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2回复

[饮食常识]“男人不想老,补锌要趁早”建议多吃4物,头发浓密,精神充沛 [3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2674
金币
444247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64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9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33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08) —
1、番茄排骨煲!








2、蒜苗牛肉!






3、香辣花蛤!








4、酸笋紫苏鸭!












晾肉、酿酒、腌菜,你的立冬三大件准备好了吗?
天气一凉下来,有人会想起小时候,家里的大人在这季节拿出用了多年的粗陶缸,洗净、晾干,一层白菜一层盐地码进去,小孩插不上手,只能扒着缸沿往里看,想象白菜如何变成酸菜;有人会想起路过邻居家挂满腊肉、香肠的阳台,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有人会想起妈妈酿的一坛醪糟,在厨房的一角静静发酵……这些风味,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一种景观,一种回忆,每到立冬便醒了过来。
腊肉,中国人的冬季“硬通货”!
立冬时节,许多地方,都开始杀鸡宰猪,把肉阴干,此为“立冬肉”。俗语有云,“吃过立冬肉,身体赛牛犊”。腊肉、酱肉、腊肠……是中国人冬天的“硬通货”。


腊肉,你选择哪一款? 制图/张琪
中国人制作腌肉的历史,大约已经有一万年。考古证据显示,早在新石器时期,为了储备过冬食材,先民就已经学会了用盐来腌制肉类并烘干和储存的方法。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立冬后,北风起,空气里的细菌与水分减少了,就到了制作风干腌肉的好季节,尤其是腊肉。


一到冬天,窗户一开就是肉香。
上古时期,“腊”其实指一种重要的祭祀方式,《礼记》有云“腊先祖五祀”,小篆体的“腊”字写法,就含有“肉”字,与当时用肉祭祖先有关。而后随着文明演变,腊的含义,逐渐从祭祀变成了指代风干了一段时间的肉。
“腊”对于肉类的风味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首先,水分的流失使得肉里的鲜味被大幅度浓缩;其次,酶和细菌的作用,使得脂肪氧化,产生了鲜味物质谷氨酸钠,因此,“肉味”更浓了;盐与花椒等调料的加入,既能保鲜防腐,也加快了水分流失,大大加快了“腊”的进程。


在川渝地区,做腊肉少不了花椒。
因而,“腊”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成为中国人十分热爱的食物处理手法之一。即便购物已经极其便利,甚至市场肉铺都有代制腊肉香肠的服务,可在南方人的心目中,还是自家的腊肉香肠最香。
在川渝地区,制作腊肉和香肠,几乎是家家户户立冬的头等大事。川味腊肉,挑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花椒和盐将肉腌好后挂在窗外风干,腊好后切成薄片简单清蒸,紧实弹牙、鲜香油润,咸、甜、麻、辣、香,五味俱全,滋味格外丰富;川味腊肠(当地喜欢唤作香肠)则跟普通腊肠制作方法类似,只是也加入了各种浓郁火爆的调料;更不用说川渝特有的“排骨香肠”,将有着厚厚一层肉的猪肋排塞到肠衣里腊好,既有排骨和肠衣的口感,还格外干香浓郁。


排骨香肠。 图/图虫·创意
湖南人也特别喜欢腊肉,尤其是驰名大江南北的湘西腊肉。立冬之后,温度迅速下降,就到了湖南人制作腊肉的好时节。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抹上盐、花椒和香辛料腌制,此后就是极为重要的烹饪环节——熏,这是湖南腊肉色彩红亮、活色生香、咸香可口的秘诀。湖南的腊肉常常会悬挂在灶台边或火盆之上,用松柏树枝、油茶壳与柴火一同熏制,吃过的橘子皮和柚子皮随手丢进火里,植物燃烧的烟熏火燎融入了腊肉的肌理,入口层次丰富而醇厚,这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味道。在湖南,除了猪肉,腊鱼、腊鸭、腊猪肝,简直是“万物皆可腊”!


