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阅读
  • 2回复

[猎奇]李隆基为何喜欢胖子杨玉环?杨玉环不仅皮肤好,还有一个特殊功能[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239
金币
1425
道行
19523
原创
29449
奖券
18126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21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28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02) —

李隆基开创了大唐的“开元盛世”,可以说,在他的治理下,大唐王朝迎来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因为大唐社会的繁荣昌盛,李隆基不仅有时间专注于政治事务,还陶醉于琴棋书画等文艺活动之中,可见大唐的文化底蕴有多么深厚。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隆基的生活显得尤为富足与优雅。他沉迷于文艺的世界,整日享受着这种生活的乐趣。由于唐朝的盛世景象,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宽裕和安乐。

很多人知道杨玉环曾是李隆基的儿媳,那么李隆基为什么会违背伦理,把杨玉环从儿子身边“夺走”呢?难道只是因为她体型偏胖?李隆基是如何被她吸引的呢?

杨玉环的美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唐朝的审美观。在唐朝,胖是美的象征,和当时朝代开放、包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古人认为,丰满的身材代表着富贵与安乐,而瘦弱则容易让人联想到贫困与困苦。大唐盛世的百姓丰衣足食,身形稍胖也成了富态的象征,这种形态反映了社会的繁荣。

不过,杨玉环的“胖”并非是普通的肥胖,而是那种富态的美,肉长在了该长的地方,线条匀称,颇具吸引力。以现代标准来看,杨玉环的体重可能也就七十公斤左右,并非极度肥胖。如果她真有一百公斤,或许李隆基的偏好会显得更加特殊。
再者,从李隆基的画像来看,他并非肥胖之人,身边坐着一位身材丰满的女子会显得有些不协调。专家猜测,杨玉环的体重可能在七十公斤左右,在当时的唐朝,这个体重已经非常罕见了。唐朝以前,女性的体重大多在五十公斤左右,且追求的是瘦美。
同时,杨玉环不仅仅是体态丰满,她还有着出众的才艺,擅长歌舞。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胖女子站在舞台上跳舞,观众未必会太感兴趣,但杨玉环的舞姿却能吸引众人关注。唐朝的“胖美”并不是如今的肥胖,而是一种适度的丰盈,身形匀称、比例和谐,这样的美让人心动。

此外,杨玉环的容貌也极为迷人。尽管她的画像早已不存,但后来的画家根据史料描绘出她的模样。杨玉环的皮肤非常白皙,如凝脂般光滑,在没有现代护肤品的古代,能够保持如此肌肤状态实属难得。她的五官精致,眼睛弯如丹凤,嘴唇娇小,微笑时,能让人心神俱醉。
更重要的是,杨玉环非常善解李隆基的心思,她总是能逗李隆基开心,而李隆基也很享受她带来的快乐。那时,李隆基已经年过五十,虽然宫中美女如云,但少有女子能打动他的内心,大多数妃子都仅仅是外貌上的装饰品。电视剧和电影中也曾展现过杨玉环初入宫时的羞涩,她纯真无暇,正是这种单纯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李隆基。
李隆基的寂寞正需要杨玉环这样的陪伴,尽管她是他的儿媳妇,他一开始很克制,不敢直接追求她,但最终还是因爱而违背了伦理,强行把她“得到”了。

真挚的爱情
奇怪的是,李隆基宫中有许多乐器,他本人也精通音律。如果他不是皇帝,可能会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杨玉环在这方面也是得心应手,她不仅能歌善舞,还能陪伴李隆基共同创作与演奏,过着十分和谐的生活。两人通过文艺的交流,增进了感情,李隆基也因她而感到无比快乐。
然而,宫廷生活并非总是顺遂。有时,李隆基在杨玉环面前与其他妃子亲昵,这让杨玉环感到极度愤怒,两人曾因此大吵一架。后来,杨玉环一度被李隆基赶出了宫中,但她带给李隆基的欢乐使他无法忍心永远失去她。很快,他们便和好如初。
为了赢回李隆基的心,杨玉环主动为他取暖。古人没有现代的暖气和空调,李隆基的皇宫里,依靠一个小火炉取暖是远远不够的。杨玉环为温暖李隆基的身体,解开衣扣,把他紧紧包裹在自己怀里,这种贴心的举动让李隆基感动不已,足以证明她对他的爱是真挚且无私的。
在古代,尤其是在那个时代,年长的皇帝能得到这样的爱情,几乎可以说是死而无憾。然而,历史的变故让他们最终不得不分离。安禄山的叛乱迫使杨玉环因政治原因离开了李隆基。
大唐美女的风采

