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2回复

[奇观]藏在川南泸州百年梨园的山野秘境 / 小隐建筑 <1 [3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388
金币
493103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6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10-23) —

一瓣梨花,叩开一方院落:隐匿于百年梨园的山野生活美学
梨花包裹的山林 ©形在空间
从泸州市区驱车二十分钟,喧嚣悄然退去,逐渐遁入一处山林幽谷。在蜀中名山方山的怀抱中,面对一片幽深的山谷梨园,「不在山林」悠然而居。这里是泸州江阳区丹林镇的梨花村,村内植有梨树四万余株,其中百年古树逾千,春日梨花如雪,故而得名“梨花村”。村子背靠的方山,是蜀东南佛教发祥地,山巅始建于唐的云峰寺中,供奉着全国唯一一尊“黑脸观音”,为这片山野更添一分禅意与神秘。

梨花中的不在山林 ©形在空间

梨花中的不在山林 ©形在空间
这是继泸州叙永·山岫民宿之后,小隐建筑在川南泸州打造的又一处山野度假作品。延续了小隐建筑一直以来乡野建筑营造的基调,低调内敛而又特立独行,适宜的融于山林之中。川南民居的现代演绎,汇集了传统川南民居的各种建筑特点,梨花瓣意象转化的点缀,将东方美学洒落在这片川南山野之中。山林、山花、雨雾、晚霞的浸润,赋予了不在山林诗意与灵气,在山野间演绎隐逸之美。

梨花中的不在山林 ©小隐建筑

梨花中的不在山林 ©形在空间

梨花中的不在山林 ©小隐建筑
整个建筑基本保留原有民房的空间格局,宽阔巨大的瓦屋面将一层间断的建筑串联成一个整体,梨花瓣叩开一个类椭圆的异形庭院,相较于传统的方形院子更显灵动、柔美,屋檐下的天空形随人动,变化万千,为人们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山野生活体验。

意象生成

建筑原貌

梨花瓣砸出的院子 ©存在建筑

梨花瓣砸出的院子 ©小隐建筑

梨花瓣院子 ©小隐建筑

梨花瓣院子 ©存在建筑

梨花瓣院子 ©小隐建筑

建筑原貌

梨花中的不在山林 ©形在空间

建筑原貌

不在山林屋面局部 ©小隐建筑

白日的不在山林 ©存在建筑

白日的不在山林 ©存在建筑

观景台俯瞰梨园山谷 ©形在空间
停车信步,迎着巨石的指引拾阶而上,隔着敦实的毛石院墙,便窥见不在山林的侧脸。

隔着石墙望见不在山林 ©形在空间

不在山林屋檐局部 ©形在空间

不在山林屋檐局部 ©存在建筑

不在山林屋檐局部 ©形在空间
踏过石板桥,攀上狭窄的石巷楼梯,迎头撞见空中白色的观景台挂在幽远苍翠的幕布之前。

石巷的框景 ©形在空间

院子的曲线屋檐 ©形在空间
步入灵动闲适的小院,青石板铺设的院子,原石砌筑的院墙,暖白色的稻草漆外墙,木结构的屋架,秩序俨然的小青瓦屋面,将传统川南建筑松弛的神韵勾勒出来。顺着院子开口的方向望去,开阔的山谷尽收眼底。扑面而来的巨幅画卷和隐蔽的入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曲径通幽处的豁然开朗让人心旷神怡。

餐厅廊下望向院子 ©形在空间

院子里的框景 ©形在空间

曲线屋檐框出的晚霞 ©存在建筑

院子里俯瞰梨园山谷 ©形在空间
入院后的身心 自然松弛
看似随意的窗洞、廊架和隙口,都精心框取着一幅幅如画山色,画随人动

院子里的框景 ©形在空间

院子里的框景 ©形在空间

院子里的框景 ©形在空间

层层递进的院子景观 ©形在空间
「不在山林」仅打造4间客房,每间客房各具特色。一楼带小院的亲子房,天窗的光倾泻而下,如月光柔和的洒满房间,谓之明月。二楼的套房出阳台便可俯瞰整个院子和山谷,屋内恰好看到青瓦分水的屋脊如山峦伸向远方,谓之望岳。

不在山林客房·明月 ©形在空间

不在山林客房·明月 ©形在空间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34分钟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388
金币
493103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6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小时前
在川南泸州的百年梨园深处,一瓣飘落的梨花悄然叩开了一方静谧院落,也叩响了中国传统隐逸生活美学的悠远回音。这里不仅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山野秘境,更是一场关于时间、诗意与精神归宿的深层对话。通过这一瓣梨花,我们得以窥见一种超越时空的生活哲学——它以极简之形,承载丰盈之境;以无言之美,唤醒内心的栖居渴望。

---

一、梨花为引:自然意象中的东方诗意觉醒

梨花,在中国文化中素有“素以为绚”的审美特质。其色洁白如雪,其态轻盈若梦,不争春色却自成风骨。在泸州百年梨园中,千树万树梨花开,仿佛天地间铺展的一幅水墨长卷。当一瓣梨花随风飘入院墙,落在青石阶前,这微小的瞬间成为整个空间叙事的起点。

这一“叩门”之举,并非物理意义上的进入,而是一种象征性的开启——自然以其最温柔的方式,邀请人回归本真。正如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顿悟时刻,梨花的坠落亦是一种启示:美不在远方,而在俯首可见之处;隐逸不等于避世,而是对喧嚣的主动疏离与内在秩序的重建。