腊肉油脂丰富,炒着吃极香。
贵州人也极为喜爱腊肉。这里属于云贵高原,山间生长奔跑的黑毛土猪品质极佳,立冬时分,杀猪、刮毛、分割、腌制、上炕、香熏,一气呵成。除了腊肉,腊肥肠、腊猪脚、腊猪尾、腊排骨、腊鱼、腊鸡等等,一应俱全,除了放在米饭上和猛火爆香,一顿腊排骨火锅,辛香醇厚,鲜辣过瘾。
除了辣口的腊肉腊肠,中国腊味的另一极,要看“甜口”腊味重镇——广东。对于广式的腊味腌制来说,立冬也是重要的时节。在广东,腊味分为红腊与白腊两种方法,又以红腊更为常见,在肉里加入足量的酱油和白糖,再以酒腌制。如此制成后,腊味酝酿出了一股独特的酒香与甜香,特别适合制作煲仔饭,或是与荷兰豆、菜心简单清炒。还有“凤凰盏”,腊肉饼中加入了一颗咸蛋黄,比之普通腊肠,多了咸蛋黄的香气与沙沙的口感,只要清蒸就足够美味。点击“云吃”更多广式腊味最懂吃的广东人,秋季必吃榜第一竟是这个?




上图:广东腊味吃法多元,以煲仔饭最为经典。 下图:凤凰盏是腊肉和咸蛋黄的美味组合。 下图/汇图网
种种肉类,通过腌制和风干的魔法,转化为了可以长期储存的冬日美味。腊肉开熏,年节将至,从今日始,就可以期待整个冬天的腊肉香了。
有些微醺,只能放在冬天酿
立冬这天,正是将小麦、糯米等谷物拌上酒曲,投料发酵,开坛酿酒的日子。这天酿酒也是顺应时令的选择,因为从立冬到第二年立春的时节,气温寒冷、水体清冽,可以有效抑制杂菌繁育,确保发酵顺利进行,酒在低温中进行长时间发酵,还能形成良好的风味。这段时间制的酒,便被称为“冬酿”。


江苏南通,白蒲黄酒“冬酿”开启。
有着2500多年酿造历史的绍兴黄酒,至今仍保留着古法里依据时令酿酒的工艺,农历七月做酒药、八月制曲麦、九月做淋饭、直至立冬正式投料开酿,到了立春出酒。黄酒利用冬季的低温长时间发酵,再进行存贮,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加的香醇与厚重。绍兴的鉴湖水质清澈,是上好的酿酒原料,无怪乎这里被称为“酒乡”,自然环境、鉴湖之水、酿酒技艺的共融,组合出了美酒佳酿,也造就了千年佳话。


绍兴黄酒。
李白在《立冬》一诗里写,“寒炉美酒时温”,黄酒也是一种格外适合冬季饮用的酒,它温润柔和,还是少见的适合温着喝的酒,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既能暖身祛寒,又可开胃滋补。
客家族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胶囊,保存着许多差点就要失传的技艺,客家米酒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中国的酒行业,蒸馏技术发达,酒的门类琳琅满目。但保持传统技艺的客家米酒,仍然是珍贵的民俗样本与美味留存。客家米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要经过蒸饭、拌曲、落缸、榨酒、煎酒等一系列酿造工序,费时费力,不以酒精度数取胜,但却色泽透亮、口感醇厚、香甜可口。客家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之时,总少不了那一坛清甜的客家米酒。




客家米酒。 图/文旅连城
要说到冬酿酒,不得不提的就是苏州。苏州至今,仍保留着要喝冬酿酒的习俗。冬季时分酿造的米酒,由于气温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冬酿酒里的糯米随着酵母菌作用发酵,生产出的酒甘甜适中、清香凉爽,再加上金黄的桂花,香气四溢。尤其是独特的“零拷酒”,里面还保留着活性的酵母菌成分,糯米里的糖分还不断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而形成了天然的气泡口感,口味十分独特,也只有在短暂的冬天才能喝到。其实冬酿酒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只是它一年的售卖时间很短,价格低廉、保质又很短,难以长途运输……这是需要“争分夺秒”品尝的佳酿!