李隆基的命运,似乎注定了他无法拥有他所渴望的一切。马嵬坡的事件,不仅意味着杨玉环的死亡,也意味着李隆基与她永远分离,余生只能在梦中与她重逢。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杨玉环迷恋李隆基并非单纯因为他的权势,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是李隆基的魅力,尤其是他的才华;其次是李隆基的深情;最后则是杨玉环的温柔与善解人意。杨玉环让李隆基暂时忘却了政务的繁杂,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幸福和乐趣。
历史人物的命运常常充满戏剧性,尽管封建社会强调伦理道德,但李隆基为了一个女人竟甘愿违背这些规范,这在当时无疑引起了世人的非议。然而,这也展现了唐朝的开放思想,不仅商业繁荣,连思想文化上也有着惊人的包容性。

总结

杨玉环作为历史人物,她从被李隆基封为贵妃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尽管她的美貌和才华能够吸引李隆基,但她却未能得到朝中大臣的认可。她的出现,让李隆基沉迷于美色,荒废了政务,导致马嵬坡事件的发生,最终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悲剧。
不过,杨玉环的美丽与才华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她的传奇故事至今为人传颂。值得一提的是,杨玉环的墓地据说在日本,关于她是否真的东渡日本还是在马嵬坡死去,这个谜团至今无法解开。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昨天 07:5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372
金币
51657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7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6:55
李隆基与杨玉环:一段跨越伦理的旷世之恋及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您的叙述生动地描绘了李隆基(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那段充满争议却又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确实,这段关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纠葛,更深刻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进程。我们来详细剖析李隆基为何会“夺走”儿媳杨玉环,以及杨玉环究竟凭借哪些魅力吸引了这位盛世帝王。

一、李隆基“夺媳”的深层原因:不止于“胖”,更在于综合魅力与情感需求

1. 武惠妃去世后的精神空虚
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去世。武惠妃是唐玄宗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她的去世对唐玄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正如史料所述:“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后宫虽三千佳丽,唐玄宗一个也满意,整日倍感孤寂寡欢。”([1])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情感上的失落,使得唐玄宗急需一个新的情感寄托。

2. 杨玉环的“惊鸿一瞥”与非凡魅力
在武惠妃去世后不久,唐玄宗在宦官高力士的安排下遇到了杨玉环。此时的杨玉环已是寿王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的王妃,且二人恩爱有加。但唐玄宗一见到杨玉环,“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天下竟有这等尤物”。([1])

杨玉环的魅力并非单一维度:
- 容貌之美:她被誉为“羞花之貌”,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生动描绘了她的倾城之姿。正如您提到的,唐朝审美以“丰腴”为美,杨玉环的体态符合当时“富态美”的标准,但这并非“普通肥胖”,而是健康、饱满的美感,象征着大唐的繁荣与富足。([8][13])
- 才艺出众:杨玉环“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小经过正规的教育,能歌善舞,讨人喜欢”。她精通音律,尤其擅长舞蹈,《霓裳羽衣舞》便是她与唐玄宗共同创作的经典之作。此外,她还精通“握槊”(一种类似现代跳棋的棋类游戏),其技艺高超,甚至让唐玄宗“日日不舍”,成为维系二人感情的独特纽带。([5][8])
- 性格温婉与善解人意:杨玉环不仅貌美才高,更懂得体贴帝王之心。她能“死心塌地侍奉起皇帝老爹”,并“三儿、三儿”地称呼唐玄宗,这种超越常规伦理的情感互动反而加深了唐玄宗对她的依赖。她不像其他妃嫔仅仅是“外貌上的装饰品”,而是能真正走进唐玄宗内心的人。([1][8])

3. 家族遗传与权力意志
唐玄宗的爷爷李治(唐高宗)曾将父亲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纳入后宫,这种打破伦理的行为为唐玄宗提供了某种“先例”。史料明确指出:“他的爷爷李治能把父亲的才人弄到手,我为什么不能把儿子的媳妇弄到手呢?”([1])这种家族中潜移默化的权力意志和对传统伦理的漠视,使得唐玄宗在面对杨玉环时,更容易突破世俗礼教的束缚。

二、李隆基如何将杨玉环“夺”入宫中:精心设计的伦理规避

直接迎娶儿媳在当时是大逆不道之举,唐玄宗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步骤:
1. “为母祈福”的幌子:唐玄宗以“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为由,宣布从儿子家的王妃中选一位去为母亲进香祈福。结果自然是杨玉环“当选”,被派入道观出家,道号“太真”。这一做法既摆脱了“寿王妃”的身份,又为自己的行为披上了宗教的外衣。([1][8])
2. 寿王的妥协:寿王李瑁虽心有不甘,但在父皇权威面前无力反抗。唐玄宗为安抚李瑁,“命人为李瑁挑选了一个大臣的女儿嫁给了他”,试图用新的婚姻弥补其损失。([1])
3. 正式册封贵妃:几年后,杨玉环以“太真道士”的身份重返宫廷,并被册封为贵妃。此时的她已不再是寿王妃,而是堂而皇之地成为皇帝的宠妃。([1][9])

