明则要求AI避免成为“黑匣子”,通过开源生态增强信任。腾讯已在底层技术(如自研星脉高性能计算网络)、消费端应用(大模型与微信、腾讯会议打通)和产业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全面布局,践行“创新与向善”。
科技传递温度:普惠共享与社会责任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演讲中强调“技术普惠是AI时代的全新机遇”。新一代AI产品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让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也能便捷享受技术红利。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最大AI开源社区“魔搭”,已汇聚12万余个开源模型,服务2000多万用户,其中20.74%来自50人以下小组织,13.7%为独立开发者。今年9月,“魔搭”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小有可为”AI开源公益创新挑战赛,聚焦乡村教育、养老事业、孤独症儿童、无障碍生活四大场景,推动AI技术向善发展。
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以“科技的温度”为例,介绍其产品《爸爸妈妈讲故事》如何通过AI技术让父母的声音嵌入故事库,实现亲子共读互动。他认为技术本质是服务人类,喜马拉雅正利用AI激活地方文化和口述历史,在数字时代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机,并承诺承担内容主体责任,打造健康的内容生态。
企业深耕产业场景:从技术领先到价值落地
随着AI技术普惠性发展,单纯的技术领先已不足以构建核心竞争力,将AI深度嵌入具体业务场景成为企业共识。
生活服务与金融健康:贴近民生的AI应用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表示,“AI的核心价值在应用”,蚂蚁围绕用户需求,在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服务、金融服务三大领域深耕。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AI助力专业服务普惠可及;在金融服务中,AI提升风控效率与用户体验。韩歆毅强调,AI在高度严谨领域的落地需兼顾专业化与伦理规范,蚂蚁已成立科技伦理顾问委员会和医疗伦理顾问委员会,推动AI向善而行,“既要征服星辰大海,也要呵护人间烟火”。
内容创作与视频生成:AIGC重塑内容生态
哔哩哔哩(B站)董事长陈睿指出,尽管中国年视频产量超500亿条,但优质内容仍显稀缺。B站致力于构建长期健康的创作生态,成为“优质创作者的发掘器”和“优质内容的放大器”。他强调优质内容不能简单用技术指标衡量,而需尊重创意与时间检验。B站正通过AI工具赋能创作者,降低创作门槛,同时坚守对优质内容的扶持。
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介绍了其推出的全球首个用户可用的真实影像级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经过一年迭代,“可灵AI”已成为引领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技术的中国产品。快手将AI能力延伸至内容生产、分发推荐、电商搜索、广告自动出价等全场景,构建智能化内容与商业生态。杨远熙认为,“创新是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核”,快手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投入,在产业创新中释放更大势能。
终端与智慧生活:人机交互的新阵地
荣耀终端CEO李健提出“AI智能水平终将超越人类,彻底重构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服务的关系”。荣耀推出阿尔法战略“三步走”路径,在智慧家居、智慧车联等领域构建产业集群。李健认为,终端作为数字与物理世界的桥梁,是AI服务于人的核心载体,“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阵地”。荣耀将成立阿尔法实验室,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共生与生态共荣。
全球治理与安全普惠:构建数智未来共同体
本届峰会不仅聚焦技术创新与应用,更重视全球AI安全与治理体系的构建。11月8日发布的《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报告指出,人工智能风险的累积与地缘政治因素叠加加剧了全球治理困境。报告呼吁各方通过强化风险应对协同机制、深化能力建设合作机制等,构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安全、包容、权责明晰的全球治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致辞中强调,我国将以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一端抓供给,推动智能产业化;一端抓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工信部将持续夯实产业底座(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挖掘落地场景(常态化供需对接)、厚植发展沃土(标准研制、开源社区支持),并加强国际开放合作,在“一带一路”等机制下交流治理实践。
总结:数智未来已来,携手共筑新篇
2025年乌镇峰会清晰勾勒出AI赋能未来的图景:从解放人力的“智能副驾”到传递温度的普惠应用,从深耕产业的具体场景到全球协同的安全治理。企业家们的思考与实践表明,AI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福祉的强大工具。正如峰会主题所倡导的,“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及全球社会共同努力,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之间寻求平衡,在效率提升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契合点。
随着“十五五”规划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加快迈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新阶段。乌镇峰会作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将继续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共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