蜂巢米酒,冬季的香甜微醺。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盐+菜=击败时间的鲜!
盐与青蔬,两样简单廉价的事物,就构成了冬日里重要的鲜味来源——腌菜。
“霜降腌菜,立冬开缸”。腌菜是一种古老的冬令菜肴,据说起源于周代。冬季蔬菜匮乏,当时普通人家户户都有大菜缸,用蔬菜拌上盐,腌制一月即可食用,“脆美绝伦”。腌菜早已是刻进中国人DNA的冬季活动,小时候看大人腌菜,长大了自己也要倒腾一堆瓶瓶罐罐,洗菜、切菜、腌制,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体验,是大城市里难以寻觅的满足感。


传统上,腌菜为人们提供了冬天难得的各种微量元素。
但可别小看腌菜,它代表了中国食物文化中历史悠久的“鲜”。有了它,在草木萧条的冬日,人们对纤维素、氨基酸和盐分的需求就能得到充分满足。
到了雪菜(一种芥菜)上市的季节,将雪菜洗干净,晒起脱水,散发出青辣的渍菜气息,再用上一口大缸,将雪菜一层盐一层菜码进去,压上大青石静置半月,即可出缸。在江南,雪菜是最朴实无华、不争不抢,却又最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滋味简单,极其百搭,黄鱼、冬笋、毛豆、鱿鱼、芋艿、干贝……不论与海鲜河鲜,还是跟时蔬禽蛋,雪菜都能以谦逊的配角姿态,衬托主角食材光芒,同时又用自己的咸鲜醇厚添上一抹浓墨重彩的滋味。




雪菜黄鱼,鲜上加鲜。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在北方地区,芥菜会在雪里变为紫红色,所以更多被称为雪里蕻(雪里红)。雪里蕻可以清炒,可以炒肉末,可以烧豆腐,或者是加在肉馅里蒸包子,它不过分咸也不过分酸,配上白粥尤其显得温润好入口。雪里蕻贯穿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是一种至纯至朴的味道。
立冬腌酸菜,则是东北人入冬的“仪式感”,囤得满满的大白菜,一口酸菜缸和一块大石头,曾经是每户东北人家每年冬天都仰赖生存的必需品。由于东北的秋季昼夜温差很大,尤其是秋白菜里的黄心菜,糖分高、水分低,用来腌制酸菜,风味会更加浓郁。腌渍过后,爽脆的大白菜,就渐渐发酵成了酸味绵柔、松软清脆的酸菜,酸菜心就像明黄的琥珀,十分诱人。酸菜也是东北人的“万能调料”,酸菜炖大骨、酸菜炖血肠、酸菜炖粉条、酸菜汆白肉,或者简单一份酸菜饺子,在一众厚重的肉食和面食中,味道酸爽醇厚、清新解腻的酸菜,是东北味道的灵魂所在。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昨天 20:5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111
金币
529125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5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4:13
立冬时节的传统风味:晾肉、酿酒、腌菜的文化与实践

一、腊肉:冬季的“硬通货”与地域风味

立冬后腌制腊肉是中国多地的传统习俗,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通过盐腌和风干保存肉类,这一智慧在现代演变为丰富的腊味文化。

1. 川渝腊味:麻辣鲜香的烟火气
川渝地区的腊肉以五花肉为主料,用花椒、盐腌制后风干。其特色在于“熏”,常用松柏枝、柑橘皮等熏制,赋予腊肉独特的烟熏香气。川味腊肠则加入辣椒、花椒等调料,口感咸香微辣。此外,“排骨香肠”将猪肋排塞入肠衣,兼具排骨的酥脆与香肠的浓郁。

2. 湘西腊肉:火塘边的岁月沉淀
湖南湘西腊肉以熏制著称。猪肉经盐、花椒腌制后,悬挂于灶台或火盆旁,用松柏枝、油茶壳等燃料慢熏。烟雾渗透肌理,使腊肉色泽红亮,风味醇厚。湘西“万物皆可腊”,腊鱼、腊鸭、腊猪肝等均为餐桌常见美味。

3. 广式腊味:甜香温润的南国风情
广东腊味分为红腊(加酱油、白糖、酒)和白腊,以红腊为主。广式腊肠口感甜润,常用于煲仔饭或清炒时蔬。特色“凤凰盏”在腊肉饼中嵌入咸蛋黄,蒸制后香气四溢,沙沙的蛋黄与腊肉的咸香完美融合。

二、冬酿:立冬时节的微醺时光

立冬酿酒(冬酿)顺应时令,低温发酵能抑制杂菌,形成独特风味。

1. 绍兴黄酒:千年古法的传承
绍兴黄酒遵循“七月酒药、八月酒曲、九月淋饭、立冬开酿”的古法。鉴湖水清澈甘洌,为酿酒提供优质水源。黄酒经低温长时间发酵,温润醇厚,冬季温饮可暖身祛寒。