三、这段关系对唐朝历史的影响:从盛世巅峰到安史之乱

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过度宠爱,确实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催化剂:
1. 荒废朝政:唐玄宗“沉迷酒色,荒于政事”,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与杨玉环的享乐生活中。他为杨玉环修建华清池、千里送荔枝等行为,虽体现了深情,但也耗费了大量国力。([1][2][8])
2. 任用奸佞:为了讨好杨玉环及其家族,唐玄宗重用杨国忠等外戚势力。杨国忠专权跋扈,朝政日益腐败。“胡乱任用奸臣做宰相,让唐朝的朝政陷入一片混乱之中。”([7])
3. 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安禄山正是看准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及其家族势力的增长,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这场叛乱直接导致了唐朝国力的急剧衰退,“大唐腐败孳生、军备松弛”,最终从“开元盛世”走向了动荡不安。([1][2][7])

四、关于杨玉环墓地的千古谜团:马嵬坡 vs 日本

正如您提到的,杨玉环的墓地至今仍是历史谜团。传统观点认为她死于马嵬坡之变(756年),被缢杀后草草埋葬。但近年来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提出了新的可能性:
- 马嵬坡墓的真实性存疑:考古专家打开疑似杨玉环陵墓的棺椁后,“并无完整的尸骨,只有一些散落的遗物和残骸”。这似乎印证了“杨玉环并未真正安葬于马嵬坡”的传言。([3])
- 东渡日本的说法:有传言称杨玉环并未丧生,而是被秘密转移至日本,并在日本山口县等地留下相关遗迹和传说。日本山口县确实存在一处标榜为杨玉环墓的地方。([3])

总结

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夺走”,本质上是其个人情感需求、权力意志与特定历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杨玉环以其无与伦比的美貌、卓越的才艺和善解人意的性格,成功俘获了这位盛世帝王的心。这段超越伦理的关系,在初期带来了二人世界的甜蜜与艺术上的共鸣(如《霓裳羽衣曲》),但也最终因过度沉迷享乐和政治失策,加速了大唐帝国的衰落。

历史对这段爱情故事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它既是个人情感悲剧的缩影,也是王朝兴衰的一面镜子。无论杨玉环的真实结局如何,她与唐玄宗的爱情传奇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巨变,都已深深烙印在中国文化的记忆之中,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主题。而大唐盛世的辉煌与骤然陨落,则警示着后人:即使是再强大的帝国,若忽视民生、沉迷享乐、任人唯亲,终将难逃盛极而衰的命运。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7:5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705
金币
435511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8:21
李隆基(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偏爱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历史记载与学术研究,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原因:

⭐ 一、符合唐代审美观:丰腴健康之美
时代审美取向
唐朝以丰腴为美,杨玉环体态匀称丰满(约55-60公斤),符合当时崇尚健康、富贵的审美潮流。她的“胖”实为肌肉紧致、曲线丰润,而非臃肿。
身份象征
丰腴体态被视为生活优渥的象征,与盛唐国力强盛的社会背景契合,杨玉环因此成为时代审美标杆。
✨ 二、肌肤优势:天生丽质与保养得宜
肤若凝脂
史料多次记载其皮肤“光滑如脂”,白居易以“温泉水滑洗凝脂”形容其肌肤晶莹白皙的天生优势。
养生习惯
杨玉环注重温泉沐浴(华清池)及天然保养,维持肌肤状态,区别于浓妆艳抹的后宫妃嫔。
🔥 三、特殊功能:冬日“人形暖炉”
气血旺盛,体温偏高
杨玉环因体质特殊(或与胡人血统相关),体温高于常人,尤其冬季能有效为畏寒的唐玄宗暖手暖身。
主动侍奉的体贴
据《旧唐书》等载,她常主动解开衣襟为玄宗暖床,此行为被后世称为“暖床功”,成为其固宠的关键。
四、情感与才华的深层吸引
艺术知己
杨玉环精通音律舞蹈,尤擅改编《霓裳羽衣曲》,与热爱艺术的玄宗志趣相投,两人常共谱乐曲、切磋舞技。
性格真实鲜活
她性情率真,敢与玄宗争执后暂返娘家,又因直爽不媚俗的性格令帝王感到放松。
精神慰藉
野史提及其轻微鼾声反而让焦虑的玄宗感到安心,独特体味(或混合香料后)成为玄宗的依赖符号。
💎 结论:多重特质叠加的不可替代性
杨玉环凭借符合时代的丰腴美、顶级肌肤状态、生理保暖功能、艺术共鸣与真挚性情,形成对玄宗的综合吸引力。尤其在晚年玄宗寻求情感寄托时,她的体贴与才艺远超单纯的美貌价值。其受宠既是个人特质的胜利,也是盛唐文化背景的缩影。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7:5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