此处的设计者巧妙地将“花瓣轨迹”转化为空间动线——从梨树林间小径蜿蜒而入,经由一道半掩柴扉,步入院落,步步皆景,移步换情。这种“以花引路”的营造手法,正是中国古典园林“因借体宜”理念的现代表达。

---

二、院落为器:建筑空间中的隐逸哲学具象化

这方院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居复刻,而是一种经过当代提炼的“新山居范式”。整体布局遵循“外闭内敞”的原则:外墙粗粝质朴,阻隔尘音;内部则庭院通透,光影流转。四合围合之间,中央一方浅池映照天光云影,梨花飘落水面,涟漪轻漾,宛如心绪微动。

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本地老木、青砖、夯土与竹编,强调“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生态智慧。屋顶坡度低缓,檐角微翘,不张扬却自有气韵。门窗格栅借鉴宋代画框构图,将梨园景色“裁剪”成流动的画卷——春看花雪纷飞,夏听雨打芭蕉,秋赏叶影斑驳,冬望枝骨清癯。

更值得注意的是功能的模糊性:茶室可作书房,廊下能为琴台,角落一席蒲团便是冥想之所。空间拒绝明确的功能划分,正呼应了隐逸生活中“无所执、无所拘”的自由状态。在这里,生活不是被安排的流程,而是随兴而起的即兴创作。

---

三、生活为诗:日常仪式中的美学实践

真正的隐逸,不在远离人群,而在重塑日常。梨园院落中的一切行为都被赋予仪式感:清晨扫落花以净庭,午后煎雪烹茶以养神,傍晚抚琴读易以修心。这些看似琐碎的动作,实则是对抗现代性焦虑的精神操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梨花茶会”——每年花开最盛时,主人邀数位知己入园,在梨树下设素席,以落英入茶,佐以山野时蔬。不用名贵器皿,只用粗陶竹篮;不讲繁复礼节,唯求心意相通。此情此景,令人想起王维《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从容境界。

此外,院中设有小型手工作坊,村民传授古法造纸、梨木雕刻等技艺,游客可亲手制作一枚嵌有梨花的书签。这种“参与式美学”,让隐逸不再是文人的专利,而成为普通人也可触摸的生活方式。

---

四、文化为根:地方记忆与精神传统的再生

泸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历来是巴蜀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带。百年梨园本身即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据村志记载,梨树最早由清代移民携种而来,代代守护至今。每一株老梨树都有名字,有些树龄已逾两百年,主干虬曲如龙,见证无数春秋。

设计师并未将这片土地“博物馆化”,而是选择“激活记忆”:保留原有村落肌理,将废弃牛棚改造成艺术展厅,展示历代村民种植梨树的老照片、农具与口述史录音。一面“梨魂墙”上镌刻着历代咏梨诗文,从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到当代诗人写给故乡的私语,构成一条绵延的情感脉络。

这种文化自觉使“隐逸”脱离了空泛的浪漫想象,扎根于真实的历史土壤。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美,必须生长在具体的人、地与时间之中。

---

五、未来之问:山野秘境如何回应时代困境?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心灵失序普遍化的今天,泸州梨园所展现的隐逸美学,实则是一种深刻的回应机制。它提供了一个“慢下来”的容器,让人们重新学习凝视一朵花、倾听一阵风、感受一段沉默。

更重要的是,它探索了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模型:低碳、低干预、高情感价值。这里的能源来自太阳能与沼气,污水经生态湿地净化后用于灌溉,食物多为自种或邻村交换所得。这是一种“微而完整”的生态系统,也是对未来社区形态的预演。

或许我们无法都住进梨园,但可以带走它的精神内核——在纷繁世界中为自己保留一片心灵的“未开发区”。正如那一瓣落入院中的梨花,轻轻一触,便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归属感。

---

结语:一瓣梨花,万壑春声

藏在泸州山野的这方院落,不只是旅游目的地,更像是一封写给现代人的信笺。它告诉我们:隐逸不是逃离,而是归来——回到自然的节奏里,回到生活的本质中,回到那个愿意为一朵花驻足的自己。

当一瓣梨花叩开院门,打开的不仅是一处空间,更是一种可能性:  
在效率至上的时代,依然可以选择深情地活着。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34分钟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212
金币
419012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7小时前
1. 项目背景与场地特征
场地位置:位于泸州市梨花村(川南百年梨园核心区)。
场地环境:2021年底,小隐建筑团队首次踏足此地,正值深冬,山谷中枯骨嶙峋的梨树密布山野,小道旁屹立的巨石与萧瑟的氛围形成独特的山野秘境感,成为项目设计的核心意象来源。
2. 设计理念
遵循小隐团队**「意象建筑理论」**(以意赋象、以象见意,结合诗画创作与东方哲学),在百年梨园的自然基底上,通过「微介入」的方式,将建筑与梨树、巨石、山谷等自然元素融合,保留山野的原始性与神秘感。

3. 项目进展
目前搜索结果未披露项目的具体建成时间或详细功能,但从2021年底启动设计来看,该项目大概率已进入施工或收尾阶段,未来将成为泸州百年梨园区域的山野隐逸建筑代表。

补充说明
川南泸州的百年梨园资源主要集中在云锦山(如提到的泸县云锦山百年梨园,始于清朝咸丰初年,面积70余亩,118株古梨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小隐建筑的「山谷石窑」位于梨花村(丹林镇或周边),属于泸州另一个百年梨园分布区,二者共同构成川南梨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34分钟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