2. 客家米酒:传统技艺的甜蜜结晶
客家米酒以糯米为原料,经蒸饭、拌曲、落缸发酵等工序制成。其色泽透亮,口感香甜醇厚,是客家人节庆必备饮品,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

3. 苏州冬酿酒:限时尝鲜的桂花香
苏州冬酿酒以糯米发酵,加入桂花酿造,甘甜清香。独特的“零拷酒”保留活性酵母菌,产生天然气泡,口感清爽。因保质期短且季节性强,成为冬季限定佳酿。

三、腌菜:盐与时间的艺术

腌菜是冬季蔬菜匮乏时的重要储备,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腌制方法。

1. 雪菜(芥菜):江南的百搭鲜味
江南雪菜(芥菜)经晒制脱水后,用盐腌制半月而成。其咸鲜醇厚,可搭配黄鱼、冬笋、毛豆等多种食材。雪菜黄鱼是经典菜肴,鲜上加鲜;雪菜炒肉末、烧豆腐则是家常美味。

2. 雪里蕻:北方的至纯记忆
北方雪里蕻(雪里红)在霜降后采摘,经腌制后口感脆嫩。可清炒、炒肉末或做馅料,尤其适合配白粥。其简单朴素的味道,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3. 东北酸菜:冬季餐桌的灵魂
东北酸菜以大白菜为原料,经盐腌发酵而成。秋白菜糖分高、水分低,腌制后酸味绵柔、爽脆解腻。酸菜炖大骨、酸菜饺子是东北冬季标志性美食,酸爽口感平衡了厚重的肉食。

四、传统美食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尽管现代食品供应充足,但晾肉、酿酒、腌菜仍是许多人对立冬的独特情感寄托。这些传统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无论是川渝的麻辣腊肉、绍兴的黄酒香韵,还是东北酸菜的爽脆,都在提醒我们:顺应时令的生活智慧,始终滋养着中国人的味蕾与心灵。

在这个立冬(2025年11月8日),不妨尝试亲手制作一份腊味或腌菜,在等待发酵的过程中感受时光的馈赠,让传统风味温暖整个寒冬。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5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2674
金币
444247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64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35
番茄排骨煲标准做法,综合多份食谱优化而成,确保酸甜开胃、肉质软烂:

食材准备(2-3人份)
主料:排骨500g(选肋排或小排)、番茄4个(熟透红番茄)
辅料:土豆1个(可选)、玉米1根(可选)、姜片5片、葱结1个
调味:料酒1勺、生抽2勺、番茄酱1勺、盐/糖/胡椒粉适量
步骤详解
1️⃣ 预处理食材
排骨处理:
冷水浸泡30分钟去血水,沥干后直接下锅(免焯水更鲜嫩)。若介意腥味,可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2分钟捞出冲洗。
番茄处理:
划十字刀烫开水去皮,3个切丁用于熬酱,1个切块最后加入。
2️⃣ 炒制底料
热锅冷油爆香姜片,放入排骨中火煸炒至表面微黄。
加番茄丁炒软出汁,调入番茄酱、生抽,炒至浓稠酱状。
3️⃣ 焖炖排骨
加开水没过排骨,放葱结,大火烧开转小火盖盖焖40分钟。
关键点:加1小勺糖中和酸味,盐最后放避免肉质变柴。
4️⃣ 搭配蔬菜(可选)
加入土豆块、玉米段,继续焖15-20分钟至蔬菜软糯。
5️⃣ 收汁调味
捞出葱结,放入剩余番茄块煮5分钟。
依口味补盐,撒胡椒粉,汤汁浓稠即可关火。
关键技巧总结
番茄分两次加:先炒丁熬酱汁,后加块保留口感。

免水方案:番茄量足时可完全用番茄汁代替水,鲜味更浓。
省时方案:改用高压锅压15分钟,再转移炒锅收汁。
儿童适配:减少调味料,番茄去皮后汤汁更细腻。
💡 食用搭配建议:浇汁拌饭或佐面条,撒葱花/香菜增香。隔夜冷藏后更入味。

此做法兼顾肉香与番茄酸甜,汤汁浓郁,排骨一抿脱骨,适合家庭快手菜。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