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阅读
  • 0回复

[医学知识]一喝水,尿就多,说明肾脏好,还是不好呢?医生告诉你答案[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594
金币
8185
道行
19523
原创
29403
奖券
18047
斑龄
200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8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一喝水,尿就多,说明肾脏好,还是不好呢?”这个问题不少人都问过。邻居王阿姨有天在小区说:“我每天喝点水就一直跑厕所,是不是肾太好了?”
有人接话:“你这是身体代谢快,说明肾好得很呢。”听起来挺有道理,但真是这样吗?医生听了这话,摇了摇头,说:“有时候尿多,反而是肾出问题的早期信号。”
很多人把“能排尿”当成健康的象征,觉得只要尿得多、尿得快,说明肾脏功能就很好。但肾脏到底好不好,光靠尿多不多是看不出来的。

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的调节能力慢慢变差,很多慢性病的早期表现都很不明显,等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不是轻微症状了。
尿多可以是因为喝水多,也可以是因为肾脏无法正常浓缩尿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健康的肾脏会根据身体的需要调整尿量。
如果天气热、出汗多,尿量自然少一些;如果喝水多,尿量适当增加也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只喝了一点水,就出现明显尿频,甚至夜里要起夜两三次,这种情况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肾好”。

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尿液颜色特别淡,几乎像清水一样,就要警惕了。这种情况可能是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下降了。
肾脏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浓度,它会通过浓缩尿液来减少水分流失。如果肾小管功能受损,尿液就会变得越来越稀,这不是因为身体不需要浓缩尿液,而是因为肾脏做不到了。

还有不少人会发现泡沫尿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非常少,基本不会起泡。如果发现每次排尿都有许多泡沫,而且泡沫久久不散,很可能是尿蛋白升高了。
这种情况往往和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有关。肾小球就像一个滤网,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是不能通过这个滤网的。如果滤网破了,蛋白质就会漏进尿液里。
尿液的气味也值得注意。如果有糖尿病的基础,尿液可能会有一股甜味或者烂苹果样的气味。如果有感染,可能会有刺鼻的氨味或者类似腐败的味道。气味改变虽然不是诊断依据,但它往往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尿的次数增多,有人觉得是喝水多导致的,有人则是因为神经过于敏感,也有人是膀胱功能不好。但如果每晚都要起夜两次以上,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那就不是小事了。
夜间本应是肾脏减少排尿的时间段,如果尿量反而增多,说明调节机制已经出现了障碍。中老年人如果出现夜尿增多,不能总归咎于“年纪大了”,应该引起重视。
除了尿液的改变,还得看有没有其他表现。有些人会忽然觉得容易疲惫,干点轻松的事就累得不行,还有人脸上或腿上出现轻微浮肿。还有人身体没怎么变重,裤脚却突然紧了,鞋子穿着也勒脚,这种情况可能是体内水分潴留,跟肾脏调节水盐平衡有关。

腰酸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不少人觉得腰不舒服就是累着了,其实有时候是肾脏出了问题。特别是那种反复发作的钝痛,跟劳累无关的那种,更应该小心。
体重的变化也不能忽视。有些人吃得不多,体重却莫名其妙地增加,实际上是水分在体内堆积了。也有些人食欲正常,体重却持续下降,这也可能是肾功能受损造成的代谢紊乱。
口渴感增强,有时候是糖尿病的表现,也可能是肾脏浓缩能力下降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中老年人如果总是口干舌燥,不能光靠多喝水来缓解,而要看看是不是代谢出了问题。

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约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但真正知道自己肾脏有问题的人不到百分之三。
也就是说,很多人直到病情严重才被发现,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慢性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几乎没有明显不适,但一旦进入中晚期,就很难逆转。
所以,不能靠“尿多”来判断肾脏好坏,关键是要看尿液的颜色、味道、泡沫情况,以及排尿频率是否影响了日常生活,特别是夜间起夜的次数。再结合有没有乏力、浮肿、腰酸、体重变化和口渴等表现,才能更全面地判断健康状况。

有条件的中老年人,最好定期检查血糖、尿常规和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红细胞这些项目都能为判断肾功能提供重要线索。
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问题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这些慢性病本身对肾脏就有影响,一旦控制不好,肾功能损伤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还有一点很重要,平时别盲目吃保健品、随便吃止痛药或利尿药,这些药物如果长期使用,对肾脏的负担非常大。

中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药物更容易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有些人吃完药觉得“尿得多了”,以为排毒了,其实可能是肾脏在“硬撑”。
生活方式对肾脏健康的影响也很大。饮食要清淡,盐不要放多,少吃腌制食品。要多吃新鲜蔬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多喝水,但不要暴饮。适当运动,避免久坐,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肾脏负担。

总之,“一喝水,尿就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身体好。真正健康的肾脏,是能根据身体需要灵活调节尿量,而不是一味地“多尿”。
尿液的颜色、泡沫、气味是否异常,排尿是否影响生活,有没有其他身体不适,才是判断肾脏健康的重要依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信号,不要等到明显不舒服了才去看医生。早点检查,早点发现,早点干预,才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保护。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